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声弹性法测量铝合金预拉伸板中的应力

发布时间:2018-03-14 03:06

  本文选题:声弹性 切入点:应力 出处:《材料工程》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温度和应力对7050铝合金预拉伸板中的超声纵波、偏振横波和临界折射纵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频率临界折射纵波在梯度应力场中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声速的影响大于声弹效应的影响;单轴拉伸时,沿轴向传播的临界折射纵波、平行轴向偏振的横波的速度降低,垂直应力方向偏振横波的速度升高,垂直轴向传播的纵波速度变化不大;临界折射纵波的频率越高,其所反映的应力越接近表面;声弹性法测得的应力是声传播路径上各点应力在超声波造成的质点振动方向上分量的综合反映。
[Abstract]: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tress on the propagation velocity of ultrasonic longitudinal wave, polarization shear wave and critical refraction longitudinal wave in 7050 aluminum alloy pretension plate were studied. The propagation law of critical refraction longitudinal wave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in gradient stress field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sound velocit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acoustic elastic effect, and the critical refraction longitudinal wave propagates along axial direction during uniaxial stretching. The velocity of parallel axial polarization shear wave decreases, the velocity of vertical stress direction polarization shear wave increases, the velocity of vertical axial propagating longitudinal wave does not change, the higher the frequency of critical refraction longitudinal wave is, the closer the stress is to the surface. The stress measured by the acoustoelastic method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stress at each point in the path of sound propag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vibration of the particle caused by the ultrasonic wave.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G14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廖娟;凌泽民;彭小洋;;考虑相变的铝合金管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J];材料工程;2013年04期

2 吴运新;龚海;廖凯;;铝合金预拉伸板残余应力场的评估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张建;胡忠健;;基于Simufact的油菜播种机悬挂架焊接仿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2 白林越;江克斌;高磊;王景全;;对焊管道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15年04期

3 朱才朝;罗家元;李大峰;丁华峰;钟渝;;7075铝合金板预拉伸工艺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4期

4 黄明;张建;胡忠健;;基于Simufact的Q345钢-15℃时T形平角焊的仿真[J];金属功能材料;2013年06期

5 张建;;基于Simufact的低温环境T形平角焊的温度场仿真[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张冬冬;王勇;任祥;冉旭;;6016铝合金变形应变场研究新方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7 靳聪;卢超;史亦韦;梁菁;王晓;;超声偏振横波与铝合金棒材内部应力的关系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5年01期

8 廖凯;韦绍杰;杨李燕;;薄壁构件中应力释放和表面应力对变形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3年07期

9 姬丽森;凌泽民;何建;杨贤飞;;Inconel 718镍基合金管道焊接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热加工工艺;2015年05期

10 张建;;低温环境下不同预热温度对T形接头焊接结果的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福来;A17050-T7451整体结构件热膨胀变形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杨朝蓬;120MN拉伸机主驱动系统分析及其多夹钳拉伸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杨瑞;起重机金属结构焊缝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分析[D];郑州大学;2014年

4 张凡;双层钢桁梁桥整体节点受力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Butt-welding Residual Stress of Heat Treatable Aluminum Alloy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7年02期

2 吴u&,赵海燕,王煜,张晓宏;高能束焊接数值模拟中的新型热源模型[J];焊接学报;2004年01期

3 龚海;吴运新;廖凯;;预拉伸对7075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6期

4 柯映林,董辉跃;7075铝合金厚板预拉伸模拟分析及其在淬火残余应力消除中的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04期

5 唐志涛;刘战强;艾兴;万熠;;基于裂纹柔度法的铝合金预拉伸板内部残余应力测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年09期

6 廖凯;吴运新;龚海;张舒原;;积分法在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计算中的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荣臻;;铝合金厚板预拉伸工艺的探讨[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2年Z3期

2 韩念梅;张新明;刘胜胆;宋丰轩;;预拉伸对7050铝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11期

3 芦德惠;单长智;郝冬梅;;2618A合金厚板预拉伸量与电导率间的关系[J];黑龙江冶金;2006年02期

4 王俊杰;预拉伸板最佳变形量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5期

5 龚海;吴运新;廖凯;;预拉伸对7075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9年06期

6 吴运新;龚海;廖凯;;铝合金预拉伸板残余应力场的评估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克伟;张磊;张燕飞;韩啸;王志超;祁艳华;;预拉伸对2A12铝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3年11期

8 王奎民;;预拉伸对7075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8年12期

9 王聪;罗兵辉;熊雯瑛;王志超;;预拉伸处理对2024铝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1年10期

10 权力伟;赵刚;Sam GAO;Barry.C.MUDDLE;;预拉伸对时效2524铝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林;张津;彭正坤;何长光;;基于短波长特征X射线衍射的预拉伸铝板内部晶体点阵畸变与织构分布表征[A];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粉末衍射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杨建伟;张利;程辉;;提高铝合金预拉伸板材超声波检测的准确度[A];全国第十三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伟球;;预拉伸介电高弹聚合物的三维断裂[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4 张亚红;樊亚玲;周进雄;;单轴预拉伸介电弹性体驱动器的机电稳定性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汤莉;亚洲第一条大规格铝合金预拉伸板生产线投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2 王祝堂;数说全球铝合金板材预拉伸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乔玲;长程力诱导软弹性固体表面不稳定模式的预拉伸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科达;淬火停放时间和预拉伸对7B04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2 李园园;预拉伸及时效对7055铝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3 陈立胜;薄膜主动预拉伸机构的制造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9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609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f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