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液态时效条件下Zn元素的添加对共晶Sn-58Bi焊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发布时间:2018-05-23 08:09

  本文选题:Zn + Sn-Bi焊料 ; 参考:《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04期


【摘要】:对液态时效条件下Sn-58Bi-x Zn(x=0,0.7)焊料样品的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和蠕变性能)以及相关的界面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Sn-58Bi-0.7Zn焊料样品中,Bi的粗化现象和Cu-Sn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都得到了有效抑制。通过掺杂0.7%Zn,回流焊接后焊条样品的极限拉伸强度比共晶Sn-58Bi的极限拉伸强度提高了6.05%,液态时效后的极限拉伸强度则提升了5.50%。对于焊点样品,掺杂0.7%Zn后的极限拉伸强度相比Cu/Sn-58Bi/Cu在回流焊接后提升21.51%,而在液态时效后则提升29.27%。焊点强度的增加是由于Zn的掺杂导致Bi晶粒细化,使得断裂面从Cu和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界面处转移到了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和焊料界面处。纳米压痕的结果显示,通过向共晶Sn-58Bi焊料中掺杂0.7%Zn,焊料的抗蠕变性在回流焊接和液态时效后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Abstract]: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creep property) and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 of Sn-58Bi-x zinco x 0. 7) solder under liquid aging condi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rsening of Bi in Sn-58Bi-0.7Zn solder and the growth of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t Cu-Sn interface are effectively inhibited. By doping 0.7 Zn,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electrode sample after reflux welding is 6.05 higher than that of eutectic Sn-58Bi, and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liquid aged electrode is 5.50% higher than that of eutectic Sn-58Bi. For solder joint samples,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doped 0.7%Zn is 21.51% higher than that of Cu/Sn-58Bi/Cu after reflux welding, and 29.27% after liquid aging. The increase in the strength of the solder joint is due to the refinement of Bi grain by Zn doping, which leads to the transfer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from the interface between Cu an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to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nd solder interface. The results of nanocrystalline indentation show that the creep resistance of eutectic Sn-58Bi solder can be improved greatly after reflux welding and liquid aging by doping 0.7 Zn into eutectic Sn-58Bi solder.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天津大学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Project(51074112)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分类号】:TG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何鹏;吕晓春;张斌斌;马鑫;钱乙余;;合金元素对Sn-57Bi无铅钎料组织及韧性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0年10期

2 吕晓春;何鹏;张斌斌;马鑫;钱乙余;;凝固方式对Sn-Bi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0年10期

3 HE Peng;Lü Xiao-chun;LIN Tie-song;LI Hai-xin;AN Jing;MA Xin;FENG Ji-cai;ZHANG Yan;LI Qi;QIAN Yi-yu;;Improv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n-58Bi alloy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S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尚;荆洪阳;徐连勇;韩永典;;80Au-20Sn钎料焊点可靠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11期

2 陈建勋;赵兴科;刘大勇;黄继华;邹旭晨;;电子组装用SnAgCu系无铅钎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13年09期

3 李节林;李智;陈洪;苏旭平;涂浩;王建华;;易切削钢用低铋含量Bi-Mn-Fe合金的制备[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5期

4 赵国际;;微量钕对Sn-6.5Zn/铜焊点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4年03期

5 刘文胜;王依锴;管伟明;马运柱;黄宇峰;;压痕测试无铅焊料蠕变特性的研究现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年05期

6 程晓敏;李明娅;朱教群;周卫兵;李元元;马洪涛;俞铁铭;;太阳能热利用储热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变频器世界;2014年08期

7 吴建锋;宋谋胜;徐晓虹;成昊;饶郑刚;;太阳能中温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材料导报;2014年17期

8 马月媛;杨文超;刘谋苗;于梅花;湛永钟;;合金化对Sn-Zn系无铅焊料抗腐蚀性能的影响[J];电子工艺技术;2014年06期

9 贾春楠;肖革胜;袁国政;李志刚;树学峰;;纳米压入法研究无铅焊料应变率敏感性[J];功能材料;2015年01期

10 张国尚;荆洪阳;徐连勇;魏军;韩永典;;纳米压痕法研究80Au/20Sn焊料蠕变应力指数[J];焊接学报;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丽凤;张璞乐;何冰;于洋洋;刘阁旭;;BGA焊点界面化合物纳米压痕力学行为[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S07其它[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志刚;SnAgCuRE钎焊接头蠕变行为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韩永典;Ni涂层碳纳米管增强Sn-Ag-Cu无铅钎料的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陈雷达;电迁移作用下无铅焊点中的交互作用及界面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唐宇;焊料纳米改性对无铅焊点界面反应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杨明;锡基钎料与多晶铜焊盘界面反应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贺艳明;Ag-Cu-Ti基复合钎料钎焊氮化硅陶瓷的连接工艺和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张文凤;多尺度碳氮化物强化马氏体耐热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岳武;结构和组织不均匀性对无铅微焊点电迁移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牛丽娜;微互连焊点Cu-Sn金属间化合物晶粒取向及各向异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陈正周;Sn-Ag-Bi无铅焊料压入蠕变性能的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3 王和禹;锌对锡铋无铅焊料界面反应及电迁移可靠性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2年

4 刘洋;锡基薄膜与固态金属Cu焊盘界面反应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尹恒刚;Cu和Zn元素的添加对SnBi无铅焊料合金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3年

6 钟颖;柔性LED封装模块互连界面微观结构及演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黎丽;Au-20Sn合金组织形成及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苌文龙;尺寸效应下ZnCl_2对无铅微焊点界面反应的影响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卓;张力平;陈群星;田民波;;电子封装用无铅焊料的最新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6年11期

2 鲜飞;;无铅焊料的新发展[J];电子与封装;2006年04期

3 熊胜虎,黄卓,田民波;电子封装无铅化趋势及瓶颈[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年03期

4 田民波,马鹏飞;电子封装无铅化技术进展(待续)[J];电子工艺技术;2003年06期

5 李元山;雷晓娟;陈振华;;微量元素对焊料特性的影响[J];电子工艺技术;2006年06期

6 徐骏;胡强;林刚;张富文;;Sn-Bi系列低温无铅焊料及其发展趋势[J];电子工艺技术;2009年01期

7 简虎,熊腊森;电子工业用无铅钎料的研究及其可靠性[J];电子质量;2005年07期

8 董文兴;史耀武;雷永平;夏志东;郭福;李晓延;;添加微量稀土对SnBi基无铅钎料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焊接;2008年07期

9 张新平,王红卫,华自圭;基于微量添加元素表面活性研究的钎料成分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元山;低熔点无铅焊料Sn-Bi-X的研制与无铅焊接工艺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娄彬;韩琴;徐洁;;响应面法优化火焰原子吸收仪检测Zn元素工作条件[J];现代仪器;2012年01期

2 许涛;罗立强;;铅锌矿区居民头发中Pb、Fe、Cu、Zn元素的SRXRF微区分布分析与来源分析[J];核技术;2011年06期

3 赵阳;王渠东;高岩;;Zn元素对Mg-7Y-3Sm-0.5Zr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23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1923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