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损伤断裂准则及其在板料成形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材料损伤断裂 + 板料成形 ; 参考:《锻压技术》2015年08期
【摘要】:将Lemaitre损伤断裂准则中的单轴应力状态的线性损伤修正为多轴应力状态的非线性损伤,并以铝合金5052-O筒形件冲压实验为例,揭示了工件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和单位体积损伤值分布规律,分析了模拟和试验成形件深度和壁厚的相对误差,用于评估改进的Lemaitre损伤断裂准则在板料成形工艺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使用了改进的Lemaitre损伤断裂准则的筒形件冲压模拟中,工件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的最大值都出现在圆板与凸模圆角接触的区域,且材料的单位体积损伤值达到1的区域发生了破裂。采用改进的Lemaitre损伤断裂准则预测得到的成形深度误差和壁厚最大误差分别仅为6.5%和9.2%。
[Abstract]:The linear damage of uniaxial stress state in Lemaitre damage fracture criterion is modified to nonlinear damage in multiaxial stress state, and the equivalent stress of workpiece is revealed by stamping experiment of aluminum alloy 5052-O cylinder. The distribution of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and damage value per unit volume i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ve errors of depth and wall thickness of simulated and tested forming parts a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improved Lemaitre damage fracture criterion in sheet metal form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quivalent stress and plastic strain of the workpiece appear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circular plat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corner of the punch in the stamping simulation of cylindrical parts using the improved Lemaitre damage fracture criterion. And the area where the damage value per unit volume of the material reaches 1 is broken. The error of forming depth and the maximum error of wall thickness predicted by the improved Lemaitre damage fracture criterion are only 6.5% and 9.2%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504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2QN040)
【分类号】:TG3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先兰;张文玉;刘楚明;;细观损伤力学及其在金属塑性加工中的应用[J];锻压技术;2008年01期
2 陈志英;董湘怀;;GTN细观损伤模型参数对板料损伤行为的影响[J];锻压技术;2012年03期
3 东峗鹏;王超渊;宋晓俊;陈由红;张敏聪;王淑云;;GH5188合金流变行为研究[J];锻压技术;2013年06期
4 王光艳;梅益;陈浪;汪希奎;;42CrMo环件轧制成形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锻压技术;2014年05期
5 周敏;;5CrNiMo热环轧芯辊断裂失效分析[J];锻压技术;2015年05期
6 吴卷;詹梅;蒋华兵;陈飞;杨合;;一种改进的Lemaitre韧性断裂准则及其在旋压成形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11年07期
7 黄建科;董湘怀;;金属成形中韧性断裂准则的细观损伤力学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锋平;孙秦;罗金恒;张华;张奕;;平面状态下EWK延性断裂准则与K准则对比研究[J];船舶力学;2011年05期
2 余心宏;翟妮芝;翟江波;;应用韧性断裂准则预测板料的成形极限图[J];锻压技术;2007年05期
3 虞松;冯维明;王戎;;金属韧性断裂准则的实验研究[J];锻压技术;2010年01期
4 赵俊伟;陈学文;史宇麟;张琪;;大型锻件锻造工艺及缺陷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9年04期
5 陈亮;余心宏;翟妮芝;;铝合金板材胀形极限的数值模拟研究[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9年06期
6 谢延敏;于沪平;陈军;阮雪榆;;板料成形中韧性断裂准则应用研究进展[J];工程设计学报;2007年01期
7 谢延敏;尹仕任;罗征志;潘亦苏;;韧性断裂准则在高强钢板料成形中的应用[J];工程设计学报;2008年04期
8 朱浩;朱亮;陈剑虹;吕丹;;韧性断裂机理的理论探讨与基于铝合金薄板韧性断裂准则的修正[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董万震;张迎春;邢静忠;;铝合金管材无芯模冲切过程的有限元模拟[J];工具技术;2012年09期
10 董万震;张迎春;邢静忠;;铝合金管材无芯模冲切过程的有限元模拟[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英;冲压成形中破裂和回弹的细观损伤力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谢延敏;基于Kriging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板料成形工艺稳健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朱浩;车用铝合金变形损伤和断裂机理研究与材料表征及有限元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丰;管材滚压剪切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关键设备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5 周佳;Mg-Al-Ca-Sr镁合金热挤压组织演变及表面开裂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高伟;汽车玻璃冲击破坏现象的离散元/有限元耦合仿真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尹安毅;沥青混合料开裂破坏行为的细观尺度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乔良;多功能含能结构材料冲击反应与细观特性关联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张璐;含分层缺陷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扩展行为与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闫玉曦;带钢边部缺陷在轧制过程中的开裂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军;AZ80镁合金车轮挤压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2 梁晓宇;12%Cr钢热锻裂纹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义帅;316LN不锈钢锻造裂纹分析及工艺控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革;42CrMo钢塑性成形中的损伤开裂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刘湘雯;大型双螺杆挤出机螺杆主轴断裂失效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梅欣华;金属成形过程断裂行为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7 陈涛;疲劳裂纹形成寿命预估的耦联有限元法[D];燕山大学;2011年
