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普碳钢的双面爆炸复合
本文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双面爆炸复合 蜂窝结构炸药 不锈钢 Q钢 能量利用率 出处:《爆炸与冲击》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解决现行爆炸复合装药方式落后及炸药爆炸的能量利用率极低的问题,使用了一种保证装药质量的蜂窝结构炸药,并将该蜂窝结构炸药应用于一次起爆可复合二块复合板的双面爆炸复合技术。进行了7mm厚的蜂窝结构炸药用于3mm厚的不锈钢板和16mm厚的Q235钢板的双面爆炸复合实验;并计算得到了复板碰撞速度的上下限及2组实验中复板的碰撞速度。由于受到蜂窝材料和双面复板的多向约束,炸药的临界厚度显著降低,乳化炸药在5mm厚度时仍可以稳定爆轰。研究结果表明:和现行的单面爆炸复合相比,在复合相同数量复合板的情况下,采用蜂窝结构炸药的双面爆炸复合技术中,炸药的使用量节省了77%,炸药的能量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explosive compound charge mode is backward 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explosive explosion is very low, a honeycomb structure explosive is used to guarantee the charge quality. The honeycomb structure explosive was applied to the double side explosive recombination technology of the single priming compound plate. The 7 mm thick honeycomb structure explosive was used for the stainless steel plate 3 mm thick and the Q235 16 mm thick. Double side explosion composite experiment of steel plate; The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the collision velocity of the composite plate and the collision velocity of the composite plate in two groups of experiments were calculated. The critical thickness of the explosiv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due to the multi-directional constraint of the honeycomb material and the double-sided composite plate. The emulsion explosive can still be detonated stably at a thickness of 5 mm.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one-sided explosive composite, the composite plate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composite plates can be used. In the double-sided explosive composite technology of honeycomb structure explosive, the amount of explosive is saved 77%, and the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of explosive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189,51174183)
【分类号】:TG392
【正文快照】: 爆炸复合是利用炸药爆炸瞬间产生的大功率能量,使被加工的复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运动、与基板撞击、熔化并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技术[1]。目前,仅利用炸药一侧能量的单面爆炸复合技术,已经进行了很多深入的计算和研究[2-4]。由于仅利用了炸药一侧的能量,所以大部分能量以冲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陆明,吕春绪;乳化炸药配方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2年04期
2 孙宇新;康宗维;付艳恕;李强;王晓萍;;多层金属板爆炸焊接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刘yN;庞绮;;蓝印花布体现的纹饰美法则及美学个性刍论[J];设计;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明;;乳化炸药氧化剂选择的理论研究[J];爆破器材;2006年04期
2 陆明;;提高硝酸铵炸药威力的途径研究[J];爆破器材;2011年05期
3 杨静毅,孙斌;乳化添加剂在乳化炸药中的作用[J];贵州化工;2003年03期
4 程扬帆;马宏昊;沈兆武;;氢化镁储氢型乳化炸药的爆炸特性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13年01期
5 王小绪;王金相;赵铮;何勇;;锆钢爆炸复合板界面波形影响参数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03期
6 李智峰;王海艳;;全自动高速接膜机的研制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3期
7 崔卫超;辛宝;徐宇皓;王宾宾;;厚铝合金-薄不锈钢复合板爆炸焊接工艺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4年02期
8 王小绪;赵铮;王金相;何勇;;过渡层对锆/钢爆炸复合板剪切强度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14年06期
9 邓伟;陆明;田晓洁;;爆速对爆炸焊接铝/不锈钢复合管界面及结合性能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15年01期
