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Z系列磨加工主动量仪的箱体设计和组态显示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0:38

  本文关键词:Z系列磨加工主动量仪的箱体设计和组态显示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磨加工主动量仪 热设计 造型设计 WinCE 控件库


【摘要】:在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的过程中,砂轮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因此很难通过磨床自身进行工件加工精度的控制。采用主动测量控制仪对磨加工过程进行实时在线测量和控制,是提高磨床加工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国内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还停留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机化仪表水平上,甚至有的还处于指针式仪表阶段。在这种背景下,本课题组与三门峡中原精密有限公司合作自主开发了Z系列磨加工主动测量控制仪(以下简称Z系列磨加工主动量仪),包括基于嵌入式ARM开发板开发的Z600型磨加工主动测量控制仪(以下简称Z600型磨加工主动量仪),以及基于工控主板开发的Z3000型磨加工主动测量控制仪(以下简称Z3000型磨加工主动量仪)。本文在Z系列磨加工主动量仪的开发基础上,针对开发中涉及的系列问题开展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针对磨加工主动量仪功耗大、发热量大的问题,研究了箱体的热设计。根据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元件构成、元件特点及元件发热功率等因素确定了箱体的热设计方案,采用Solid Works Flow Simulation制定了箱体的热仿真流程,以Z3000型磨加工主动量仪为例建立了箱体的热分析模型,使用Solid Works Flow Simulation进行了Z3000型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热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设计方案的分析和优化。研究了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外部造型设计问题。首先对造型设计中的形态、色彩、材料、人机工程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研究,然后结合磨加工主动量仪的工作环境、工作机理和所实现的功能,提出了其对这几个方面的设计要求,最后基于这些设计要求对磨加工主动量仪进行了造型设计和软件界面设计。根据磨加工主动量仪的功能需求,基于组态化设计思想,研究了嵌入式Win CE操作系统下仪表显示、实时曲线、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常用控件的实现方法,构建了主动量仪常用控件的模型库,给出了控件库中的模型调用方法,并以Z600型磨加工主动量仪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综上所述,论文所进行的箱体热设计对完善电子元件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相当便捷的手段和可靠的依据。所进行的箱体外部造型设计对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创造企业品牌,增加磨加工主动量仪的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的意义。所开发的常用控件模型库对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促进主动量仪系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为下一代磨加工主动量仪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撑。
【关键词】:磨加工主动量仪 热设计 造型设计 WinCE 控件库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58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9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1-14
  • 1.1.1 研究背景11-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2.1 箱体热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15
  • 1.2.2 箱体造型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5-16
  • 1.2.3 组态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6-17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3.1 课题来源17
  • 1.3.2 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18-19
  • 2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热设计技术研究19-36
  • 2.1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组成及结构特点19-21
  • 2.1.1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组成19-20
  • 2.1.2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结构特点20-21
  • 2.2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热设计的流程及步骤21-23
  • 2.2.1 热设计的主要流程21
  • 2.2.2 设计步骤21-23
  • 2.3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热分析软件及冷却技术的选择23-24
  • 2.3.1 热分析软件的选择23
  • 2.3.2 冷却技术选择23-24
  • 2.4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热设计24-35
  • 2.4.1 箱体参数及冷却方式的选择25
  • 2.4.2 箱体热分析模型的建立25-28
  • 2.4.3 数值模拟过程28-32
  • 2.4.4 结果分析32-35
  • 2.4.5 方案的不足和优化方案的提出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3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造型设计36-47
  • 3.1 箱体造型设计理论36-39
  • 3.1.1 形态学理论36-37
  • 3.1.2 色彩理论37-38
  • 3.1.3 人机工程理论38
  • 3.1.4 材料设计理论38
  • 3.1.5 系列设计理论38-39
  • 3.2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造型设计要求39-40
  • 3.2.1 形态设计要求39
  • 3.2.2 色彩设计要求39
  • 3.2.3 人机工程设计要求39-40
  • 3.2.4 材料设计要求40
  • 3.2.5 系列化设计要求40
  • 3.3 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造型设计40-46
  • 3.3.1 Z3000 型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造型设计40-43
  • 3.3.2 Z600 型磨加工主动量仪箱体的造型设计43-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4 磨加工主动量仪的组态显示技术研究47-68
  • 4.1 Z600 型磨加工主动量仪的组态显示模块47-50
  • 4.1.1 组态显示模块开发的意义47-49
  • 4.1.2 开发的主要控件及其功能49-50
  • 4.2 组态显示模块开发平台50-53
  • 4.2.1 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50-51
  • 4.2.2 Windows CE的图形界面绘制51-52
  • 4.2.3 嵌入式系统的局限性52-53
  • 4.3 组态显示模块研究中的关键技术53-54
  • 4.3.1 双缓冲技术53-54
  • 4.3.2 数据库选择54
  • 4.4 控件开发的实例54-66
  • 4.4.1 仪表显示控件的开发55-60
  • 4.4.2 实时曲线控件60-61
  • 4.4.3 折线图控件61-64
  • 4.4.4 柱状图控件64-65
  • 4.4.5 饼状图绘制65-66
  • 4.5 控件库的应用66-67
  • 4.6 本章小结67-68
  • 5 结论与展望68-70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68-69
  • 5.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季刚;国外若干主动量仪简介[J];工具技术;1973年05期

