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添加Sn和Nb对Zr-Cu-Fe-Al块体非晶合金热稳定性和塑性的影响
本文选题:Sn和Nb微合金化 切入点:Zr-Cu-Fe-Al块体非晶 出处:《金属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采用Cu模铸造方法制备了直径2和3 mm的Zr61.5Cu21.5-xFe5Al11Sn1Nbx(x=0,1,2,原子分数,%)和Zr61.5Cu21.5Fe5Al12非晶合金棒.结果表明,Sn和Nb微合金化略微降低了Zr-Cu-Fe-Al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压缩塑性,并且表现出"应变硬化"现象.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显示Zr61.5Cu19.5Fe5Al11Sn1Nb2和Zr61.5Cu21.5Fe5Al12合金均为完全非晶态,Sn和Nb微合金化后合金内部原子排列更紧密.正电子湮没谱分析结果表明,与Zr61.5Cu21.5Fe5Al12非晶合金相比,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内部原子密排间隙和结构自由体积尺寸减小、总量增加.大量弥散分布的自由体积有利于Zr61.5Cu19.5Fe5Al11Sn1Nb2非晶合金剪切带的形成、分枝和相互作用,最终改善了非晶合金的塑性.
[Abstract]:Zr61.5Cu21.5-xFe5Al11Sn1Nbx1NiO2and Zr61.5Cu21.5Fe5Al12 amorphous alloy rods with diameters of 2 and 3 mm were prepared by Cu mold cas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lass-forming ability of Zr-Cu-Fe-Al amorphous alloy, Zr61.5Cu19.5Fe5Fe5Sn1Nb2, was slightly reduced by microalloy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lass-forming ability of Zr-Cu-Fe-Al amorphous alloy was slightly reduc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r61.5Cu19.5Fe5Fe5Sn1Nb2 amorphous alloy had excellent compression plasticity. The results of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 that both Zr61.5Cu19.5Fe5Al11Sn1Nb2 and Zr61.5Cu21.5Fe5Al12 alloys are completely amorphous, Sn and NB microalloyed, and the atoms are arranged more closely. The 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a show that the alloy is characterized by 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 (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 Compared with the Zr61.5Cu21.5Fe5Al12 amorphous alloy, the atomic compact gap and the free volume size of the structure in the amorphous alloy of Zr61.5Cu19.5Fe5Fe5Al11Sn1Nb2 decrease and the total amount increases. The free volume of a large amount of dispersion distribution is favorable to the formation, branching and interaction of the shear band of the Zr61.5Cu19.5Fe5Al11Sn1Nb2 amorphous alloy. Finally, the plasticity of amorphous alloy is improved.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2039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资助~~
【分类号】:TG13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武晓峰,张海峰,邱克强,杨洪才,胡壮麒;原位合成ZrC颗粒增强锆基非晶复合材料及力学性能[J];金属学报;2003年05期
2 汪卫华;;非晶态物质的本质和特性[J];物理学进展;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晓峰;何冰;邱克强;张海峰;胡壮麒;;晶态颗粒、枝晶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3期
2 薛春娥;吴晓;;非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12年S1期
3 汪卫华;;理想非晶研究进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4 F.Y.Zhou;K.J.Qiu;D.Bian;Y.F.Zheng;J.P.Lin;;A Comparative in vitro Study on Biomedical Zr-2.5X(X=Nb,Sn) Alloy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4期
5 Q.P.Cao;J.B.Jin;Q.Yu;X.D.Wang;D.X.Zhang;Y.Jiang;J.Z.Jiang;;Tensile Elastic Behavior of a Zr-Cu-Ag-Al Bulk Metallic Glas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6期
6 花能斌;陈文哲;黄东亚;;成分调制对锆基块体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7 赵燕春;袁小鹏;寇生中;赵志平;罗文涛;李春燕;袁子洲;;半固态处理对Ti基非晶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J];功能材料;2015年03期
8 贺自强;王新林;全白云;张羊换;王鑫;赵小龙;;非晶态合金的强韧性及其研究进展[J];金属热处理;2007年05期
9 武晓峰,张海峰,胡壮麒;W丝/Zr-Ti-Cu-Ni-Be-Co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塑性变形[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GONG Pan;WANG Xin;SHAO Yang;CHEN Na;YAO KeFu;;Ti-Zr-Be-Fe quaternary bulk metallic glasses designed by Fe alloying[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国元;铸态内生塑性晶体相/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国庆;Cu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制备及性能[D];浙江大学;2007年
