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测定高纯铜中痕量氧
本文选题:惰性气体熔融法 切入点:红外吸收法 出处:《冶金分析》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降低氧的空白,在不添加助熔剂的条件下建立了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准确测定高纯铜中痕量氧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称取0.8g左右的样品,在标准石墨坩埚中进行测定,控制吹扫时间为35s,排气时间为25s,排气周期为2次,排气功率为4 500W,分析功率为4 000 W,测得空白标准偏差为0.027μg/g,氧的定量限可降至0.27μg/g。准确称取10~30μg高纯氧化铁于锡囊中,用于仪器的校正,获得校正系数为1.034,解决了没有合适标准物质的难题。采用实验方法对高纯铜实际样品进行测定,测得铜中氧的质量分数为2.43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7.7%。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考虑了校正样品测量重复性、氧化铁试剂纯度、样品测量重复性和空白等影响因素,计算得到铜中氧质量分数的不确定度为0.33μg/g(k=2)。在高纯铜中加入高纯氧化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100%~105%之间。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blank of oxygen,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oxygen in high purity copper by inert gas melting infrared absorp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without adding flux. The control blowing time is 35 s, the exhaust time is 25 s, and the exhaust period is 2 times. The exhaust power is 4 500 W, the analytical power is 4 000 W, the blank standard deviation is 0. 027 渭 g / g, and the quantitative limit of oxygen can be reduced to 0. 27 渭 g / g. The calibration coefficient is 1.034,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re is no suitable standard material. The mass fraction of oxygen in copper is 2.43 渭 g / g,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s) is not greater than 7.7.In the 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 of calibration sample, the purity of ferric oxide reagent, the repeatability and blank of sample measurement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uncertainty of oxygen content in copper was calculated to be 0.33 渭 g / g 路kg ~ (-2) 路L ~ (-1). The recovery rate was between 100% and 105% by adding high purity iron oxide to high purity copper.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No.2013BAK12B02) 国家质检总局技改项目(No.2014NIM16)
【分类号】:TG11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曼玲;孙正才;任慧珍;齐根福;严毓芬;唐美尔;;高纯铜中表面氧的测定[J];分析化学;1983年12期
2 许密生;廖冬梅;李玉磊;;铜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定值[J];化学分析计量;2013年05期
3 宋忠训;脉冲色谱法测定无氧铜中微量氧[J];冶金分析;1986年04期
4 高光洁子;冯圣雅;王莘泉;孙克;卢志超;曹枨;;惰气熔融-脉冲加热法同时测定NdFeB合金中氧和氮[J];冶金分析;2011年01期
5 胡少成;葛程;马红权;王超刚;胡学强;马飞超;王蓬;;脉冲加热-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钢铁材料中氧和氢[J];冶金分析;2014年04期
6 郭少毅;用基准试剂作标准测定钢中微量氧[J];冶金分析;2000年04期
7 钟华;;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钒铝中间合金中氧氮[J];冶金分析;201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世;体杂质分析试样的表面处理[J];四川有色金属;1997年02期
2 何焕南,赵关弟;半导体材料及纯金属中气体分析[J];分析试验室;1985年05期
3 叶信火;气体分析[J];分析试验室;1987年Z1期
4 叶信火;;气体分析[J];分析试验室;1989年04期
5 叶信火;还原熔融法测定铜中氧的现状[J];分析试验室;1992年05期
6 杨倩倩;夏元刚;郭飞飞;葛程;赵雷;王蓬;沈学静;;脉冲熔融-热导法测定钕铁硼中氮[J];广州化工;2013年12期
7 杨倩倩;吴振宁;陈雨;王学华;余兴;李美玲;王蓬;沈学静;;惰气熔融-热导法测定钕铁硼永磁材料中的氢[J];化学分析计量;2014年03期
8 刘颂禹,杨心一;惰气熔融法测定无氧铜中氧[J];冶金分析;1992年06期
9 杨倩倩;张长均;赵雷;王蓬;沈学静;;惰气熔融-红外光谱法测定镨钕镝中的氧[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3年02期
10 韩维儒;周海收;陈然;李继东;沈学静;杨倩倩;胡少成;;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钨和钽中氧氮氢[J];冶金分析;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侯红霞;杨倩倩;李美玲;;钕铁硼中高氧低氢样品氢的分析方法探索[A];中国冶金——“创新创意,青年先行”第七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利轩;碳酸钙改性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陈昕;金纪勇;王伟;;钢中氢含量的测定和分析[J];鞍钢技术;2008年02期
2 贾建平,徐炜,郑颖,孙宇红;TC600氧氮联合测定仪的测试原理及应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4期
3 李岩;王强;;铝钒合金中氧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10年S1期
4 罗永杰;脉冲加热气相色谱法测定钢铁中氢、氧、氮[J];钢铁钒钛;1983年01期
5 高敬;钛合金用Al-V中间合金的生产研究概况[J];钢铁钒钛;2001年01期
6 陈海军;;两步法制备钒铝合金试验研究[J];钢铁钒钛;2012年06期
7 刁伟涛;;粉状铝中氧的测定[J];分析化学;1985年10期
8 李琛芳;;提高钢中氧氮分析准确度方法的探讨[J];河北冶金;2009年01期
9 王雪莹;标准溶液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4年07期
10 张昭盛,刘毓芳;脉冲加热色谱仪测定铜中氢氧的探讨[J];昆明工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大永,陈玉兰,林美玲;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高纯铜中痕量杂质砷硒锡[J];分析试验室;1984年02期
2 周永益;高纯铜制取法[J];有色矿冶;1989年02期
3 郭采文;;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高纯铜中的微量硒[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90年05期
4 邵存权,陈丽清;高纯铜中碲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J];分析试验室;1991年02期
5 李曼玲;孙正才;任慧珍;齐根福;严毓芬;唐美尔;;高纯铜中表面氧的测定[J];分析化学;1983年12期
6 周崇清;高纯及超高纯铜的制取[J];有色冶炼;1986年11期
7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高纯铜中痕量杂质砷、硒和锡[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6年04期
8 刘翰晟;;高纯铜中痕量金的快速比色测定[J];上海金属.有色分册;1986年05期
9 石玉明;;氢氧化铁沉淀富集分离催化极谱法测定高纯铜中硒[J];冶金分析;1997年01期
10 黄坚;高纯铜加工方法综述[J];湖南有色金属;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从熙;赵昌吉;张万祥;孙树学;杨克努;陆永安;;电子束炉冶炼高纯铜[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暨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电子束焊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2 孙友宝;马晓玲;黄涛宏;端裕树;;ICP-AES测定高纯铜中多种杂质元素[A];全国有色金属理化检验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洁;高纯铜真空净化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杜婷婷;硝酸体系电解制备高纯铜的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5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56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