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高质量锻件及塑料模具模块热处理工艺分析与改进

发布时间:2017-11-02 04:25

  本文关键词:高质量锻件及塑料模具模块热处理工艺分析与改进


  更多相关文章: 高质量锻件 塑料模模块 温度场 冷却制度 有限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锻造行业当前概况,对当前锻件生产中的一些缺陷进行了相关阐述,特别是热处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同时对热处理工艺制定的理论原则加以阐释,指出热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对一些影响温度场及组织转变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便于后续模拟分析。文章结合实际生产,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大截面结构钢锻件SD2MW风机主轴以及小锻件4340v齿轮轴的水—空交替淬火冷却温度场进行模拟,并参考相关资料改进其工艺,确定其循环冷却制度,使其达到所需的组织和性能。通过分析,采用水—空交替淬火,综合性能优于油冷,且经济、环保,同样可以保证组织与性能,也避免了工厂盲目试验所付出的代价。同时,本文也对常用的塑料模具钢P20和718大模块的水—空交替冷却工艺进行了模拟,并确定了冷却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了预冷可以降低模块的总热量,降低开裂的风险性。此外,模块表层自回火使表层组织塑性和韧性提高,增强抗裂能力,同时在低温危险区通过模拟预测又可大大降低淬火开裂的风险性。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淬火冷却温度场的模拟技术的应用,能较好地解决锻件生产过程中如何冷却的问题,对实际生产中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高质量锻件 塑料模模块 温度场 冷却制度 有限元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5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概述9-10
  • 1.2 选题背景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11-12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12-16
  • 1.4.1 选题意义12-13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13-14
  • 1.4.3 研究预期目标14
  • 1.4.4 技术路线与方案14-16
  • 第2章 热处理特征及淬火过程温度场的基本理论16-26
  • 2.1 锻件热处理常见缺陷及原因16-18
  • 2.2 锻件淬火制度的制定原则18-22
  • 2.2.1 加热规范19-20
  • 2.2.2 冷却规范20-22
  • 2.3 淬火温度场基础理论22-25
  • 2.3.1 淬火过程热传导方程22-23
  • 2.3.2 初始条件23
  • 2.3.3 边界条件23-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淬火冷却过程组织转变规律26-33
  • 3.1 TTT/CCT曲线26-28
  • 3.1.1 TTT曲线26-27
  • 3.1.2 CCT曲线27
  • 3.1.3 TTT曲线和CCT曲线的比较27-28
  • 3.2 组织转变分析28-29
  • 3.3 相关因素对锻件温度场和组织转变的影响29-32
  • 3.3.1 相变潜热的影响29-30
  • 3.3.2 合金元素的影响30
  • 3.3.3 淬火介质的影响30-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结构钢锻件的热处理工艺优化与改进33-58
  • 4.1 淬火温度场模拟的步骤33
  • 4.2 SD2MW风机主轴调质工艺优化与分析33-46
  • 4.2.1 技术要求34-35
  • 4.2.2 预备热处理工艺分析及优化35-36
  • 4.2.3 调质工艺分析与优化36-46
  • 4.2.4 生产结果分析与建议46
  • 4.3 4340v齿轮轴热处理工艺优化与分析46-57
  • 4.3.1 技术要求46-47
  • 4.3.2 预备热处理47-48
  • 4.3.3 调质处理及结果分析48-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第5章 塑料模具模块的热处理工艺分析与优化58-75
  • 5.1 塑料模具对模具钢的性能要求58-60
  • 5.1.1 塑料模具的工作条件58-59
  • 5.1.2 塑料模具的失效形式59-60
  • 5.1.3 塑料模具材料的性能要求60
  • 5.2 P20模块的热处理工艺分析与制定60-69
  • 5.2.1 生产技术要求60
  • 5.2.2 预硬工艺分析与改进60-63
  • 5.2.3 P20模块温度场仿真分析63-69
  • 5.2.4 结果分析69
  • 5.3 718模块的热处理工艺分析与制定69-74
  • 5.3.1 生产技术要求70
  • 5.3.2 预硬工艺分析与改进70-73
  • 5.3.3 结果分析73-74
  • 5.4 本章小结74-75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5-76
  • 6.1 总结75
  • 6.2 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强;提高自由锻件精度、节约原材料的途径和措施[J];热加工工艺;1984年04期

2 董洪业;;船用透平锻件及其检验[J];大型铸锻件;1985年01期

3 申秉琳,龚敬文,邓徐帧,梁继愚;20MnMoD低温锻件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1990年02期

4 宁爱林,申奇志;环形锻件各向性能的控制[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王晓慧;锻件尺寸的设计[J];锻压技术;2002年03期

6 王富军;锻件精度问题的分析[J];煤矿机械;2005年09期

7 李志广;张健;赵丽华;翟海;;锻件尺寸标注原则的研究[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8年23期

8 徐要刚;赵现朝;田志松;;激光测距法测量大锻件尺寸[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年06期

9 常怀德;王建新;杨庆光;;大锻件在线测量新技术初探[J];一重技术;2008年02期

10 李秀清;高乃杰;;轴承锻件整径工艺[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贵全;陈阳;;精密锻件重量(体积)的精确计算方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张龙;谢伟明;何显中;吴运刚;岳茂雄;;大锻件尺寸测量与控制系统的研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会光;陈慧琴;刘建生;何文武;;我国大型锻造发展的研究[A];第六届华北(扩大)塑性加工学术年会文集[C];2009年

4 贾振平;;带壳体从动锥齿轮锻件的工艺分析及探讨[A];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蒋理兴;S∮窭,

本文编号:1129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129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