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氧化时间对2A12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开裂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25 18:31

  本文关键词: 阳极氧化膜 热冲击 裂纹 耐蚀性 出处:《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不同阳极氧化时间制备氧化膜,并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连续性检测、交流阻抗法和盐雾腐蚀试验对阳极氧化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阳极氧化时间生成的氧化膜层经热冲击后都会出现非穿透性裂纹;随阳极氧化时间延长,经热冲击后,氧化膜层裂纹密度增大。综合考虑不同氧化时间下制备的氧化膜的开裂行为和耐蚀性变化,阳极氧化30 min制备的膜层在热冲击后具相对较好的防护性能。
[Abstract]:Anodized films were prepared at different anodizing times. The anodic oxide film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lectron probe, continuity detection, AC impedance method and salt spray corrosion test. After thermal shock, the oxide film formed at different anodizing time will appear non-penetrating crack,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anodizing time, the film will be subjected to thermal shock. Considering the cracking behavio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oxide films prepared at different oxidation times, the films prepared by anodic oxidation for 30 min have relatively good protective performance after thermal shock.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空天先进材料与服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1011)
【分类号】:TG1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于美;陈高红;刘建华;李松梅;;LY12CZ铝合金的己二酸硫酸阳极氧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2 郑勇,熊惟皓,宗校军;Ti(C,N)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及其与硬度和塑性间的关系[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年01期

3 郭加林;陈冠丞;项胜前;周春荣;蔡月华;;6060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受热开裂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1年03期

4 刘建华;李永星;于美;李松梅;陈高红;于海洋;;三种无铬封闭方法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年10期

5 于美;陈高红;刘建华;李松梅;李英东;刘洲;;己二酸对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疲劳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1年06期

6 邱克强,王爱民,张海峰,乔东春,丁炳哲,胡壮麒,邱克强;钨丝增强ZrAlNiCuSi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塑性行为[J];金属学报;2002年10期

7 刘伟华;左禹;赵旭辉;;LY12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受热后的开裂及其对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科技导报;2008年08期

8 马月辉;铝型材阳极氧化膜破裂原因及预防措施[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焕武;才鸿年;王鲁;薛云飞;张海峰;王爱民;;Zr基非晶合金/W丝复合材料动态断裂模式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6期

2 陈爽;左禹;赵旭辉;刘伟华;;铝阳极氧化膜的硫酸钇脉冲封闭[J];中国表面工程;2009年01期

3 王庆松;秦海青;王娜;高英俊;;Al-Mg-Si合金滑移面结合及位错运动机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王志华;陈光;刘平;姜斐;张建;;渗流温度对W_f/Zr-BMG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5 周书助;王社权;王零森;胡茂中;;烧结气氛对Ti(CN)基金属陶瓷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8期

6 姜斐;陈光;王志华;高度;;钨丝/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力学行为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2期

7 郭加林;陈冠丞;项胜前;周春荣;蔡月华;;6060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受热开裂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1年03期

8 褚振华;袁广银;加藤秀实;丁文江;;TiNb颗粒增韧铜锆基非晶复合材料的机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06期

9 杨忙;计峰;李超波;夏洋;刘邦武;;阳极氧化铝的原子层淀积封孔研究[J];材料保护;2013年S1期

10 吴双成;;温度对铝阳极氧化的影响[J];表面工程资讯;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刚;陈小伟;潘晓霞;;钨纤维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洲;刘德林;何玉怀;刘昌奎;;以贮存件探讨阳极氧化膜耐蚀寿命评估方法[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海洲;反应硼化烧结Mo_2FeB_2基金属陶瓷的组织与性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赵彦辉;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沉积超硬多层薄膜[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孙国元;铸态内生塑性晶体相/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志华;W_f/Zr基块体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及其高速冲击行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5 孔见;Cu-Ti基块体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合金化效应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伟华;热循环作用下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7 彭可;合金化和纳米复合化制备(Mo,,W)Si_2-SiC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颜练武;纳米V_8C_7粉末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褚振华;SPS制备锆基和铜基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及强韧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晓虹;Nb、Al合金化MoSi_2的合成、组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大功率LED散热封装用铝基印刷电路板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马含悦;316L不锈钢热老化现象的电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3 王庆松;Al-Mg-Si合金强化机理的电子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4 司颐;Ti-Cu-Ni三元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研究[D];辽宁工学院;2007年