2 ;内径测量仪[J];工具技术;1976年03期

3 李菁秋;;耕深测量仪[J];粮油加工;1976年06期

4 李菁秋;Б-3型耕深测量仪[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7年06期

5 恰;用于内孔和环形槽的测量仪[J];工具技术;1979年01期

6 景诗鼎;电动量仪及其应用[J];工程机械;1982年01期

7 费德良;;群钻测量仪[J];机械工艺师;1984年01期

8 黄中立;;地球测量仪[J];林业实用技术;1959年30期

9 雷应安;圆盘式内径测量仪[J];工具技术;1987年12期

10 卞德谟;;控制量仪及其在外圆磨床上的应用[J];磨床与磨削;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学锋;顾宗平;陆春华;;在线检测量仪在轿车后桥自动线上的应用[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菊华;王松;王玉;王振;申薏萍;;新型数字式图像分析造纸纤维测量仪[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成继勋;徐光远;;新型智能热量仪[A];第十一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冯德富;;少花钱,多办事,用自主的精神干自主[A];第十三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何力华;宋易阳;陈玉华;;数字式人体甲状腺中~(125)I测量仪[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6 李迟;孙永华;;烧伤小创面测量仪[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7 姚玉婷;韩敏;;一种光学五维测量仪角位置校准方法研究[A];2012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石志侠;张艾明;延军;;DTY—104型氡、测量仪的研制[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黎泽伦;黄志诚;黄友均;曹荣祥;邓善熙;;两种微波水分测量仪的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陶杰;潘东民;周大林;代万宝;李晓明;;法兰测量仪误差建模分析[A];2012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照耀 邹洁;我国齿轮量仪发展稳应用广[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吴颖邋王建平;负离子纺织品的评价标准[N];中国纺织报;2007年

3 MEB 记者 夏希品;重要性与日俱增 国产测量仪器发展任重道远[N];机电商报;2012年

4 高亚兰;眼科光学计量仪误差大[N];国际商报;2007年

5 石照耀;我国齿轮量仪研制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记者 齐雪岭;“天机光”对刀仪再俏国内市场[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7 记者 解悦;三成在驶机动车排放超标[N];南京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维骅 特约记者 张徐顺;突破检测薄弱环节[N];中国纺织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由庆祝;哈量五十年创造多项全国第一[N];中国工业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罗兵;数控机床睁大“火眼金睛”[N];中国质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年;五连杆机构测量仪及其标定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玉霞;Z系列磨加工主动量仪的箱体设计和组态显示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张伟;曲轴、凸轮轴测量仪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张国栋;车辆轮荷测量仪的结构优化及标定[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5 徐霄阳;海洋自容式温深测量仪研究与开发[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陈钊;微型化雾粒粒径测量仪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陈建冬;便携式电缆外径测量仪[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8 尹丽丽;定高树径测量仪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常龙;汽车轮荷测量仪结构解耦与优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志强;高精度形状测量仪关键技术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117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117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6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