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酸溶解-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碳钢中硅含量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 碳钢 硅 分光光度法 酸溶法 硅钼酸盐 出处:《冶金分析》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硫酸溶解法和硝酸溶解法处理碳钢,采用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对碳钢中的硅含量进行了测定。对硫酸溶解法、硝酸溶解法显色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发现不论选择硫酸溶解法还是硝酸溶解法溶解试样,均选择测定波长810nm,硅钼蓝显色时间5min,50g/L钼酸铵溶液用量5mL,50g/L草酸溶液用量9mL,60g/L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5mL,但用硫酸溶解法处理试样的硅钼黄显色时间为25min,用硝酸溶解法处理试样的硅钼黄显色时间为30min。按实验方法对标准溶液系列进行基体匹配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硅的质量浓度在0~1μg/mL之间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硫酸(1+17)溶解试样的线性回归方程为ρ=1.333 A+0.004,相关系数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13%;硝酸(1+3)溶解试样的线性回归方程为ρ=1.277 A+0.006 8,相关系数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14%。在优化条件下分别用硫酸溶解法、硝酸溶解法处理3个碳钢标准样品,按实验方法进行硅含量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0.26%~1.1%之间。
[Abstract]:Carbon steel was treated by sulfuric acid dissolution and nitric acid dissolution. The content of silicon in carbon steel was determined by reducing silicomolybdate photometry. The conditions of chromogenic reaction of sulfuric acid dissolution and nitric acid dissolution were optimized. It is found that no matter the method of sulfuric acid or nitric acid is chosen to dissolve the sample, The wavelength of determination was 810 nm, the reaction time of silicomolybdate blue was 5 min, the amount of 50 g / L ammonium molybdate solution was 5 mL / L, the dosage of oxalic acid solution was 9 mL / L, the amount of ferrous ammonium sulfate solution was 5 mL / L, but the color reaction time of silicon-molybdenum yellow was 25 min by sulfuric acid dissolution method and treated by nitric acid solution. The reaction time of silicomolybdate yellow was 30 min. The standard solution series was matched and determined b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silicon and the absorbance of the silicon between 0 渭 g / mL and 1 渭 g / mL.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of dissolved sample is 蟻 1. 333 A 0.004,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 999,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method is 0. 013,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of nitrate 13) is 蟻 1. 277 A 0.0068,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 999,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method is 0. 014. The detection limit is 0. 014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Don't dissolve in sulfuric acid, Three carbon steel standard samples were treated by nitric acid dissolution method. The silicon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measured value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determined value.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N ~ (10)) was between 0.26% and 1.1%.
【作者单位】: 国家纺织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西);
【分类号】:TG1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晓华;;钢铁中硅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4年31期
2 王俊凤;张学龙;;普碳钢、低合金钢中硅、锰、磷的联合测定[J];化工时刊;2013年09期
3 张根平;;硅钼蓝光度法快速测定高铬钢及高铬铸铁中硅[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年06期
4 陈春军;钟宁;;草酸-硫酸亚铁硅钼蓝光度法检测钢铁及合金中硅的含量[J];当代化工;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辉;赵志添;;MPT AES法测定合金钢中的硅[J];化学分析计量;201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原倩文;ICP-AES法应用于鸭肉制品中微量元素测定及钢铁中磷测定数据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海燕;;钢铁中硅的测定[J];贵州化工;2009年02期
2 李明飞;黄慧萍;王滨生;;分光光度法联合测定钢铁及合金中硅、磷、锰含量[J];化学工程师;2008年09期
3 王慧卿;;硅钼蓝光度法快速测定锰铁中硅[J];莱钢科技;2011年06期
4 张萍,王淑敏;对“钼蓝光度法快速测定钢铁及合金中硅”经典方法的改进[J];天津冶金;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方平;;全国钼酸盐生产现状综述[J];钼业经济技术;1988年02期
2 李俊文;魏育兴;;循环水中钼酸根测定的干扰及干扰的消除[J];工业水处理;1993年01期
3 Mark S.Vuuasovich;吴廷禄;;多用途钼酸盐防腐剂的应用[J];化学清洗;1993年02期
4 丁益;方辉;;钼酸盐的制备及在催化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14年04期
5 刘能生;朱薇;肖连生;;从钼酸盐溶液中分离微量钨的研究进展[J];中国钼业;2008年02期
6 唐纪恕;Dennis R.Robitaille;J.George Bilek;;冷却水的钼酸盐处理[J];化工给排水设计;1983年02期
7 李祖碧,王加林,徐其亨,刘云杰;铱-钼酸盐-罗丹明B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J];冶金分析;1995年02期
8 郭金亮;马高峰;白宏斌;王伟;李伟;谢亚宁;王子川;冯宝奇;;从大量钼酸盐溶液中分离微量钨的研究[J];中国钼业;2012年04期
9 龚柏凡;张启修;;基于硫代钼酸盐分离钨钼的研究小结[J];中国钨业;1995年08期
10 肖超;肖连生;曹佐英;;从钼酸盐溶液中分离微量钨的机理研究[J];中国钼业;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中伟;李江涛;曹才放;霍广生;陈爱良;李洪桂;;从钼酸盐溶液中深度除去杂质钨的研究[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郑振;李宁;黎德育;;钼酸盐取代铬酸盐钝化工艺的现状[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马莹;张艳萍;闫永红;武立州;薛岗林;;基于[NiAs_6Mo_6O_(30)]~(4-)基团的有机无机杂多砷钼酸盐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刘博;马建方;;有机胺修饰的新型同多钼酸盐的合成及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李宇春;徐欣国;;钼酸盐复配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的电化学分析研究[A];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秋景;唐耀胜;;弱碱性介质中钼酸盐系缓蚀剂的研制[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海燕;孙红梅;乔秀丽;;铜-新型有机胺配体修饰的八钼酸盐杂化化合物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海燕;过渡金属与柔性含氮多齿配体修饰的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祥凤;聚钼酸盐({Mo_(154)}和{Mo_(72)Fe_(30)})聚集性质及其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高广刚;氮杂环及含羧基类配体官能化多钼酸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洪成;基于氮杂环配体修饰的多钼酸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催化氧化性能[D];吉林大学;2014年
5 Muhammad Hashim;钼酸盐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相关性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雪;镀锡层无铬钝化工艺及性能检测[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杜艳娜;镀锡钢板的钼酸盐钝化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张双红;热镀锌层上钼酸盐转化膜、硅烷膜及钼酸盐/硅烷复合膜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永勤;基于钼酸盐的光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孟繁志;有机胺修饰的多钼酸盐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强小丹;新型钼酸盐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活性研究[D];延安大学;2013年
7 吕健;基于同多钼酸盐建筑块的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颖;具有光催化活性的多钼酸盐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9 付冬梅;锑帽Keggin型多钼酸盐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黄燕萍;金属钼酸盐的合成、结构及其荧光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28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52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