3 傅斌友;含非晶涂层制备及其晶化规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鲁志斌;金属玻璃的塑性变形、玻璃转变以及对玻璃转变温度的预测[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艳;元素掺杂对Zr基非晶形成及结构演化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邵航;金属纳米玻璃的高能球磨法制备及结构表征[D];兰州大学;2013年
7 杨志南;变形Zr-Nb合金组织与性能调控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8 董福宇;液态置氢对锆基块体非晶合金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许福;块体非晶合金室温微纳流变力学行为及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10 李爱东;生物医用Ti-Mn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原位颗粒—枝晶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2 夏明星;弥散相及合金化对钛基非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张扣山;镁基块体非晶晶化行为研究及复合材料制备[D];江苏大学;2006年
4 付秀丽;Mg-Cu(Ni)基非晶合金及复合材料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5 葛振东;钛及镍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生物涂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马璇;等温退火及微合金化对ZrTiNbCuNiBe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郑亮亮;Mg_(65)Cu_(25)Y_(10)非晶合金的制备及晶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8 魏孔庭;金属玻璃中自由体积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9 何福龙;ZrCuNiAl块体非晶的Taylor撞击行为及侵彻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刘方瑜;Zr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生物相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建福;王军强;刘晓峰;赵昆;张博;白海洋;潘明祥;汪卫华;;玻璃态金属塑料[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6期
2 司岩;石佾;;贝尔纳与贝尔纳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7年04期
3 胡海波;王林;;幂律分布研究简史[J];物理;2005年12期
4 汪卫华;;金属玻璃研究简史[J];物理;2011年11期
5 韩一龙;;利用胶体研究晶体的熔化和结晶[J];物理;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非晶合金催化剂[J];技术与市场;2002年02期
2 武继文,李春贵,屠国华;高导磁非晶合金纤维的研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陆伟;强度最大的块状非晶合金[J];上海钢研;2004年03期
4 ;电镀钨基系列非晶合金代替镀铬[J];中国环保产业;2005年03期
5 孙兵兵;王艳波;文军;杨海;隋曼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对非晶合金结构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S1期
6 方德声;;高强度与高塑性兼备的非晶合金[J];科学;2007年05期
7 郭强军;逄淑杰;张涛;;球墨铸铁基非晶合金的形成及腐蚀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4期
8 祁红璋;赵晖;邱嘉杰;;非晶合金的制备[J];上海有色金属;2008年01期
9 ;材料科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块状非晶合金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09期
10 任英磊;赵宇航;索忠源;张洪兵;邱克强;张涛;;非晶合金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兵兵;王艳波;文军;杨海;隋曼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对非晶合金结构的影响[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孙笠;崔振江;宋启洪;王景唐;;用于多相催化的非晶合金催化剂[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3 陈艳;蒋敏强;魏宇杰;戴兰宏;;基于原子结构及相互作用势的非晶合金断裂准则[A];第十二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肖勋;张春华;;硅钢与非晶合金使用情况的比较以及材料的改善建议[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房卫萍;杨凯珍;张宇鹏;刘凤美;刘正林;刘师田;易江龙;许磊;;低碳经济下的非晶合金发展与应用[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沈宁福;张国胜;王西科;杨占胜;;大比表面积非晶合金催化材料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卢志超;李德仁;周少雄;;非晶合金丝的制备及巨磁阻抗效应的应用[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邢力谦;;非晶合金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郭文全;王景唐;;描述非晶合金粘度与其熔体粘度关系的公式[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冯翔;杨玉英;江道祥;;非晶合金材料行业产业化发展初探[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斌 王琳;非晶合金产品前景看好[N];中国电力报;2007年
2 谢斌 王琳;顺特电气:推广非晶合金产品[N];中国电力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倪e,
本文编号:1682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682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