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能量输出幅度对电火花沉积Ni201修复层界面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24 11:40

  本文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再制造 Q钢 修复层 界面行为 残余应力 出处:《表面技术》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获得电火花沉积质量较好的Ni201修复层。方法运用电火花沉积技术,采用DHD-6000型电火花沉积设备在Q235钢表面制备Ni201修复改性层,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方法,研究修复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相组成以及修复层表面残余应力。结果 Ni201修复层组织均匀致密,基体与修复层之间发生元素扩散;修复层结合界面处主要由Fe10.8Ni、γ(Fe,Ni)固溶体、Co Fe15.7及Fe相组成;Ni201修复层表面残余应力随能量输出幅度的增加而增大,在40%与45%能量输出条件下,残余应力分别为-38.1,-81.6 MPa,残余应力较小。结论 Q235钢基体与Ni201修复层元素相互扩散,基体与修复层之间形成了冶金结合,Ni201修复层为冶金结合层。再制造修复设备工艺参数选择是决定修复层质量的关键因素,能量输出幅度为40%的修复层质量优于能量输出幅度为45%。
[Abstract]:Objective to obtain Ni201 repair layer with good quality of EDM deposition. The modified Ni201 repair layer was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Q235 steel by DHD-6000 type EDM deposition equipment. The modified layer was prepar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he energy spectrometer (EDS) was used to fabricate the modified layer of Ni201 on the surface of Q235 steel. X-ray diffraction (XRD)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ment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repair layer and the matrix. Result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Ni201 repair layer was uniform and dense, and the element diffusion occurred between the matrix and the repair layer. The interface of the repair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Fe 10.8Ni, 纬 -Fe Ni) solid solution (Co Fe15.7 and Fe phase). The residual stress on the surface of the Ni201 repair lay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nergy output amplitude. At the condition of 40% and 45% energy output, the residual stress is -38.1 ~ 81.6 MPa,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elements of Q235 steel matrix and Ni201 repair layer diffused each other, and the metallurgical bond between the matrix and repair layer was formed. The Ni201 repair layer is a metallurgical bonding layer. The selec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remanufacturing repair equipment is the key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repair layer. The repair layer with an energy output amplitude of 40% is better than the energy output layer with a magnitude of 45.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65008)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4424)~~
【分类号】:TG174.44
【正文快照】: 电火花沉积(Electro-Spark Deposition,ESD)作为重要的表面强化修复技术,对受损机械零部件的修复及再制造具有重要意义,其实质是一种微弧焊接工艺[1],与电刷度、激光熔覆和热喷涂等表面强化技术相比,电火花沉积具有对基体热输入低、沉积层结合强度高等工艺特点以及成本低、修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泽民,付跃超,赖世强,邓德安;石墨型熔渣碱度与接头性能的关系[J];焊接;1998年02期

2 王晓玲 ,孙学芹 ,欧淑红;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裂纹[J];焊接;2005年08期

3 张哲峰;王文先;洪卫;;TP347H钢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分析[J];焊接;2006年11期

4 金朝阳,顾晓波,邹家生,韩逸生,赵其章,陈铮;铝基复合材料连接研究进展[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吴铭方,于治水;AgCuTi钎焊Al_2O_3/Nb的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韩逸生,邹家生;1Cr18Ni9Ti 烘筒体与 08A 封头对接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张国辉;王运政;;急冷废热锅炉扁集箱堵板焊接的新工艺[J];黑龙江电力;2006年02期

8 潘春旭;;Cr9Mo钢异类焊接接头高温服役后的显微结构研究[J];化工机械;1996年02期

9 曹敏忠,王宪武,刘宏利,张兴,宋国亮,蔺卫平;多功能储能式桥丝自动焊接机的研究与应用[J];火工品;2003年01期

10 阮鑫;葛爱菊;王春兰;蛤建妞;;天然气长输管道焊接裂纹及防范对策[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小林;等离子弧焊中等离子云检测机理与模糊控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张鹏程;铍/HR-1不锈钢扩散焊和钎焊及其界面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3 李慧中;2519铝合金的合金化机理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吴庆生;高强铝合金电子束焊接焊缝成形质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玉斌;铍激光焊接性研究及焊接过程微观组织模拟[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6 赵智力;基于等承载能力原则的高强钢低匹配焊接接头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单宏宇;仿生非光滑耦合模具表面粘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赵菲;AZ31B镁合金TIG焊接接头的深冷强化机理[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强;小电流脉冲TIG焊接电源及电弧物理特征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满;Al、Ag对Zn-Al钎料性能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小鸥,汪瑞军,徐林;电火花沉积金属陶瓷材料耐铝液热浸蚀研究[J];焊接;2001年03期