8 周蕾;高强度钢板冲切模具磨损特性及冲切试样断面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柯春林;双偏心摆式飞剪机关键结构参数的确定及剪切过程模拟[D];燕山大学;2011年
10 洪国华;基于伺服压力机的板料冲裁降噪及减振效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统超;詹梅;古创国;蒋华兵;杨合;;大型复杂薄壁壳体第一道次旋压成形质量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1年01期
2 张哲,,王春荣,宋海龙;超塑20钢的空洞与断裂行为[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6年02期
3 李淼泉;李晓丽;龙丽;许广兴;于浩;迟彩楼;温国华;;TA15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9期
4 谢兴华;姚泽坤;宁永权;郭鸿镇;陶宇;张义文;;FGH4096粉末高温合金的热变形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1期
5 温彤,廖林灿,张湘伟;金属剪切过程的理论研究状况[J];锻压技术;2000年03期
6 化春键,赵升吨,申光宪;数值模拟塑性成形过程的并行计算现状[J];锻压技术;2005年01期
7 申昱,于沪平,阮雪榆;微成形中材料非均匀流动研究[J];锻压技术;2005年05期
8 王匀;周建忠;戴亚春;许桢英;;微成形技术在塑性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锻压技术;2005年06期
9 吴丽平;刘建雄;刘新胜;肖正明;;基于塑性变形有限元模拟的模具结构优化[J];锻压技术;2006年02期
10 汤建云;黄尚宇;胡建华;施键;周开华;;摩擦片精冲成形实验研究[J];锻压技术;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玉龙;盒形件智能化拉深的破裂预测[D];燕山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阿君,马正元;板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中的接触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张晓静,周贤宾,孔永明;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研究[J];锻压技术;2001年01期
3 徐国艳 ,包忠诩;板料成形模拟中全四边形网格单元生成新方法——法线法[J];锻压技术;2001年05期
4 兰箭,董湘怀,李志刚;理想形变与板料成形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张海明 ,董湘怀 ,李尚健 ,李志刚;板料成形模拟系统的开发应用[J];模具工业;2001年10期
6 王丽君;韩强;赵振铎;张志红;贾玉玺;;金属板料成形摩擦机理研究[J];金属成形工艺;2002年04期
7 郑静风,李少平,何丹农;板料成形中新型润滑方法研究[J];锻压技术;2003年03期
8 周玉辉 ,吴卫;板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及其在U形法兰件中的应用[J];模具制造;2005年06期
9 周玉辉,吴卫,黄清民;板料成形的数值模拟及其在U形法兰件中的应用[J];模具技术;2005年04期
10 谢延敏;于沪平;陈军;阮雪榆;;基于代理模型的板料成形优化技术进展[J];塑性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进军;陈涛;;关于板料成形模拟的应用[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柏林;;板料成形中的模具补偿[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宋少娜;项辉宇;;板料成形塑性应变视觉测量方法[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七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勇国;郑志镇;李尚健;李志刚;肖景容;;显式算法的有限元分析及在板料成形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刘裕中;司马忠效;颜熹;;PAMSTAMP2G在板料成形中的应用[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6 李玉强;崔振山;陈军;;基于CAE的板料成形工艺6-sigma稳健设计[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磊;杨继昌;张立文;陈炜;;板材成形凸缘起皱的隐式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雪春;杨玉英;王永志;于忠奇;;塑性变形中织构的演化规律及其对弹性模量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郭志忠;李粤;;强化模型对U形件回弹影响的有限元模拟研究[A];2007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雪春;杨玉英;王永志;于忠奇;;塑性变形中织构的演化规律及其对弹性模量的影响[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明和;应力成形极限在板料成形分析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2 叶南;基于机器视觉的板料成形性能分析关键技术及系统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季廷炜;板料成形工艺智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杜亭;面向冲压全工序与设计全流程的板料成形模拟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晓斌;板料成形过程建模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安治国;径向基函数模型在板料成形工艺多目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9年
7 王辉;成形极限图的获取方法与其在金属板料成形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谢延敏;基于Kriging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的板料成形工艺稳健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傅立军;板管成形的快速有限元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然;板料成形极限测量与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周敬勇;板料成形数值模拟中的接触摩擦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3 张靖暹;基于弧长法的有限元逆算法及其在板料成形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史艳莉;基于反向有限元法的板料成形分析技术[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洪海金;基于防御节点法的板料成形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刘媛媛;板料成形试验中应变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肖军雷;高压水射流板料成形合理工艺参数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黄庆宝;板料成形及模具数值模拟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9 高建峰;面向产品设计全流程的板料成形仿真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杜亭;板料成形有限元模拟前后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88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88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