10 黄亨建;黄辉;聂福德;刘世俊;詹春红;;高能不敏感PBX炸药非线性优化设计方法(Ⅱ)[J];含能材料;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维丽;唐义天;;复合钢板冬季施工中裂纹的成因分析及控制[A];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欧三立;安二峰;;20#钢管的爆炸搭接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宁;计算机辅助卷烟配方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俊苗;航天器贮箱铝合金焊接接头强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马海鹏;特大型钢结构建筑物爆炸切割拆除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程扬帆;基于储氢材料的高能乳化炸药爆轰机理和爆炸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王小绪;稀贵金属材料爆炸焊接及热处理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韩志伟;特种乳化炸药爆轰合成纳米氧化铈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缪广红;蜂窝结构炸药与双面爆炸复合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余燕;低爆速乳化炸药及其在爆炸焊接中的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2 赵天亮;1Cr18Ni9Ti/Q235爆炸焊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3 夏鸿博;钛—铝爆炸复合板的性能及其界面微观结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王爽;爆炸复合板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梦茵;SPH方法双金属爆炸焊接界面波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武佳琪;镁/钛异种金属爆炸焊接界面微观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楠;铝/镁合金爆炸焊接层状复合材料界面行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晓杰,杨文彬,奚进一,董守华,孙明;双金属爆炸焊接下限[J];爆破器材;1999年03期
2 陆明,吕春绪;粉状工业炸药配方设计的数学模型[J];爆炸与冲击;2001年03期
3 郑远谋,黄荣光,陈世红;爆炸复合材料中金属的强化[J];工程爆破;2000年01期
4 王飞,王伟策,王耀华,顾月兵,陆明;多层Al-Ti复合板爆炸焊接实验研究[J];工程爆破;2002年04期
5 张建臣,杨文彬,孙明,王宇新,董守华;多层爆炸焊接参数的试验研究[J];焊接技术;2002年03期
6 郑远谋,黄荣光,陈世红;爆炸复合材料中金属的硬化[J];矿冶;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鸿玉;;爆炸复合技术[J];中国钛业;2013年03期
2 黄日候,肖前,陈淑贞;换热器管板的爆炸复合[J];化工炼油机械;1981年04期
3 黄日候;肖前;陈淑贞;; 换热器管板的爆炸复合[J];化工煤油机械;1981年04期
4 萧前;;换热器不锈钢管板的爆炸复合[J];化工与通用机械;1982年09期
5 邓文会;大面积钛-钢爆炸复合管板内部未结合区的测定[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88年01期
6 樊新民,徐天祥;钽合金与钢爆炸复合界面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2年04期
7 ;大面积金属平板爆炸复合技术[J];材料导报;1994年04期
8 付艳恕;孙宇新;;爆炸复合制备非晶块体[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2期
9 彭文安 ,屈堆田;爆炸复合工艺简介[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76年02期
10 曹志海 ,李正华;表面处理对爆炸复合质量的影响[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7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敬伟;高峰;高景阳;孙秀梅;李正华;;超低温状态下爆炸复合预热工艺探索[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2 王忠孝;;双层金属管的爆炸复合工艺应用研究[A];第二届层压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郑远谋;黄荣光;陈世红;;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的界面电阻[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李敬伟;高峰;高景阳;孙秀梅;李正华;;超低温状态下爆炸复合预热工艺探索[A];中国爆破新技术Ⅲ[C];2012年
5 唐支翔;;锆/钢爆炸复合工艺研究[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6 孙宇新;付艳恕;;爆炸复合制备非晶块体实验[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蔡爱敏;恽芬;;爆炸复合伤的基本特点及救治护理体会[A];“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张亚军;岳宗洪;;爆炸复合321/Q370qD双金属板对接接头的疲劳性能[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伏军贤;刘雅东;;创伤、爆炸复合伤的急救医疗及进展[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10 黄晓斌;鲍善勤;;冶金复合无缝钢管在工业管道中的应用[A];第三届层压金属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兴 张永法;爆炸复合材料铿锵走来[N];中国纺织报;2004年
2 崔晓农;爆炸复合技术通过论证[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缪广红;蜂窝结构炸药与双面爆炸复合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忠平;Monel/Cu爆炸复合棒的制备及复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安宇龙;T2/QBe_2爆炸复合界面结合层内形变特征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熊俊;爆炸复合界面内非(纳米)晶及ASB内组织形成机制[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威;Monel合金/Cu爆炸复合棒结合界面微结构观测及其复合过程数值模拟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5 张立奎;镁合金—铝合金爆炸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刘津开;铝—钢爆炸复合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6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46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