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金刚石微磨具磨损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微尺度磨削 切入点:磨损机理 出处:《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摘要】:微磨削加工中磨粒的微观作用机理对研究微磨具的整体磨损和微磨具使用寿命的预测十分重要。分析电镀金刚石微磨具的磨损机理,针对微磨削区的复合作用过程与微磨具磨损形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几何与数学建模。通过考虑最小切屑厚度与尺寸效应等因素后提出并建立了微磨具磨粒微观磨损的数学模型,为了验证此模型的有效性,针对钠钙玻璃材料进行了不同磨削参数下的微磨削试验,分析微磨具磨损前后的磨头直径、磨损与破碎磨粒所占磨粒总数的比例和加工后试件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后的试件表面质量越好磨损越缓慢;随着微磨削试验的进行,微磨具磨头直径经历了快速急剧减小和缓慢稳定减小两个阶段。磨损和破碎磨粒所占比例与磨损速度随主轴转速与进给率增大而增大,磨损和破碎磨粒的比例整体呈线性增长趋势。为提高微磨具的加工性能和延长微磨具的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试验依据。
[Abstract]:The micro mechanism of abrasive particles in micro grin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whole wear of micro abrasive tools and the prediction of service life of micro abrasive tools.The wear mechanism of electroplated diamond micro-abrasive tools is analyzed. The geometric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composite process of micro-grinding area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wear form of micro-abrasive tools are presented.A mathematical model of micro-abrasive wear was proposed and establish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inimum chip thickness and size effect. In order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micro-grind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for sodium calcium glass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grinding parameters.The diameter of the abrasive head, the ratio of wear to the total number of abrasive particles and the change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wear of the micro-abrasive too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tter the surface quality the slower the wear, and with the micro-grinding test, the diameter of the grinding head of the micro-abrasive tool has undergone two stages: rapid and sharp reduction and slow and stable reduction.The proportion and velocity of wear and crushing abrasive particle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spindle speed and feed rate, and the proportion of wear and broken abrasive particles increases linearly as a whole.It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performance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micro-abrasive tools.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50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505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130403005)资助项目
【分类号】:TG580.6;TG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赫青山;苏宏华;冯晓杰;;陶瓷磨削中新型多孔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损特征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9年03期
2 程军;巩亚东;武治政;王超;曹振轩;刘月明;;硬脆材料微磨削表面形成机理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21期
3 钟华珍;砂轮磨损的研究[J];磨料磨具与磨削;198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家莉;万思敏;;精品硬质合金顶锤加工质量的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06年03期
2 王学军;王姝媛;贺敬良;柳滨;周国安;;CMP终点监测装置的设计[J];半导体技术;2008年08期
3 元麟;王t ;钱华;;螺纹紧密距量规磨削牙面缺陷分析及对策[J];宝钢技术;2012年01期
4 陈锋;陈五一;陈志同;;基于激光三角法的CBN杯形砂轮表面形貌检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5 陆勇;玻璃边部磨削烧伤现象的探讨[J];玻璃;2004年05期
6 孙燕燕;林东玲;张宇;乔楠楠;;金刚石滚轮成形砂轮修整器的结构设计[J];传动技术;2010年03期
7 郭力,阳超,卿启湘,张国华;高效深磨加工中热渗透和瞬态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郭力;严勇;;磨削温度的实验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郭力;李波;;TC4钛合金高效深磨磨削机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丁明亮;林昌华;龚建;;柔性研磨回转体去毛刺技术[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黑华征;苏宏华;丁文锋;田霖;陈珍珍;;CBN砂轮高效深磨TC4钛合金的工艺试验研究[A];2010年“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徐春芝;赵国安;;磨削加工与油性磨削液[A];2007全国木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任升峰;张建华;李丽;;超声辅助磨削中工件振动的等效硬度特性[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4 李诚;刘传绍;;超声无磨料抛光硬质合金刀头修磨装置的设计[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黄云;王福明;;超声振动精密砂带磨削1Cr13叶片不锈钢试验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之第12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邹忠祥;;国产磨床加工零件端面烧伤分析及解决过程[A];豪爵摩托奖广东省汽车行业第五期学术活动论文汇编[C];2008年
