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组织及耐蚀性影响
本文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添加剂 陶瓷膜 耐蚀性 出处:《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陶瓷膜。在Na Al O2溶液体系中,研究不同添加剂(Na H2PO2、Na OH)和不同正向脉冲电压(390、420和450 V)对陶瓷膜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主要由γ-Al2O3组成,在添加Na OH电解液中陶瓷膜生长速率更快,所得陶瓷膜表面形貌更优异,结合更加紧密。在添加Na H2PO2的电解液中,所得陶瓷膜呈层片状,比较疏松,Si C颗粒氧化程度也很低。随着正向电压的升高,两种添加剂所得陶瓷膜的耐蚀性都是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420 V时耐蚀性最好,添加Na OH电解液的陶瓷膜耐蚀性优于添加Na H2PO2电解液。
[Abstract]:Ceramic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by micro-arc oxidati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eramic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additives (NaH2PO2OH) and different forward pulse voltages (390,420 and 450V) was studied in NaAlO2 solution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ramic film is mainly composed of 纬 -Al _ 2O _ 3, the growth rate of ceramic film is faster,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ceramic film is better and the bonding is closer in the addition of NaOH electroly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ramic film is mainly composed of 纬 -Al _ 2O _ 3.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ositive voltag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eramic film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n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films was the best at 420 V.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eramic membrane added NaOH electrolyt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aH 2PO 2 electrolyte.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江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21BBG70024)
【分类号】:TG17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金玲,杨忠,李高宏,马玉韩,李建平;SiC_p/ZL109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层的微观组织特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3期
2 李克杰;李全安;;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3期
3 薛文斌;吴晓玲;施修龄;李夕金;田华;;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膜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4 朱瑞富;王志刚;王宏元;肖桂勇;吕宇鹏;XY隆夫;小林郁夫;;电解液成分对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04期
5 薛文斌;;SiC颗粒增强体对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生长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6年04期
6 杨艳;穆耀钊;孙长涛;费航军;张镜斌;;添加剂对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4年04期
7 辛世刚;宋力昕;赵荣根;胡行方;;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组成与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06年01期
8 Yaman ERARSLAN;;微弧氧化处理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艳;李玉海;;铝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2009年01期
2 刘耀辉,李颂;微弧氧化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05年06期
3 钱思成;刘贵昌;;电解液对铝微弧氧化膜相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8年03期
4 潘明强;迟关心;韦东波;狄士春;;我国铝/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材料保护;2010年04期
5 王永钱;江旭东;潘春旭;;钛及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技术及应用[J];材料保护;2010年04期
6 钱思成;刘贵昌;;电参数对纯铝微弧氧化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7年S3期
7 陈静;徐晋勇;高成;梁尤庆;刘亚娟;;铝合金微弧氧化溶液体系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15期
8 章志友;赵晴;刘月娥;;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及陶瓷层耐蚀性能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8年05期
9 高成;徐晋勇;叶仿拥;蒙永祥;;铝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概况[J];电镀与涂饰;2009年02期
10 薛文斌;吴晓玲;施修龄;李夕金;田华;;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膜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薛文斌;吴晓玲;来永春;李夕金;田华;;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制备及电化学腐蚀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黄文现;吴昆;邓坤坤;郑明毅;;SiCp/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微弧氧化行为及涂层的耐蚀性[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3 陈晨;李世杰;曹晓明;赵树鹏;裘海峰;周宗才;;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在热镀锌中的应用[A];第10届中国热浸镀学术技术交流会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介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立红;浸铝层及NiTi形状记忆合金等离子电解氧化工艺与机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2 辛铁柱;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陶瓷膜生成及机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吴振强;钢表面铝镀层陶瓷化的结构特征及失效行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力学研究所);2008年
4 王艳秋;镁基材料微弧氧化涂层的组织性能与生长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骆海贺;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ZrO_2-Y_2O_3复合陶瓷膜层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杨威;反激式微弧氧化功率电源及其脉冲作用效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潘明强;微弧氧化膜层形成及其表面粗糙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易爱华;铝合金表面钛/锆转化膜的着色及性能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苗景国;超硬铝合金7075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结构及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宏元;预处理对纯钛表面微弧氧化膜物相结构与性能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龙;SiC增强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立伍;钛基复合管件冷成形数值模拟及制备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蔡雷;热防护用仿毛细血管丛自愈合材料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高成;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形成机制及摩擦学特性[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科;Al_(18)B_4O_(33w)/6061复合材料微弧氧化涂层的耐蚀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庞磊;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钱思成;铝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永珍;电解液对ZAlSi12Cu2Mg1微弧氧化膜形成及其特性的影响[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9 金峰;微型固体发动机组的结构设计及性能检测[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晟;220KW微弧氧化双极性脉冲电源的研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玲,杨忠,李高宏,马玉韩,李建平;SiC_p/ZL109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层的微观组织特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3期