2 陈伟伟;朱颖;康慧;曲平;;电火花沉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J];焊接;2006年05期

3 汪瑞军;黄小鸥;;电火花沉积/堆焊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J];焊接;2006年10期

4 李中伟;郑相锋;冯砚厅;王庆;贾超华;;电火花堆焊修复在汽轮机转子磨损中的实践[J];华北电力技术;2008年07期

5 高飞;王涛;沈乔;邹家生;;在紫铜上电火花沉积Ni/金属陶瓷涂层的工艺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志平,董祖珏,李丽,韩松;热喷涂涂层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焊接学报;1999年04期

7 张富巨,华爱兵,徐锴,马立卿;填充型电火花精密堆焊接头的界面结合行为[J];焊接学报;2004年03期

8 张平;马琳;梁志杰;张二亮;;便携式电火花沉积镍基合金工艺[J];焊接学报;2011年04期

9 高玉新;赵程;易剑;;粉末预置法电火花沉积WC-8Co涂层分析[J];焊接学报;2012年03期

10 郭锋;苏勋家;李平;侯根良;;铝合金表面电火花沉积层组织与性能[J];焊接学报;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耐腐蚀复层弹性材料的初步试验[J];仪表材料;1976年02期

2 王炳根;关邑;;钼包复层[J];中国钼业;1993年03期

3 R.T.Davis;费玉周;;使用可控固化包复层降低火箭发动机的生产成本[J];国外固体火箭技术;1983年02期

4 傅拯;关于复合不锈钢板复层弯曲不合格的分析[J];压力容器;1987年04期

5 岑如军;;881无机浮雕型复层建筑涂料通过省级鉴定[J];化学建材;1991年02期

6 侯茂盛;;复层建筑涂料的施工[J];涂料工业;1992年05期

7 陆彪;刘茂林;;冷镦复合触点复层界面形成规律的探讨[J];锻压机械;1993年03期

8 卜锦鑫;复层导电弹性材料[J];机床电器;1994年02期

9 郑复兴;海洋钢铁管道防蚀用玻璃钢涂复层[J];材料开发与应用;1988年05期

10 ;电磁连铸铝合金复层梯度铸坯问世[J];有色设备;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群骄;于九明;;铜/铝轧制复层板复合界面行为的研究[A];第三届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2 吴彩虹;高学鹏;李廷举;温斌;金俊泽;;ZL102/ZL301复层铸坯的制备[A];200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4年

3 吴彩虹;高学鹏;李廷举;温斌;金俊泽;;ZL102/ZL301复层铸坯的制备[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卫华;;首台管板复层衬锆大型换热器的制造和检验[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赵秀娟;成功研制出电磁连铸铝合金复层梯度铸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2 赵秀娟 胡瑛;山东分公司电解铝厂研发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宁;复层铝合金管坯水平连铸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孙建波;复层铝合金铸坯连续铸造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安勇;哈尔滨市绿地系统复层绿色量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鹏飞;电机主轴激光修复层组织及断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梁春晖;3003/8090复层材料制备技术与界面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3 吴彩虹;直流电磁场下铝硅-铝镁复层材料的制备[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军;直流磁场下铝合金复层铸坯制备与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钟德水;3003/8090及5056/AZ91复层铸锭结合界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赵敏;3003/4004复层铝合金轧制及热处理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赵佳蕾;浸镀Ni层结构特征及其对Al/Cu复层材料界面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陈立金;不同疏伐处理对马尾松肉桂人工复层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9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459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2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