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滚珠丝杠副性能退化评估技术
本文关键词: 丝杠 性能 灰色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量子 出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准确评估滚珠丝杠副性能的退化程度,提出基于量子遗传算法和灰色神经网络的滚珠丝杠副性能退化评估方法。以CINCINNATIV5-3000加工中心的滚珠丝杠副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丝杠在线监测系统,利用动态聚类数据处理技术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信号的时域、频域及时频域特征,通过主分量分析方法压缩特征数量,构建了丝杠振动信号特征向量,采用量子遗传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初始化参数,将特征向量输入到灰色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进而得到丝杠性能退化模型。实践运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丝杠性能退化模型能够有效评估数控机床的丝杠的性能,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工业推广价值。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degradation degree of ball screw pair, a new method based on 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 and grey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ball screw pair. The ball screw pair in CINCINNATIV5-3000 machining center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lead screw is designed, which uses dynamic clustering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preprocess the massive data collected, extract the time-domain and frequency-domain features of the signal, and compress the number of features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e eigenvector of the lead screw vibration signa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initialization parameters of the gray neural network are optimized by 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 eigenvector is input to the gray neural network for training. 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model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NC machine screw,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important value of industrial populariz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426)~~
【分类号】:TG6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莎莎;谷延锋;张钧萍;张晔;;一种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2 赵敏;高宏力;许明恒;郭志平;乔宏;吴希曦;黄柏权;;多变量灰色模型在滚珠丝杠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4期
3 张毅;杨建国;;基于灰色理论预处理的神经网络机床热误差建模[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4 马军杰;尤建新;陈震;;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赵知劲;彭振;郑仕链;徐世宇;楼才义;杨小牛;;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J];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6 高宏力;李登万;许明恒;;基于人工智能的丝杠寿命预测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高宏力;许明恒;李登万;司徒渝;黄海凤;;基于PCA和动态监测模型的刀具寿命在线检测技术[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11期
8 胡红英;马孝江;;局域波近似熵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振动与冲击;2006年04期
9 林丽;赵德有;;近似熵在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振动与冲击;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丽;赵德有;;基于局域波近似熵的声发射信号处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黄洋文;王红亮;;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J];电视技术;2010年04期
3 董青迅;李兴源;穆子龙;顾威;;基于近似熵的次同步谐振检测方法[J];电网技术;2011年11期
4 邓丽粼;张翠芳;周兴建;温坤华;;遗传算法在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03期
5 张思维;熊娟;邵明省;张玉国;;基于改进量子遗传算法的红外图像检测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09期
6 王晓飞;陈岳兵;张希;张权;唐朝京;;基于免疫克隆选择的认知无线网络频谱分配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7期
7 林元模;姜永权;黄鹏;谌开元;;基于微粒群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J];广东通信技术;2009年11期
8 钱玉良;张浩;彭道刚;徐春梅;;PCA和GA-PSO-RBF集成的发电机组远程故障诊断[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2年07期
9 成天驹;陈海东;计昌柱;邵善敏;胡学敏;;数控加工中心主轴热误差多元回归建模技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杨小明;刘涤尘;廖清芬;单增礼;罗恒;张红丽;;动态近似熵在强迫功率振荡在线检测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小荟;马小平;;基于EMD近似熵特征提取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2 周黎辉;邵玉斌;徐帅;;基于动态频谱分配的认知无线电模型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皮海燕;陶志福;姚萌;;量子遗传算法在较少探测点下的介电常数分布截面成像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Liu Xin;Dai Jin;Zhou Weijie;Cheng Lvpeng;;Research on grey modeling for simulating and forecasting of stream information in finite time[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高明运;毛树华;;分数阶累加GM(1,1)模型解之间的误差分析[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6 张哲荣;戴文礼;陈建智;;以潜在信息函数为基础之残差离散灰模型预测短期需求[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林;数据校正技术若干研究及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迟大钊;基于超声TOFD法的焊缝缺陷表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林丽;导管架平台结构模型裂纹扩展声发射特征提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正英;面向设备管理的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彭兵;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和特征信息融合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孙阳光;物体边缘轮廓提取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向秀桥;现代智能计算及其在水电机组故障诊断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胡晓依;基于非高斯、非平稳信号处理的机械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胡峰;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动态特性辨识与状态监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孙波;基于暂态信息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一薇;高光谱遥感图像融合技术与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苏畅;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木材表面缺陷检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吴勇军;基于盲信号分离的齿轮系统故障诊断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08年
4 张光明;基于Gabor变换和盲信号分离的信号降噪技术及应用[D];石家庄铁道学院;2010年
5 钟球盛;基于多目机器视觉的光学薄膜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希曦;高档数控机床关键部件故障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赵敏;数控机床智能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黄柏权;基于性能退化模型的数控机床滚珠丝杠副寿命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磊;基于ABC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协作感知与分配[D];燕山大学;2012年
10 周黎辉;研究认知无线电频谱共享的博弈论方法[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波;王灿林;梁国强;;基于粒子群寻优的D-S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1期
2 王承;陈光,
本文编号:1522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52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