7 朱亦茹;;高速卷烟包装机多轨迹空间凸轮的工艺设计与探索[A];上海烟草系统2005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景红;李爱平;王刚;吴鑫;;引进消化吸收产品调喷器加工工艺技术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诚;刘传绍;;超声无磨料抛光硬质合金刀头修磨装置的设计[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云;王福明;;超声振动精密砂带磨削1Cr13叶片不锈钢试验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利;多频率超声辅助磨削纳米氧化锆陶瓷表面/亚表面损伤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丁和艳;铝合金车轮CNC机械抛光工艺优化的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孔令叶;轴对称回转曲面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智;叶片型面数控砂带磨削技术基础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杨长勇;单层钎焊立方氮化硼砂轮缓进深切磨削钛合金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马辉;基于非局部理论的ZTA纳米复相陶瓷超声加工延性高效本质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朱大虎;难加工材料高速外圆磨削机理及其表面完整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宿崇;虚拟磨削关键理论及其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高超;特种车辆高性能轻质复合构件的加工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崔中;高速磨床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萍;基于非局部理论的纳米复相陶瓷材料超声磨削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捷;超硬磨料CBN砂轮超声振动修整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田海燕;静电除尘器阳极振打系统的非线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李迎丽;提高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于大海;面向YB-70钢支承辊加工的磨削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马海龙;C/E复合材料磨削温度理论建模与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小安;螺旋锥齿轮数控磨削界面力热耦合的数字化建模与分析[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贾涛;钎焊金刚石磨具加工石材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何建林;具有微结构功能表面的刀具及车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曲世金;YC6108Q曲轴双面磨削自动化磨床的设计与开发[D];烟台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冰,徐鸿钧,武志斌,徐西鹏;Ni-Cr合金真空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J];焊接学报;2001年02期
2 郭晓琴;;金刚石磨具钎焊工艺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7年03期
3 苏宏华,徐鸿钧,傅玉灿,肖冰;多层烧结超硬磨料工具现状综述与未来发展构想[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4 言兰;融亦鸣;姜峰;;氧化铝砂轮地貌的量化评价及数学建模[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7期
5 武志斌,徐鸿钧,姚正军,肖冰,傅玉灿;Ni-Cr合金钎焊单层金刚石砂轮界面结构的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6 张小锋;徐鸿钧;吴琦;傅玉灿;;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磨粒高度检测[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千叶康雅 ,蒋修治;电镀金刚石线切工具高速生产[J];珠宝科技;2003年04期
2 ;电镀金刚石车针的制造方法[J];超硬材料工程;2009年04期
3 张乐平;水玉洋;;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电镀金工艺控制[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0年03期
4 高伟;张景涛;吴平;马伯江;;电镀金刚石切割线的种类及制造工艺的研究概述[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2年03期
5 易志发,孙挺一;内孔精加工最佳刀具——电镀金刚石铰刀[J];磨料磨具与磨削;1982年01期
6 朱文正;; 6深孔电镀金刚石铰刀[J];机械工艺师;1982年09期
7 胡永生,李兆璜,赵光庆;研磨新工具 电镀金刚石油石[J];磨料磨具与磨削;1984年05期
8 张晓予;陈群德;;电镀金刚石铰刀[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5年04期
9 宁志坚;;激光放电镀金[J];电镀与环保;1986年03期
10 王汉章;嵇永康;张来发;;KAu(CN)_2的制备[J];化学试剂;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万小波;周兰;肖江;;脉冲电镀金腔工艺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谢洪波;张来祥;赵文德;;柠檬酸金钾镀金新技术初探[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宋全军;王琴;沈涪;;影响接触体电镀金层分布的主要因素[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剑峰;环形电镀金刚石线锯加工技术及加工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高玉飞;电镀金刚石线锯切割单晶硅技术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智;无氰亚硫酸盐电镀金钯铜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吴平;电镀金刚石切割线镀层性能及其切割能力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3 胡碧俊;往复式电镀金刚石线锯旋转点切割SiC单晶的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威;电镀金刚石微小磨具的制备工艺与表面形貌检测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93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693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