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冷轧压下率对含Nb细晶高强IF钢织构形成机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03 11:40

  本文选题:细晶高强IF钢 切入点:冷轧压下率 出处:《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含Nb细晶高强IF钢热轧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实验钢冷轧织构以及再结晶织构形成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铁素体晶粒细化,强度提高。实验钢经冷轧后主要的织构为{112}110、{111}112、{111}110、{001}110,并且随冷轧压下率增加,织构组分无变化,各组分强度整体增加。再经退火后,在α线上织构减弱,甚至一些织构逐渐消失。提高冷轧压下率时,织构峰值逐渐由{001}110转为{111}110。对于γ取向线,峰值由{111}110取向变为{111}112取向,最终{111}112比{111}110取向强度大。实验钢再结晶机制由定向形核和选择生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随冷轧压下率增大,{111}面织构强度增大,所以r(塑性应变比)值增大,深冲性能提高。
[Abstract]:The effect of cold rolling rate on cold rolling texture and recrystallization texture formation of high strength if steel containing NB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errite grains were refined after annealing. The main texture of the experimental steel after cold rolling is {112} 110, {111} 112, {111} 110, {001} 110,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ld rolling reduction rate, the texture composition does not change, and the strength of each component increases as a whole. After annealing, the texture on 伪 line decreases. The peak value of textur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001} 110 to {111} 110.The peak value of {111} 110 changed from {111} 110 to {111} 112 for 纬 -oriented line. In the end, the orientation strength of {111} 112 is higher than that of {111} 110. The recrystallization mechanism of experimental steel is caus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directional nucleation and selective growth, and the {111} texture strengt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ld rolling reduction rate, so the value of r (plastic strain ratio) increases and the deep drawing property increases.
【作者单位】: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鞍钢股份技术中心;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S2010036)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2099)
【分类号】:TG142.1;TG33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许国林;王衍平;花艳杰;;冷轧变形量对Ti+P-IF钢微观结构的影响[J];鞍钢技术;2009年03期

2 毛卫民;冷轧钢板变形织构的定量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3 于凤云;王轶农;蒋奇武;;深冲IF钢再结晶{111}纤维织构形成机制探讨[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年05期

4 张红梅;许云波;刘振宇;王国栋;;变形工艺对热轧双相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杨平;李志超;毛卫民;赵子苏;;钢中{111}〈112〉再结晶织构的形成[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3期

6 朱帅;康永林;王川;焦景民;牛世浦;张乃林;;冷轧压下率对Nb+Ti-IF钢织构及成形性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年03期

7 高鲁峰;康永林;吕超;刘再旺;;Ti-IF钢退火再结晶织构的实验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0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卫民,王开平;冷轧钢板变形织构的理论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2 徐军,毛卫民,余永宁;Ti_3Al-Nb合金中β相基体的变形织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3 马海涛;ST15冷轧深冲板退火工艺优化[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郭卫民;王作成;刘胜;王协彬;宋立彬;王晓;;润滑条件对温轧含磷IF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1年04期

5 檀雨默;张爱波;郑亚萍;兰岚;陈伟;;具有固-液转变的磁性Fe_3O_4纳米流体的制备、结构及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6期

6 贾涓;代礼斌;袁世来;宋新莉;袁泽喜;柴希阳;;P、Ti对高强IF钢{111}面织构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6期

7 胡冠桥;曾燕屏;王立军;陈海林;崔会杰;;新型无取向电工钢在退火过程中组织和织构取向的演变[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9期

8 水恒勇;金光灿;陈淑英;岳旭东;赵爱民;唐荻;;冷轧双相钢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演变[J];机械工程材料;2012年04期

9 汪志刚;赵征志;赵爱民;叶洁云;程俊业;黄耀;;低碳Cr-Mo系深冲双相钢组织与织构演变[J];材料工程;2012年12期

10 利成宁;袁国;周晓光;王国栋;;分段冷却模式下热轧双相钢的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毛卫民;吴凌康;;国产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解析[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任勇;孟利;刘丹;杨平;毛卫民;;固溶处理对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正贵;无取向硅钢织构与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冯昭伟;记忆合金加工织构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恢复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3年

