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铝合金在海洋微生物SRB作用下的腐蚀行为

发布时间:2018-06-24 17:33

  本文选题:铝合金 + 微生物腐蚀 ; 参考:《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铝合金表面附着的细菌显微形貌,利用分光光度法和微生物平板计数法研究SRB细菌的生长规律,运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6063铝合金在海洋微生物SRB作用下的开路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的变化规律,采用间歇式培养细菌方式进行自然腐蚀,研究铝合金的腐蚀率和微生物腐蚀后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与无菌介质条件相比,海洋微生物在SRB作用下的铝合金开路电位负移,钝化性能变差,使得铝合金腐蚀率变大,腐蚀形式以点蚀为主;铝合金表面附着的海洋微生物以球状细菌为主;在海洋微生物SRB作用下,铝合金的交流阻抗模值减小,降低了铝合金的极化电阻和表面膜的电阻,从而加速了铝合金的腐蚀进程。
[Abstract]:The micromorphology of bacteria attached to aluminum alloy surface was observed by electr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growth rule of SRB bacteria was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and microbiological plate counting. The open circuit potential, anodic polarization curve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um (EIS) of 6063 aluminum alloy under the action of marine microorganism SRB were measured by electrochemical workstation. The corrosion rate and morphology of aluminum alloy after microbial corros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aseptic medium, the open circuit potential of marine microorganism under SRB is negative shift, and the passivation performance becomes worse, which makes the corrosion rate of aluminum alloy become larger, and the corrosion form is mainly pitting. Under the action of marine microorganism SRB, the AC impedance mode of aluminum alloy decreased, and the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and surface resistance of aluminum alloy film decreased. Thus, the corrosion process of aluminum alloy is accelerated.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D18B02,2012BAD18B01-2)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68)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SCS-201209)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21100020)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项目(201411845208,201411845148)
【分类号】:TG14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桂桥;郭鹏;邢辉斌;;微生物对碳钢海水腐蚀影响的电化学研究[J];腐蚀与防护;2011年05期

2 陈海燕;林振龙;陈丕茂;秦传新;唐振朝;余景;;紫铜在海洋微生物作用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J];材料工程;2014年07期

3 苑海涛;弓爱君;高瑾;李成;王子佳;刘明娜;;硫酸盐还原菌的微生物腐蚀及其防护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1期

4 方世杰;刘耀辉;王强;于思荣;宋雨来;;SRB对AZ91镁合金在含氯离子溶液中腐蚀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5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 on Fe_3Al in marine environment[J];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2009年04期

6 段冶;李松梅;杜娟;刘建华;;Q235钢在假单胞菌和铁细菌混合作用下的腐蚀行为[J];物理化学学报;2010年12期

7 王宏智;陈君;周建奇;姚素薇;张卫国;;紫铜海水管焊接部位在海水中的腐蚀特征[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年04期

8 董超芳;安英辉;李晓刚;生海;肖葵;;7A04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初期腐蚀的电化学特性[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02期

9 徐丽萍;张二林;杨珂;;磷酸钙表面改性镁合金的生物腐蚀性能及细胞相容性(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8期

10 李慧艳;董超芳;邹士文;肖葵;孙敏;钟平;李晓刚;;超高强钢在不同单一霉菌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国燕;郭金福;卢印;;Cs_3(HSO_4)_2(H_2PO_4)的制备及其导电性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凌杰;于生海;雷惊雷;何建新;王敬丰;潘复生;;NaCl介质中AZ31镁合金的动态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6期

3 徐正彬;贾梦秋;;碳化硼的改性及其在有机硅树脂中的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4 李晶;黄丽;;防腐阻燃型玻璃鳞片/环氧树脂涂料的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5 张新生;王洁欣;乐园;陈建峰;;Ag@SiO_2纳米复合涂层在大肠杆菌作用下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姜应律,吴荫顺;钛合金TC4塑性变形后在3%NaCl溶液中的交流阻抗谱[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7 涂运骅,高瑾,李久青,张薇;镁合金涂装体系盐雾条件下失效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陈旭;杜翠薇;李晓刚;梁平;鲁新如;;含水量对X70钢在大港滨海盐渍土壤中腐蚀行为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9 聂向晖;杜翠薇;李晓刚;;温度对Q235钢在大港土中腐蚀行为和机理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吕桂琴;姚爱丽;郑传明;;MPA包覆的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制备和电化学表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志明;文丽娟;;阴极保护电位对Q235钢氢脆敏感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洋洋;高志明;王震;;阴极保护对Q235钢空泡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A];中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陶长元;薛红涛;刘作华;杜军;范兴;刘仁龙;;聚二乙烯基乙炔的氢氯化改性[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明明;路遥;;换热管的腐蚀研究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康嘉杰;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基于电学方法的再制造零部件缺陷检测与寿命预测应用基础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唐俊文;邵亚薇;张涛;孟国哲;王福会;;模拟深海环境中环氧粉末涂层失效行为研究[A];高性能防腐蚀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16届全国表面保护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雍兴跃;侯纯扬;武杰;张正;李栋梁;汪磊;李斌;;氧化铝合金在空化作用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8 高志明;林峰;宋诗哲;;潮汐发电贯流电机用钢阴极保护时的电化学阻抗谱和表面力学特征[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9 胡艳琴;王运福;宋玉哲;韩根亮;李工农;刘国汉;;NASICON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吴翔;周贞;简家文;;Gd掺杂CeO_2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特性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雪婷;海洋优势菌种附着腐蚀Fe_3Al及其复合材料界面与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洪芬;涉海抗菌耐蚀性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爱萍;改性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及其在模拟海水中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春侠;锗在锌电积中的行为及添加剂作用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启波;咪唑基离子液体在锌电沉积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博亚;铜阳极泥加压酸浸预处理工艺及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蒋雪松;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黄君冉;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的压电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鹤峰;不锈钢表面氮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沈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及连接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志俊;稀土元素对Ni60自熔性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庞宇;纳米TiO_2的表面改性及其对聚氨酯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徐珊;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行为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李新义;红壤土壤腐蚀直接、连续监测技术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5 梁静;钛合金精密腐蚀加工工艺及机理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王赞斌;合金材料在低应力划伤条件下磨损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任振伟;高压扭转工艺对生物镁锌钙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颖君;聚苯胺对镁合金环氧防护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丛园;缝隙和静水压力环境对316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李瑞;三电极电化学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燕;林晶;于贵文;;304不锈钢的微生物腐蚀行为研究[J];表面技术;2009年03期

