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机械强度研究
本文选题:内置式永磁电机 切入点:高速 出处:《电机与控制学报》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研究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机械强度,根据受力平衡原理,推导了极端情况下内置式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隔磁桥最大应力的解析计算公式。利用该解析公式和有限元方法分别分析了隔磁桥宽度对最大应力的影响规律,得到解析解和有限元计算结果最大偏差在7.5%以内,证明了解析推导的正确性。通过将永磁体沿圆周方向进行分段,增加隔磁桥的数量,将应力分散到多个隔磁桥上,以减小应力最大值。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永磁体不分段、分两段和分三段时转子强度和空载漏磁因数,通过与未分段进行对比,永磁体分两段和分三段时隔磁桥最大应力分别减小58.5%和71.2%,而空载漏磁因数随着分段数增加而增大。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high speed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rotor,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orce balance, The analytic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maximum stress of the rotor magnetic isolation bridge of the built-in high-spe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in extreme cases is derived. The influence of the width of the magnetic barrier bridge on the maximum stress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analytical formula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deviation betwee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the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results is less than 7.5%, which prov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tical derivation. By dividing the permanent magnet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the number of magnetic isolating bridges is increased, and the stress is dispersed over several magnetic isolating bridg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aximum stress, the rotor strength and no-load flux leakage factor are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when the permanent magnet is not segmented, divided into two segments and three sections. The maximum stress of the bridge is reduced by 58.5% and 71.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no-load flux leakage facto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segments.
【作者单位】: 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71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E08B00)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2013049)
【分类号】:TM351;TG6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晓光;王凤翔;徐云龙;邢军强;;高速永磁电机铁耗的分析和计算[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9期
2 王继强;王凤翔;;高速电机电磁轴承的支承刚度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陈远扬;韩则胤;陈阳生;;高速内嵌式永磁电动机转子机械强度分析[J];微特电机;2012年05期
4 王继强,王凤翔,鲍文博,关恩录;高速永磁电机转子设计与强度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15期
5 王继强;王凤翔;孔晓光;;高速永磁发电机的设计与电磁性能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20期
6 邢军强;王凤翔;张殿海;孔晓光;;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空气摩擦损耗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7期
7 田拥胜;孙岩桦;虞烈;;高速永磁电机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及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8 黄苏融;张诗香;张琪;陈益辉;;高速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设计与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1年08期
9 程文杰;耿海鹏;冯圣;虞烈;孙岩桦;杨利花;;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强度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7期
10 张凤阁;杜光辉;王天煜;黄娜;;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不同保护措施的强度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安珍;周望静;张礼林;吴松;;基于APDL的喷油器电磁阀组件设计[J];柴油机;2012年01期
2 王军;徐龙祥;;磁悬浮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等效数学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3 张显亮;;罩极电机支架组件结构剖析[J];电机技术;2010年01期
4 孔晓光;王凤翔;徐云龙;邢军强;;高速永磁电机铁耗的分析和计算[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9期
5 张晓晨;李伟力;程树康;曹君慈;;定子结构型式对高速永磁发电机电磁性能影响[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3期
6 纪历;徐龙祥;;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1年09期
7 杨超君;郑武;李志宝;;可调速异步盘式磁力联轴器的转矩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1期
8 韩力;王华;马南平;刘航航;;无刷双馈电机谐波铜耗与铁耗的分析与计算[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3期
9 靳文涛,朱雄,魏景新;高压电动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5年07期
10 靳文涛,隋晓梅,于臻;基于绕线式高压电动机转子绝缘性能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史忠震;张卫;陈强;杨立;李青青;;高速微型永磁电机转子护套过盈配合的计算与分析[A];第十八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佟宪良;王德俊;边技超;张建波;;高速新型永磁电机结构及性能试验分析[A];第11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ROTDYN2014)论文集(上册)[C];2014年
3 杨静;;Halbach结构高速永磁电机永磁体装配工艺[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大电机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许冬;韩雪岩;;表贴式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强度分析[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5 张超;马鑫;;高速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设计与分析[A];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勇;新型可编程电液比例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向忠;气动高速开关阀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邢军强;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损耗及通风散热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4 吕新明;啮合式电动机的基础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江善林;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分析与温度场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军;磁悬浮轴承功率放大器建模及其软开关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耿加民;微型燃气轮机控制与电力变换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满军;耐高压高速开关电—机械转换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孔晓光;高速永磁电机定子损耗和温升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大朋;高速电机磁轴承控制与监测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劭申;高速永磁无刷电机设计与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辛露;磁悬浮支承的温度场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肖江成;超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与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葛伟;燃气射流执行机构动态性能分析[D];中北大学;2011年
5 彭志勇;电磁驱动点胶阀的工作特性分析与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张晓翠;无齿槽高速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参数计算与结构优化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叶伟;适应于高速永磁电机的多模式转子位置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孙芝茵;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损耗及热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韩韬;汽车电动燃油泵用永磁直流电机换向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刘金鹏;高效高压感应电动机铁耗及电磁力分析计算[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义萍;李伟力;韩家德;阴文豪;陈朋飞;;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风道结构对空气流量分配影响[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2 陈琳,刘长红,姚若萍;流场分析轴向通风冷却电机的转子温度[J];大电机技术;2005年04期
3 孔晓光;王凤翔;徐云龙;邢军强;;高速永磁电机铁耗的分析和计算[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9期
4 梁才浩,段献忠;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2期
5 宫能平,夏源明,毛天祥;复合材料飞轮的三维应力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02年01期
6 张涛;朱q,
本文编号:1634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63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