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镁合金表面抗菌性生物活性氧化膜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6 06:46

  本文关键词:镁合金表面抗菌性生物活性氧化膜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出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镁合金 微弧氧化 钙磷盐 成膜机理


【摘要】:镁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元素,且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因此镁合金作为医用植入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然而,镁合金在人体较为复杂的内环境中腐蚀速率过快,成为临床应用的瓶颈。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对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这对医用植入材料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钙磷盐氧化膜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同时鉴于以往在无机磷酸盐溶液中生成的氧化膜耐蚀性不理想的现状,本文采用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内的植酸作为电解液的基本成分,同时通过对比不同钙盐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筛选出能显著提高氧化膜中钙磷含量的电解质。采用正交试验,探究最佳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微弧氧化膜形成机制。所获得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28 g/L氟化氢铵和20 g/L植酸为基本体系(pH为5.10),分别添加CaO、Ca(CH3COO)2、Ca(H2PO4)2、EDTA-CaNa和甘油磷酸钙在AZ91镁合金表面制备微弧氧化膜。结果发现不同钙盐在合金表面所形成氧化膜表面粗糙度和微孔直径区别较大;氧化膜层中Ca含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添加EDTA-CaNa制备的氧化膜层中Ca元素增加最多;通过对氧化膜表面形貌观察发现,EDTA-CaNa制各的氧化膜表面微孔较为均匀,表明DTA-CaNa是一种理想的含钙电解质;EDTA-CaN浓度与氧化膜中钙元素含量呈正相关,与磷呈负相关。随着EDTA-CaNa浓度增加,膜表面的孔隙数量变少、微孔直径变小且致密程度变差,膜层中钙元素含量增加到1.82 at.%,磷元素含量减少到3.15 at.%;(2)利用SEM、EDS、XRD和XPS等技术手段,在28g/L NH4HF2.20 g/L植酸和14 g/L EDTA-CaNa溶液中,对AZ91镁合金氧化膜表面形貌、组成元素和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检测了氧化样品的抗菌性能。氧化膜主要由Mg、 MgO和MgF2以及少量的Mg(OH)2和Ca(OH)2组成;氧化膜中未发现植酸镁或者植酸钙存在;氧化样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大于99.99%和99.98%,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3)以28g/L氟化氢铵和20g/L植酸为基本体系,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探究了氟化氢铵、植酸、EDTACaNa和时间因素在氧化过程中对钙磷参与成膜的影响。影响氧化膜钙含量的主次顺序别为:EDTA-CaNa:浓度氟化氢铵浓度植酸浓度氧化时间;影响氧化膜中磷含量的主次顺序为:植酸浓度EDTA-CaNi浓度氢铵浓度氧化时间。这说明钙磷电解质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参与成膜的几率。(4)采用SEM、XRD、析氢实验以及MTT法对Mg-1.0Ca合金硅酸钠氧化膜进行表征。SEM和XRD分析表明,氧化膜是一种典型的多孔结构,含有MgO、MgSiO3和CaSiO3等。在模拟体液中浸泡72小时后,氧化膜中Ca、P的含量显著增加,表明氧化膜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析氢实验表明微弧氧化能大大提高Mg-1.0Ca合金的耐蚀性。Mg-1.0Ca合金氧化前后的细胞毒性均为1级,表明Mg-1.0Ca合金以及氧化膜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Abstract]:Magnesium alloy is a kind of essential element of human body , and magnesium alloy ha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biocompatibility , so magnesium alloy has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 as medical implant material .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orrosion rate of oxidized film formed by EDTA - CaNa . The effects of ammonium fluoride , phytic acid and EDTACaNa on the film formation of AZ91 magnesium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by SEM , XRD , hydrogen evolution experiments and MTT method .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琳;徐兴祥;李波;王禄增;戚忠政;曹小明;田冲;张劲松;;泡沫碳化硅的生物相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2 李新昌;陈俊英;徐莉;黄楠;;氧化钛薄膜表面羟基活化能力及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8期

3 李军;陈杜娟;李佐臣;;新型医用Ti12.5Zr2.5Nb2.5Ta钛合金的耐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J];机械工程材料;2010年10期

4 孙彤;崔欣;侯雨;张琳;杨梅;;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J];应用化工;2013年05期

5 ;《制备导管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橡胶译丛;1989年04期

6 姚秀;;生物相容性树脂[J];聚氨酯工业;1990年03期

7 刘起秀,张桂环;关于碳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碳素;1993年01期

8 郭秀春;生物相容性聚合物[J];化学世界;1993年08期

9 郭秀春;;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缓释体系进行首次试验[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3年05期

10 曹跃进;;美国展出耐磨的生物相容性合金[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潂鹏;向慧玲;李亚静;吕晓龙;;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建琴;刘振;;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生物相容性改性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张鹏;苏佳灿;许硕贵;;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改性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2008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彭灿;胡杰;袁磊;柯鹏;许佳;赵品;;比较不同鼠龄来源的脱细胞真皮的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5 匡晔;赵智平;徐赛龙;;静电纺丝法制备水滑石复合纤维薄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吴汉江;张文斌;姚本栈;胡广伟;周艺群;张文斌;;脱细胞牛心包引导骨再生膜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弋峰;陆建巍;郭朝霞;于建;;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共混改性及其复合膜生物相容性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箭;陈莹;;不同表面形状的可吸收材料在兔肌肉中的早期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杨苹 ;周红芳 ;冷永祥 ;王进 ;陈俊英 ;万国江 ;孙鸿 ;黄楠;;非晶碳膜的表面润湿性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杨小红;;Ⅱ型胶原基质海绵和基质膜的材料特性与生物相容性比较[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徐铮奎 编译;研发植入新材料应关注生物相容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徐铮奎;医疗器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沈颖 苏京平;北京友谊医院推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实习生 范圆圆;人类未来会不会变成“芯片人”?[N];科技日报;2013年

5 沈颖;准确掌握血液透析[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钰;新型低弹性模量钛合金TiNbZrTaSi生物相容性及骨整合能力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翁晓军;多孔钛铌合金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李泳;多孔钛铌合金的表征、生物相容性及在缺损性植骨中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赵之明;新型人工肝材料—丙烯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刘金成;新型聚氨酯材料人工心脏辅助装置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韩平;兔膀胱细胞外基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周康;可携式人工泵肺的生物相容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9 干德康;巩膜内型人工视觉假体的开发可行性、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军;国产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权昌;新型可膨胀PMMA骨水泥的研发及其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郑宗钊;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管纳米铁牵引线的释放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静怡;罗非鱼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丁琼琼;掺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评价[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曾金;生物相容性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6 刘星辰;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7 杜亚伟;骨科植入聚醚醚酮材料的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8 莫志超;聚乳酸血管支架的载药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9 张叶敏;双酶交联明胶/壳聚糖互穿网络生物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曲彪;镁合金表面抗菌性生物活性氧化膜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1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431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