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IGBT逆变焊接电源模块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采用IGBT逆变焊接电源模块的设计
【摘要】:随着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功率器件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特别是对逆变技术的研究。焊接电源是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领域,作为焊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逆变电路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IGBT作开关器件的逆变焊接电源与传统的工频焊接电源相比,具有诸多优点,不仅整机重量轻、体积小,在采用IGBT实现功率转换时,还能改善用电质量以及提高用电效率。经过功率器件几代的过渡发展,目前,IGBT逆变电源已逐步成为焊接工程应用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IGBT的逆变焊接电源模块。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1、详细地论述了逆变焊接电源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结构,解释了它在焊接工程应用中的固有优势。同时,对于逆变焊接电源的几种主电路作了详尽的讨论与分析,包括其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合等。还对功率开关器件的控制原理进行了细致的说明,针对主要的控制方式,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因此,可对后文电源参数的详细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设计了主电路与辅助电源电路,其中主电路由主回路电路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一方面,对相关控制芯片及元器件进行了选型,特别是主回路电路的开关器件,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IGBT。另一方面,对电路进行了详尽的硬件设计与参数计算,以确保主电路可以将能量安全可靠地从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设计辅助电源的目的在于给后级电路供电,是整个系统的基础电路。3、搭建实际的电路平台,调试验证其功能。凭借实验室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对实际电路的各个模块,包括主回路电路、控制电路以及辅助电源电路进行了单独调试与整体调试,并在调试过程中,对电路的部分理论参数进行了修正。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焊接电源,空载电压约为70V,可保证引弧顺利,短路电流接近200A,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此外,对于实际电路调试时出现的主要失效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IGBT应用 逆变电源 全桥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434.1;TN322.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态势11-13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3-14
- 第二章 逆变焊接电源原理与结构14-29
- 2.1 基本原理与整体组成14
- 2.2 逆变电路主要结构14-22
- 2.2.1 半桥逆变电路15-16
- 2.2.2 全桥逆变电路16-18
- 2.2.3 单端正激开关电路18-19
- 2.2.4 推挽正激开关电路19-22
- 2.3 开关器件控制原理22-28
- 2.3.1 PWM控制原理22-27
- 2.3.1.1 电压模式22-24
- 2.3.1.2 电流模式24-27
- 2.3.2 PFM控制原理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硬件设计与参数计算29-60
- 3.1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29-48
- 3.1.1 输入整流器选型29-30
- 3.1.2 输入滤波电容计算30-31
- 3.1.3 辅助电源开关管选型31-32
- 3.1.4 高频变压器设计32-38
- 3.1.5 输出整流管选型38-39
- 3.1.6 输出电容计算39-40
- 3.1.7 控制芯片选型40-42
- 3.1.7.1 启动电阻与电容的计算41
- 3.1.7.2 电流取样电阻的计算41-42
- 3.1.8 缓冲网络设计42-44
- 3.1.9 反馈补偿器设计44-48
- 3.2 主电路参数计算48-59
- 3.2.1 主回路电路48-54
- 3.2.1.1 逆变开关IGBT选型48-49
- 3.2.1.2 主变压器设计49-51
- 3.2.1.3 输出滤波电感计算51-53
- 3.2.1.4 输出整流二极管选取53-54
- 3.2.2 控制电路54-59
- 3.2.2.1 控制芯片的选型54-55
- 3.2.2.2 工作频率和死区时间的设定55-56
- 3.2.2.3 欠压保护设计56-57
- 3.2.2.4 过流保护设计57-58
- 3.2.2.5 过热保护设计58-59
- 3.3 本章小结59-60
- 第四章 实验与分析60-69
- 4.1 实验电路60-62
- 4.1.1 PCB版图60-61
- 4.1.2 线路连接61-62
- 4.2 模块调试62-67
- 4.2.1 辅助电源电路62-63
- 4.2.2 控制电路63-65
- 4.2.3 总体调试65-67
- 4.3 失效分析67-68
- 4.4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结论69-70
- 5.1 论文工作总结69
- 5.2 工作改进方向69-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3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逆变焊接电源的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08年08期
2 韩永全;杜茂华;姚青虎;吴永军;;逆变焊接电源的特征[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侯海燕;逆变焊接电源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J];湖南电力;2002年01期
4 殷树言,陈树君,刘嘉,黄鹏飞;逆变焊接电源及现化焊接技术现状与思考[J];电焊机;2003年08期
5 魏建玮;毛吉平;;逆变焊接电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6 黄继强;陈树君;殷树言;王冬平;薛龙;蒋力培;;逆变焊接电源输入电流谐波分析及其解决措施[J];电焊机;2009年12期
7 邵红;吴凌燕;戚甫峰;;逆变焊接电源的发展和现状[J];科技信息;2010年29期
8 段彬;张承慧;孙同景;张光先;郭民;;脉冲逆变焊接电源建模与仿真[J];焊接学报;2012年04期
9 侯海燕;场效应管逆变焊接电源[J];湖南电力;1997年02期
10 魏继昆,谭蓉;逆变焊接电源输入端口的电磁兼容设计[J];电焊机;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希炯;陈要玲;石文波;;逆变焊接电源节能高效的绿色设计[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树君;黄继强;殷树言;段立昆;李力;段红海;;TIME WSE-315逆变焊接电源的特点[A];第三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1年
3 蒋力培;邹勇;俞建荣;罗建;蒲雨龙;;双恒流智能CO_2逆变焊接电源研究[A];第五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3年
4 耿忠庆;;DSP在逆变焊接电源中的应用[A];第五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3年
5 李鹤岐;李春旭;高忠林;王睿;;基于DSP和MCU的全数字化逆变焊接电源系统设计[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6 李鹤岐;李春旭;高忠林;王睿;;基于DSP和MCU的全数字化逆变焊接电源系统设计[A];第六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暨第四届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交流会论文专刊[C];2004年
7 陈树君;吴日光;陈建辉;于洋;;基于单相逆变焊接电源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彬;全数字脉冲逆变焊接电源控制策略与应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蜀一;采用IGBT逆变焊接电源模块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谭本刚;无线遥控逆变焊接电源的研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3 张健;基于DSP的大功率逆变焊接电源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刘素霞;碱性电池负极钉焊接技术及逆变焊接电源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5 刘洪柳;应用PFC的数字化逆变焊接电源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6 顾公兵;波形控制CO_2逆变焊接电源的研制[D];河海大学;2004年
7 梅高青;基于FPGA的全数字逆变焊接电源主控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0年
8 罗伟伟;基于ARM Cortex-M3的全数字化大功率方波逆变焊接电源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9 高忠林;基于DSP+MCU数字化逆变焊接电源系统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10 黄伟;基于DSP控制的CO_2焊IGBT逆变电源系统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1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13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