5 侯兵;Zr-BMG和W_f/Zr-BMG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吕学旺;镁基非晶合金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扣山;镁基块体非晶晶化行为研究及复合材料制备[D];江苏大学;2006年

8 付秀丽;Mg-Cu(Ni)基非晶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9 卜海建;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制备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0 陈爽;提高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高温下的抗开裂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景茂;王珊珊;郭超;赵旭辉;左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双向脉冲封闭工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Effect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Al 7050-T7451 on anodic oxide formation in sulfuric aci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09年04期

3 韩国东;高硅高铜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技术[J];表面技术;1999年05期

4 郭志刚;铝铜合金硬质阳极氧化[J];电镀与涂饰;1997年03期

5 王晓伟;硬铝合金化学镀镍耐蚀机理[J];电镀与精饰;2002年04期

6 赵宏娜,梁成浩,王华,梁昆,郑润芬;铝合金棱角部位阳极氧化膜形貌分析[J];电镀与精饰;2005年05期

7 田连朋;左禹;赵景茂;熊金平;赵旭辉;;铝合金阳极氧化膜醋酸镍封闭方法耐蚀性研究[J];腐蚀与防护;2006年02期

8 刘宁,胡镇华,崔昆;陶瓷相(Ti,W)C的价电子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J];硅酸盐学报;1997年04期

9 周育红;韩喜江;周德瑞;孙丽欣;;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技术[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10 蔡健平;李斌;刘明辉;熊家锦;郑亮;;阳极化对航空铝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备;李淑英;范洪强;余相仁;张琳;;钛阳极氧化膜的半导体特性及腐蚀行为[J];材料保护;2011年10期

2 李利;;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绿色封闭工艺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2年01期

3 刘建华;刘洲;于美;李松梅;陈高红;;3种溶液体系下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07期

4 谢上芬,相雨如;硫酸铵溶液中钛阳极氧化膜的椭园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5 宋惠芬;于芝兰;沈富荣;;建筑用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J];电镀与精饰;1986年02期

6 顾志山;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耐晒度的人工照射加速试验[J];材料保护;1987年01期

7 解钦远;;硬铝合金材料状态对阳极氧化膜质量的影响[J];材料保护;1992年11期

8 陆德平,张德元,彭文屹,曾卫军,张友亮;钽在熔盐中阳极氧化膜的组织和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1年06期

9 周育红,韩喜江,周德瑞,孙丽欣;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技术[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10 顾德恩,陈金菊,冯哲圣,杨邦朝;铝箔表面复合阳极氧化膜研究[J];功能材料;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似愚;;铝表面功能性阳极氧化膜的应用及展望[A];2002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洲;刘德林;何玉怀;刘昌奎;;以贮存件探讨阳极氧化膜耐蚀寿命评估方法[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徐洮;赵家政;陈建敏;;铝多孔质阳极氧化膜扩孔行为的电镜研究[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Ⅱ)[C];1994年

4 钱建才;许斌;邹洪庆;吕基成;吴厚昌;方敏;;聚苯胺掺杂铝铜合金阳极氧化膜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转化膜及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晓波;阎逢元;张爱民;冯治中;陈建敏;;自润滑铝硅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摩擦学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6 杨潇薇;王桂香;董国君;龚凡;;植酸对镁锂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影响[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贺春林;国玉军;刘常升;李凤琴;才庆魁;;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杨潇薇;王桂香;董国君;龚凡;;硅溶胶对镁锂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影响[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戴丹;王慧;李建忠;乌学东;;环保型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研究[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曹发和;施彦彦;张丽君;张昭;张鉴清;;环保快速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制备与耐蚀性能研究[A];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朱祖芳;铝型材氧化膜性能分析及质量评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叶皓;双羟基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法引入合金元素制备铝复合阳极氧化膜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2 刘伟华;热循环作用下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张金生;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表面状态与粘接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4 田连朋;几种外加离子对铝阳极氧化膜电化学性质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5 刘章生;氮化铝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6 任建军;铝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及自组织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凤;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2 王利敏;镁合金的腐蚀及其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杜志惠;医用钛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崔立波;镁合金阳极氧化膜性能的电化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陈爽;提高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高温下的抗开裂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6 王珊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脉冲封闭工艺与耐蚀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陈胜利;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外加电压封闭工艺及耐蚀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8 刘鹏;阳极氧化膜的击穿机制和纳米孔道形成机理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杨笠;孔型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10 胥泽奇;某枪用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变色行为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34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534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