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低银Sn1.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预测

发布时间:2018-06-19 10:46

  本文选题:蠕变模型 + 无铅焊点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基于Garofalo-Arrhenius蠕变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WLCSP 5×6器件低银Sn1.0Ag0.5Cu无铅焊点的应力-应变响应,并借助蠕变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计算Sn1.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交变的温度循环载荷作用下,整个电子器件出现明显的翘曲现象,中心焊点的应力-应变最小,从中心到拐角焊点应力-应变逐渐增加,拐角焊点应力-应变最大.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焊点内部的蠕变应变显著增加.计算Sn3.0Ag0.5Cu,Sn1.0Ag0.5Cu和Sn37Pb三种焊点的疲劳寿命,发现Sn3.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明显高于另外2种焊点,Sn1.0Ag0.5Cu和Sn37Pb焊点的疲劳寿命相当.证明了低银Sn1.0Ag0.5Cu无铅钎料可以代替Sn37Pb钎料应用于电子封装,研究结果为低银无铅钎料和焊点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Abstract]:Based on the Garofalo-Arrhenius creep model, 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low-silver Sn1.0Ag0.5Cu lead-free solder joints of WLCSP 5 脳 6 devices was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fatigue life of Sn1.0Ag0.5Cu solder joints was calculated by creep strain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alternating temperature cyclic load, the whole electronic device appears obvious warping phenomenon, the stress strain of the center solder joint is the smallest, and the stress strain of the solder joint from the center to the corner increases gradually. Corner solder joint stress-strain maximum. With the increase of service time, the creep strain inside the solder joint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fatigue life of Sn3.0 Ag0.5Cu and Sn37Pb solder joints is calcul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fatigue life of Sn3.0Ag0.5Cu solder joi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solder joints Sn1.0Ag0.5Cu and Sn37Pb solder joints. It is proved that low silver Sn1.0Ag0.5Cu lead-free solder can be used in electronic packaging instead of Sn37Pb solder. The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iability of low silver lead-free solder and solder joint.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522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244) 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SKLABFMT-2015-03) 江苏师范大学高层次后备人才计划资助项目(YQ2015002)
【分类号】:TG4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凤莲;胡文刚;王丽凤;马鑫;;Bi对Sn-0.3Ag-0.7Cu无铅钎料熔点及润湿性能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8年10期

2 王俭辛;尹明;赖忠民;李雪;;Sn-Ag-Cu-In无铅钎料润湿性能及显微组织[J];焊接学报;2011年11期

3 张亮;韩继光;郭永环;何成文;赖忠民;王宏伟;;WLCSP器件Sn3.9Ag0.6Cu焊点疲劳寿命预测[J];焊接学报;2012年03期

4 李晓延;王志升;;倒装芯片封装结构中SnAgCu焊点热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J];机械强度;2006年06期

5 张亮;韩继光;郭永环;何成文;;WLCSP器件结构优化模拟及无铅焊点可靠性[J];焊接学报;2012年07期

6 张亮;Tu K N;孙磊;郭永环;何成文;;Sn-0.3Ag-0.7Cu-xSb无铅钎料润湿性[J];焊接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亮;SnAgCu系无铅焊点可靠性及相关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亮;薛松柏;禹胜林;韩宗杰;皋利利;卢方焱;盛重;;有限元模拟在微连接焊点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J];电焊机;2008年09期

2 蒋礼;刘方林;周孑民;陈晓敏;王天云;;基于电阻应变临界点的无铅焊点失效分析[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7期

3 毕文珍;林飞;鞠国魁;谢仕芳;韦习成;;低银Sn-Ag-Cu-Bi-Er焊料及其焊点的拉伸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S2期