2 肖秀峰;唐晓恋;高燕娇;徐艺展;刘榕芳;;工艺条件对电沉积磷酸钙盐组分和结构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5年12期

3 李劲风;郑子樵;任文达;;第二相在铝合金局部腐蚀中的作用机制[J];材料导报;2005年02期

4 孙志华,李金桂,李牧铮;金属材料大气腐蚀加速试验研究的发展趋势[J];材料工程;1995年12期

5 匡飞;王佳;张盾;李永娟;万逸;刘怀群;;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过程及其对D36钢海水腐蚀行为的影响[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年03期

6 梁成浩;黄乃宝;王华;;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09Cr2AlMoRE钢的腐蚀行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林建,朱国文,孙成,韩恩厚,高立群,张淑泉;金属的微生物腐蚀[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1年05期

8 皮振邦,樊友军,华萍,吴庆余;混合菌种对碳钢腐蚀行为的电化学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2年03期

9 孙志华;刘明辉;邹礼明;张晓云;陆峰;陶春虎;王佳;;用Kelvin探头技术研究铝合金的大气腐蚀[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年02期

10 郭鹏;颜民;黄桂桥;杜敏;;海水中碳钢内锈层中的微生物及其对腐蚀的影响[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伟;海洋环境中微生物膜与金属电化学状态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2 李相波;海洋环境中微生物附着的电化学特征及检测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3 林晶;海水中微生物膜下金属材料初期腐蚀行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海洋;海生物污损对碳钢海水腐蚀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隽,汪建华;铝合金表面微波等离子体类聚乙二醇涂层的亲水性研究[J];材料保护;2004年06期

2 李大勇,石德全,张宇彤;液态铝合金表面张力快速检测新方法与装置[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02期

3 郭增昌,王云芳,王汝敏,熊艳丽;铝合金表面防腐蚀处理新工艺[J];材料保护;2005年04期

4 郭增昌;王云芳;王汝敏;;助溶剂对铝合金表面硅烷化预处理的影响[J];中国胶粘剂;2006年04期

5 郭瑞光;耿志良;刘晟;;铝合金表面脱氧化物/出光处理技术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7年07期

6 周和荣;李晓刚;董超芳;肖葵;;铝合金在模拟SO_2污染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J];航空材料学报;2008年02期

7 李小丽;姜先策;戚玉玺;原敏;;铝合金表面防腐技术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3期

8 韩东锐;韩冰;隋景堂;董彩常;;6061铝合金在高温流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3期

9 刘星;揭晓华;曾旭钊;黄展源;;7050铝合金多尺度表面结构抗粘附性能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2年10期

10 黄元伟;;铝和铝合金的腐蚀及其影响因素的评述[J];上海有色金属;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松祺;;铝合金表面处理“特种工艺”简介[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凌杰;欧孝通;陈德贤;张元;雷惊雷;张胜涛;;铝合金表面硅基防护膜的制备及表征[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闫秀;;铝合金表面处理中的清洁生产技术[A];首届泛珠三角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八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4 黄桂桥;;铝合金在青岛海域的腐蚀行为[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彭成允;孙智富;张春艳;陈康;赵玮霖;;铝合金表面含氟自润滑层成分分布与组织形貌[A];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万善宏;张广安;王立平;薛群基;;铝合金表面沉积类金刚石复合薄膜的摩擦学性能[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郭丽;丁培道;蒋斌;;6061铝合金加工技术在国内的研究进展[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白基成;郭永丰;张海龙;刘晋春;;铝合金表面微弧放电陶瓷化改性新技术——原理、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向[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白基成;郭永丰;张海龙;赵家齐;刘晋春;;铝合金表面陶瓷化技术的原理及在电加工中的应用[A];制造业数字化技术——2006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白基成;郭永丰;张海龙;刘晋春;;铝合金表面微弧放电陶瓷化改性新技术——原理、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动向[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林风;日开发新型材料 营造靓丽车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郑开榜;铝合金同轴电缆入选国际牌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若双;铝合金及铜腐蚀的示差图像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李玉兰;离子束处理铝合金的腐蚀和疲劳性能[D];重庆大学;2003年

3 丁红燕;铝合金和钛合金在雨水/海水环境下的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余先涛;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基合金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曹发和;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局部腐蚀的电化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何欢;铝合金/不锈钢热丝TIG熔-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杰;铝合金表面硅酸盐钝化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国平;激光仿生耦合处理铝合金机械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彭文才;铝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张正;LY12CZ铝合金在模拟大气及海水环境中腐蚀行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王洁;7075铝合金海洋环境大气腐蚀试验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李彦妮;铝合金表面功能性薄膜的自组装与电沉积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茜;铝合金表面均三嗪二硫醇和硅烷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贾睿程;铝合金AA2024、AA6061和AA7075电化学腐蚀行为[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9 杜旭;2A12铝合金激光表面熔凝工艺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10 张欣盟;塑料模具用7075铝合金等离子体复合注入沉积表面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62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062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