2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李文芳;;镁合金微弧氧化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3期
3 王永,康熊仁,章盛磊,李炳生;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涂覆陶瓷膜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4期
4 东青;陈传忠;王德云;雷廷权;;铝及其合金的微弧氧化技术[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6期
5 蒋永锋,李均明,蒋百灵,符长璞;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因素的分析[J];表面技术;2001年02期
6 查康;魏晓伟;;添加剂对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J];表面技术;2006年04期
7 刘凤岭,骆更新,毛立信;微弧氧化与材料表面陶瓷化[J];材料保护;1998年03期
8 赵玉峰;杨世彦;韩明武;;等离子体微弧氧化技术及其发展[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9 郭洪飞;安茂忠;霍慧彬;徐莘;;电解液组成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2期
10 祝晓文;韩建民;崔世海;王金华;;铝、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刚;纯钛表面多孔化及生物活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政,郭洪光,郝昱民,谢海华;铝基复合材料阻尼行为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5期
2 金朝阳,顾晓波,邹家生,韩逸生,赵其章,陈铮;铝基复合材料连接研究进展[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张大童,李元元,龙雁;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0年01期
4 杨晓辉,白彦华;铸造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5 李云平,李溪滨;涂覆颗粒增强耐热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6 裴政,王进华,郭洪光,郝昱民;铝基复合材料阻尼的微观机制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1期
7 张国定;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开发应用[J];材料导报;2001年02期
8 欧阳求保 ,王文龙 ,吴军华 ,张国定;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2年Z1期
9 黄永攀,李道火,王锐,黄伟;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应用及制造工艺[J];湖南冶金;2004年02期
10 欧阳求保,方浩,王文龙,张曾祜,张国定;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的应用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洪峰;符新;李粤;廖宇兰;;新型绿色材料-粉煤灰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彭丽平;王兆松;李剑锋;吕世功;王春;李国卿;;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多层复合厚膜的研究[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罗洪峰;符新;李粤;廖宇兰;;新型绿色材料-粉煤灰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朱秀荣;童文俊;费良军;王荣;;陶瓷纤维增强梯度铝基复合材料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欧阳求保;王文龙;张曾祜;张国定;李瑞祥;;铝基复合材料太阳能桁架部件的研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陈国钦;孙东立;张强;姜龙涛;武高辉;;冷热循环处理对铝基复合材料热膨胀行为的影响[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佟林松;樊建中;肖伯律;;低热膨胀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二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伟;修子扬;张东华;;5A06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薄板的高速撞击行为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王黎东;费维栋;姚忠凯;;含β-锂霞石颗粒和硼酸铝晶须的铝基复合材料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张文毓;;热喷涂用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A];第九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孔祥海 赵秀娟;新型铝基复合材料填补国内空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2 记者史爱萍;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前景看好[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3 王迅;江苏省铝基复合材料中心获准建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4 市科发;我市“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效显著[N];镇江日报;2007年
5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桂满昌;东西好还得做得精[N];科技日报;2001年
6 本报通讯员 吴奕 张明平;他的发明为何成群结队?[N];科技日报;2013年
7 王迅;铝箔:三大品种各领千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卫红;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D];吉林大学;2004年
2 许志武;液态钎料与铝基复合材料超声润湿复合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刘崇宇;累积叠轧焊法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4 刘江;搅拌反应合成Al-Fe金属间化合物强化铝基复合材料[D];重庆大学;2003年
5 范国华;添加BaPbO_3颗粒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与高温变形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杨旭东;均匀分散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天津大学;2012年
7 聂存珠;B_4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焊接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寇生中;XD反应合成Al_2O_(3p)-TiC_p/Al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9 周胜名;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渗透法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邓春锋;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兆松;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多层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宇涛;金属间化合物强化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金方杰;铝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流变行为及加工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特日昆;铸造铝基复合材料热挤压行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童俊梅;三维镍网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6 游玲;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研究[D];集美大学;2012年
7 冯科;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周健;Al_2O_3/Al复合材料的高压烧结制备及性能[D];燕山大学;2011年
9 汪小燕;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凝固组织控制[D];江苏大学;2006年
10 李岩;原位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2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50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