4 郦金花;张亮;;国内无铅焊点可靠性有限元模拟研究最新进展[J];电焊机;2013年07期

5 陈玉香;杨欢;;电力电子器件的热疲劳寿命预测[J];电源学报;2013年06期

6 张亮;韩继光;何成文;郭永环;张剑;;热循环对SnAgCu(纳米Al)/Cu焊点界面与性能影响[J];材料工程;2014年03期

7 孙磊;张亮;;Sn-Ag-Cu系无铅钎料的研究进展[J];电焊机;2014年12期

8 张亮;孙磊;郭永环;何成文;;电子组装用无铅软钎料研究最新进展[J];电子技术应用;2015年01期

9 张亮;韩继光;郭永环;何成文;;SnAgCu-nano Al钎料Anand本构关系及焊点可靠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10 盛重;薛松柏;张亮;皋利利;;基于蠕变模型倒装芯片焊点疲劳寿命预测[J];焊接学报;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刚;袁纵横;熊显名;;FPGA在芯片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亮;SnAgCu系无铅焊点可靠性及相关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蒋礼;无铅焊点的热损伤电测理论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杨雪霞;电子封装中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的研究及焊点可靠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田野;倒装芯片与OSP铜焊盘组装焊点的界面反应及可靠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叶焕;Sn-Zn-Ga-Pr无铅焊点可靠性及锡须生长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潘毅;剪切拉力下无铅焊点蠕变与电阻应变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盛重;QFP焊点可靠性研究及其热循环疲劳寿命预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宋奎晶;SnPb钎料本构方程的建立与SMT焊点寿命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方林;无铅焊点的信号传输失效准则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邹鹏飞;低银无铅微焊点力学行为及界面IMC演变[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润;大功率LED及圆片级封装产品可靠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冯亚杰;基于刚柔耦合仿真的汽车横臂疲劳寿命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潇;丁汉;盛鑫军;张波;;CSP封装Sn-3.5Ag焊点的热疲劳寿命预测[J];半导体学报;2006年09期

2 周甘宇,王长振,谭维,章四琪;无铅焊锡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08期

3 周健;孙扬善;薛烽;;In对Sn-8Zn-3Bi无铅钎料润湿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4期

4 张亮;薛松柏;皋利利;曾广;禹胜林;盛重;;细间距器件SnAgCu焊点热疲劳性能研究(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3期

5 赵文军;史建卫;;氮气保护对无铅焊接工艺温度窗口的影响[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0年08期

6 张亮;薛松柏;禹胜林;韩宗杰;皋利利;卢方焱;盛重;;有限元模拟在微连接焊点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J];电焊机;2008年09期

7 王常亮;周健;孙扬善;方伊莉;;Sn-8Zn-3Bi无铅钎料的抗氧化性[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杨建生;;晶圆片级芯片规模封装技术(WLCSP)[J];电子与封装;2002年02期

9 杜长华,陈方,杜云飞;Sn-Cu、Sn-Ag-Cu系无铅钎料的钎焊特性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年11期

10 李广东;郝虎;史耀武;夏志东;雷永平;;微量元素对Sn-0.7Cu无铅钎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可;原位自生高硅Mg-Zn-S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温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朱奇农;电子封装中表面贴装焊点的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年

3 于大全;电子封装互连无铅钎料及其界面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王凤江;基于纳米压痕法的无铅BGA焊点力学性能及其尺寸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夏阳华;无铅电子封装中的界面反应及焊点可靠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年

6 杨莺;基于倒装焊接的电子封装器件热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王俭辛;稀土Ce对Sn-Ag-Cu和Sn-Cu-Ni钎料性能及焊点可靠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韩宗杰;电子组装元器件半导体激光无铅软钎焊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盛重;QFP焊点可靠性研究及其热循环疲劳寿命预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雷晓娟;Sn-Bi系低熔点非共晶无铅焊料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万敬博;Al、In对Sn-Ag-Zn焊料组织形成的影响及连接界面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江鹏;Ce变质Sn-Ag-Zn共晶合金组织及其连接界面形成规律[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柏林;;《工程材料高低循环复合疲劳》讲座(四)——高、低循环复合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强度;1987年03期

2 苏翰生,何晋瑞;拉-拉应力条件下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新方法[J];机械工程材料;1989年04期

3 苏翰生;;优化计算在蠕变-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航空材料学报;1990年01期

4 童小燕;孙秦;董聪;杨庆雄;;疲劳寿命预测能量方法的试验验证及其参数系统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5 奚蔚;姚卫星;;一种考虑尺寸效应的缺口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唐俊武,穆向荣,王建国,王红缨,张秀林;磁致伸缩效应在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7 王习术,皮龙石纪雄,余寿文;循环应力应变关系对碳素钢疲劳寿命预测的影响[J];机械强度;2000年01期

8 王建平;胡定云;吴波;;柴油机铝合金活塞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12期

9 金丹;王巍;林伟;王学平;;多轴载荷下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强度;2014年01期

10 陆念力;詹伟刚;;基于等效初始缺陷尺寸和功率谱法的起重机疲劳寿命预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小影;石凯;周建宏;卢雪峰;;连续管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现状[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龙老虎;张邦强;;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概述[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S01汽轮机论文集[C];2013年

3 夏春晶;刘玉凤;闫明;孙志礼;;气缸盖蠕变-疲劳寿命预测[A];第九届全国热疲劳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庆;铝合金蠕变—疲劳耦合特性研究及其在柴油机活塞寿命预测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宏;基于MATLAB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李智;铝合金点蚀坑特征识别及其疲劳寿命预测[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39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039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