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速率对AA1050纯铝微观组织的影响
本文选题:单向/多向压缩 + 应变速率 ; 参考:《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年06期
【摘要】:对AA1050工业纯铝在动态高应变速率(1.2×103 s-1)和准静态低应变速率(1×10-3 s-1)下进行单向压缩和多向压缩加载,单向和多向压缩以相同的道次应变量进行,累计应变量分别为1.6和3.0,利用TEM观察变形后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多向加载或/和高应变速率变形有助于金属塑性的发挥。单向压缩变形后的试样产生类似竹节状片层组织,拉长的亚晶或位错胞分布于组织内。经多向压缩变形的合金组织表现为大量近似等轴状的亚晶或位错胞,位错缠结严重。高应变速率变形过程中,动态回复受到抑制,可产生更高的位错密度,从而组织细化效果优于低应变速率变形。
[Abstract]:The unidirectional compression and multidirectional compression of AA1050 industrial pure aluminum under dynamic high strain rate (1.2 脳 103s-1) and quasi static low strain rate (1 脳 10-3s-1) are carried out. The unidirectional and multidirectional compression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same pass strain. The accumulative strain was 1.6 and 3.0 respectivel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tructure of the deformed alloy were observed by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multidirectional loading or / and high strain rate deformation are helpful for metal plasticity. After unidirectional compressi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bamboo-like lamellae, and the elongated subcrystals or dislocation cell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microstructur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lloy deformed by multi-direction compression shows a large number of subcrystals or dislocation cells which are nearly equiaxed, and the dislocation entanglement is serious. In the process of high strain rate deformation, the dynamic recovery is restrained, which can result in higher dislocation density, and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low strain rate de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245)
【分类号】:TG146.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瑞;王金相;周楠;彭楚才;谢君;;铜在强冲击载荷下的细观力学行为数值模拟[J];高压物理学报;2013年03期
2 吴远志;严红革;朱素琴;陈吉华;刘安民;刘先兰;;Mg-Zn-Zr合金高应变速率多向锻造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4年02期
3 董勇;董明;汪哲能;李龙;余永成;;初始晶粒尺寸对大应变轧制AZ31镁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4年07期
4 王韬;龙雁;黄小龙;王芬;;烧结温度与混粉比例对双尺度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年05期
5 伍波;赵满秀;刘婷婷;苏旭平;吴长军;王建华;;新型形变热处理2618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3年05期
6 陶乃昒;卢柯;;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制备技术[J];金属学报;2014年02期
7 高静;林正捷;;剧烈塑性变形技术及在医用钛合金上的应用[J];热加工工艺;2014年15期
8 侯江华;段翠芳;;一种新的等通道转角分流挤压ZK60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性能[J];塑性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任国成;AZ31镁合金ECAP挤压过程塑性变形与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鲁忠臣;Al-Sn轴承合金的双相双尺度结构与摩擦学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苏海;纳米Al_2O_3p/2024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往复镦—挤变形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陈明彪;铝合金轧制与多向限制变形微结构和织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5 韩双;电沉积块体纳米晶Ni的压缩力学行为及微观结构演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黄天林;纳米结构Al-1%Si合金的组织、热稳定性及力学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7 刘晓燕;室温ECAP变形工业纯钛变形行为及组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英;高能球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双尺度超细晶Ti-6Al-4V合金[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姜义;挤压速度对双通道挤压7003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3 石文超;SiCp/Al复合材料的高压扭转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吕梦南;纯钛单道次ECAP变形织构演化的细观有限元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张晓鹏;Fe_(80)Si_9B_(11)非晶带与Al在高压变形条件复合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段忠;超细晶材料在高应变率加载下绝热剪切的形成及传播规律[D];宁波大学;2012年
7 齐跃;ECAP制备的工业纯铁及纯铝的高温变形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陈小娜;ECAP铜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文珂;高压扭转制备超细晶块体材料过程仿真与实验验证[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10 陈丹丹;7075铝合金大变形和退火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D];重庆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权国政;李贵胜;王阳;周杰;李蓬川;;温度及应变速率对Ti-6Al-2Zr-1Mo-1V合金临界损伤因子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01期
2 高倩倩;胡本润;杨伟;;应变速率对2024铝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年12期
3 张晓华,邱晓刚,卢国清,唐静;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值)测试方法探讨[J];钢铁钒钛;2001年01期
4 张淑佳,任朝晖,梅国晖,卢炎麟;高温断裂韧性的温度和应变速率效应[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李志刚;贾慧芳;李刚;王健;;应变速率对鼠标模外装饰贴膜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塑料;2013年10期
6 李建峰;宋茂双;邵同宾;夏莹;张桂男;周微;陈雪霏;王茜;;20~#钢的慢速率高温流变实验和模拟[J];科学通报;2013年10期
7 钟曼英,蔡敏;介质及应变速率对10钢的氢脆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赵德文;王磊;方琪;刘相华;;有鼓形平板锻造的应变速率矢量分析解法[J];应用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慧;高灵清;孙建科;;不同应变速率对10MnNiCrMoV船体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8年09期
10 孙瑞雪;徐磊;赵文博;;不同应变速率下5083铝合金的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J];轻金属;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秦;钱七虎;;防护结构设计中应变速率效应问题[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2 王开林;杨圣奇;苏承东;;冻结状态多级应变速率下凝灰岩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年
3 吴青松;刘瑞堂;欧阳页先;王桂芳;;温度和应变速率对低合金钢屈服强度的影响[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梁晓波;张艺;张建伟;李世琼;程云君;;铸态Ti-22Al-25Nb合金热变形机理研究[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彭刚;;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双向受压的应力-应变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张磊;陈才;;搭接钎焊点剪切中的厚度影响与界面损伤[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蒋大鸣;;温度与应变速率对Al-6Mg合金断裂行为的影响[A];全国第十三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伟;单桂芳;杨鸣波;谢邦互;;尼龙6屈服形变行为的温度、应变速率和湿度依赖性[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9 王乾峰;彭刚;周洪涛;;受冻环境下饱水混凝土的动态受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王明家;龙珊珊;王子兮;;Cr-Zr-Cu合金热变形力学行为及热加工图[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全荣;冷锻造钢的应变速率对变形阻抗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2 Patrick Larour Annette Baumer 蒋波 译;汽车薄板钢应变速率敏感性影响有新论[N];中国冶金报;2013年
3 刘友存 摘译;汽车用钢材料分析方法新进展[N];中国冶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鑫;TC11钛合金的热态变形行为及其锻造工艺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丽君;应变速率对强塑性变形晶粒细化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浩;Mg-4Y-3Nd-0.5Zr合金组织及高温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邱亮;一种Cr-Mn-N奥氏体钢在冷、热变形条件下的行为[D];燕山大学;2006年
4 马宁宁;应变速率对挤压变形Mg-Zn-Nd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5 关国辉;TC11钛合金热变形特性及成形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赵n,
本文编号:1787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78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