3 庄栋栋;单机架可逆冷轧低碳铝镇静钢组织与深冲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卫民;铝板轧制织构的定量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2 张国珍,田琮,吴建英,王国斌,王一德;硅、锰和轧制工艺对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3 石京,王先进;IF钢再结晶退火过程中析出相行为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4 于凤云;王轶农;蒋奇武;;深冲IF钢再结晶{111}纤维织构形成机制探讨[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年05期

5 王先进;崔德理;唐获;王作成;孔冰玉;;退火条件对IF钢再结晶织构和深冲性能的影响[J];钢铁;1992年06期

6 石京,王先进,陈家光;IF钢罩式退火过程中织构变化的研究[J];钢铁;1999年11期

7 赵骧, 史江,伊藤邦夫,吉永直树;退火制度对高纯超低碳深冲钢板再结晶γ织构的影响[J];钢铁;1996年05期

8 刘战英,李晋霞,李艳娇,刘相华,王国栋;冷轧压下率分配对IF钢深冲性能的影响[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王绪,杨弟,,毛为民,章守华;超深冲IF钢退火过程中织构变化的ODF分析[J];钢铁研究学报;1995年01期

10 杨平;李志超;毛卫民;赵子苏;;钢中{111}〈112〉再结晶织构的形成[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顺兵;李平和;王志奋;;压下率对取向硅钢热轧板织构的影响[J];电工材料;2011年04期

2 赵建伟;张文康;苗晓;;二次冷轧压下率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组织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J];钢铁;2012年11期

3 孙建林;傅祖铸;王曼星;马继恩;;压下率对冷轧铝板表面质量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1991年06期

4 关小军,姜寿文,周家娟,王作成,隋晓峰,马运潮;冷轧压下率对钢板退火组织影响的模拟[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罗裕厚,杨学高,彭鑫;压下率对冷轧深冲板性能的影响[J];轧钢;2001年02期

6 吕庆功,黄重国,陈光南,常军,程兴德,唐历,周家琮;冷轧压下率和罩式退火升温速度对微碳深冲钢板织构的影响[J];钢铁研究;2002年04期

7 姚林龙;增大冷轧压下率提高钢板质量[J];冶金设备;2003年02期

8 董浩;赵宇;喻晓军;连法增;;二次冷轧压下率对无取向电工钢薄带磁性能和织构的影响[J];钢铁;2008年05期

9 黄宏军;张泽伟;王书生;袁晓光;;铜铝薄板轧制复合工艺[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0 刘雪峰;李晶琨;汪汐涌;谢建新;;压延铜箔轧制压下率与组织织构和耐弯折性能的关系[J];材料研究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悦;刘昌伟;;冷轧深冲汽车板压下率及组织织构演变研究[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2 王悦;刘昌伟;;冷轧深冲汽车板压下率及组织织构演变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吕敬东;佘广夫;罗国礼;胡松涛;李国强;潘红;;标准压下率负荷分配法在热连轧中的应用[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慧敏;杨平;崔凤娥;蒋奇武;金文旭;;最终冷轧压下率对取向硅钢薄带磁性能及织构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祁卫东;;热轧板凸度及冷轧压下率对粘结的影响[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6 王云祥;邓菡;陈曙光;周一林;;冷轧压下率对连续退火Ti-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勇;蒋光炜;杨斌;;本钢CDCM冷连轧机压下率的优化分配[A];2006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6年

8 刘战英;周满春;王涛;刘相华;王国栋;;IF钢两次冷轧压下率分配对{111}织构的影响[A];2006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6年

9 刘战英;周满春;王涛;刘相华;王国栋;;IF钢两次冷轧压下率分配对{111}织构的影响[A];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张勇;蒋光炜;;本钢CDCM冷连轧机压下率优化分配[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玉曦;带钢边部缺陷在轧制过程中的开裂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晶晶;轧制压下率对热轧高强薄板钢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光磊;压下率对真空复合轧制特厚钢板复合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刘景佳;细晶高强IF钢冷轧生产工艺的开发[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爱亮;TWIP钢轧制工艺与组织性能控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5 秦镜;Cu/Al复合带界面结合的热力学/动力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6 罗孟良;Q345A的冷轧及退火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沈中虎;铈对变形镁合金AZ31结晶凝固和轧制性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宏舒;鞍钢ASP工艺冷轧薄板组织、微观取向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9 董福涛;DC03EK搪瓷用钢板的组织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黄双凤;AA7050铝合金非对称轧制有限元模拟[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0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560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3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