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退火时间对中锰热轧TRIP钢组织演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24 11:54
【摘要】:为了研究热轧Fe-6Mn-3Al TRIP钢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对实验钢采用淬火+不同时间退火(ART)的热处理工艺.研究发现,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稳定性降低,冷却过程中部分奥氏体相变为马氏体;其中退火10 min后,实验钢性能最优,其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能达到50.3%,抗拉强度765 M Pa,总延伸率达到49.1%;拉断后实验钢中的奥氏体含量减少,马氏体含量增加,其中,退火10 min后的实验钢TRIP效应最为明显,奥氏体体积分数由变形前的50.3%降低到变形后的11%,奥氏体转化率为78%.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 rolled Fe-6Mn-3Al TRIP steel, the experimental steel was quenched and annealed at different time (ART). It was found that the austenite grain size increased and the stabilit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nnealing time. In the cooling process, the partial austen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was martensite; the experimental steel was 10 min after annealing. The residual austenite volume fraction can reach 50.3%,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765 M Pa, the total elongation reaches 49.1%, the austenite content in the experimental steel is reduced and the martensite content increases after the fracture, and the TRIP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steel after annealing 10 min is the most obvious, the austenite integral number is reduced from 50.3% before the deformation to 11% after the deformation. Austenite The conversion rate of body is 78%.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031001)
【分类号】:TG142.1;TG1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John G Speer;David K Matlock;;Q&P钢热处理工艺的开发进展(英文)[J];世界钢铁;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宪武,董汉君,金丽霞,杨冬冬;中锰钢磨粒磨损试验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9期

2 徐祖耀;马氏体相变和贝氏体相变研究十年及其展望[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10期

3 郭俊杰;精密字块凸模热处理工艺探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07期

4 罗虹,陈玉民,张志军;GCr15钢等温马氏体转变及残余奥氏体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7期

5 杜树昌,刘恒学;低碳马氏体钢形变强化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06期

6 韩文政,马丽丽,张平,姜厚温,迂元宏;中锰铸钢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3期

7 李强,赵玉峰,董治中,陈金铭;铁基形状记忆合金0Cr12Ni6Mn16Si5的研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5期

8 孙国光,张玉新,刘文西,陈金铭;热循环训练对FeMnSiCrNi合金记忆效应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2期

9 陈峰华;张敏刚;柴跃生;杨利斌;熊杰;;Ni-Mn-Ga磁控溅射靶材合金制备及性能[J];微纳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10 崔乃毅;三维晶体位移相变的大振幅晶格动力学模型[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胡宁宁;张永发;;复合智能矩形板的振动特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2 黄姝珂;李宁;文玉华;滕劲;胥永刚;;运用位错运动理论分析Fe-Mn合金的减振机理[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3 徐祖耀;;材料相变的孤立子理论[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利;陆匠心;;宝钢冷轧汽车板品种开发、应用及发展[A];第二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林宪;叶健松;吴小良;余国松;王文桂;俞利权;;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冷镦用盘条的化学成分研究[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3卷)[C];2005年

6 乔志霞;刘永长;宁保群;付俊国;韩雅静;;冷却速度对675装甲钢显微组织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宁保群;刘永长;徐荣雷;杨留栓;;形变热处理工艺(TMTP)对T91钢显微组织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吕宇鹏;李阳;;钢的淬火-分配(Q-P)处理工艺科技发展报告[A];山东省材料发展报告2010~2011[C];2012年

9 易敏;陈涛;王立峰;佟倩;;回火温度对贝氏体钢韧性的影响[A];中国钢铁业2014增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伟;连杆/箱体主轴承座裂解槽脉冲激光加工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闫绍盟;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与晶体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敏;气雾化铁—碳系合金粉体组织演化及其形成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李绍宏;高强韧冷作模具钢组织设计及组织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王超;409L铁素体不锈钢凝固组织的细晶均匀化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柯;高强塑积Q-P-T钢及其强塑性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丽芳;高Cr铁基合金连续冷却固态相变与动力学模拟[D];天津大学;2012年

8 刘晨曦;新型高Cr铁素体耐热钢的相变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朱强;CLAM钢TIG焊接接头性能及其在液态锂铅中腐蚀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王丙兴;中厚板轧后多阶段冷却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媛媛;热处理零件组织性能分布的计算机预测及其结构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佳;新型高强、高韧低合金马氏体耐磨钢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莫康信;磁控形状记忆合金CoNiAl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4 赖铭;生物医用多孔Ti-Nb基记忆合金的结构调控及孔隙的耦合作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劲;高强精轧螺纹钢筋连续感应热处理及控制变形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6 常艳红;氘对HR2抗氢钢室温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7 王冲;淬火—分配处理60Si2Mn钢的热稳定性与微观组织均匀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传吉;纳米SiO_2颗粒增强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罗利强;汽车轮毂轴承淬火残余应力的建模与仿真[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林学强;35CrMo等钢的贝氏体、马氏体的组织转变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贵升;;塑性变形诱导相变钢TRIP钢的性能和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年09期

2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Mn-(Al, Si) TRIP/TWIP Steels[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06年06期

3 唐代明;;TRIP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和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J];钢铁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4 单体坤;张卫刚;李淑慧;;耦合TRIP效应的TRIP型多相钢本构模型及其在冲压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王艾青;赵爱民;张宇光;;含铝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研究[J];钢铁研究;2011年03期

6 张德丰;杜重麟;孙文兴;王望;蒋励;;TRIP钢的实验研究进展[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Cooman De B C;;Investigation on Precipitation Transition in CGHAZ for TRIP Steels Containing Vanadium and Titanium[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2011年S1期

8 张国卿;王子平;华建锋;;高强塑性TRIP钢锚杆的开发研究[J];煤矿机械;2013年11期

9 朱超群;徐超;何燕霖;朱娜琼;李麟;;高强TRIP钢的动态力学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洪慧敏;牛亚慧;张珂;汪兵;;TRIP钢中相似结构相的区分及定量表征[J];冶金分析;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庆新;王光学;张玉伦;王运涛;;TRIP并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龙彩霞;伍翠兰;王双宝;陈江华;;形变量对TRIP钢微观结构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李霞;陈立红;王亚芬;;化学成分和连退工艺对冷轧TRIP59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第5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麟;B.C.De Cooman;P.Wollants;胡心彬;何燕霖;朱晓东;;铝和硅对含磷TRIP钢力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5 王利;金蕾;夏启;徐祖耀;;宝钢汽车用冷轧TRIP钢板的开发和应用[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6 Akihiko Nagasaka;Koh-ichi Sugimoto;Yoichi Mukai;Yuichi Kubota;;EFFECTS OF YAG LASER CUTTING AND POST HEAT TREATMENT ON STRETCH-FLANGEABILITY OF 0.1%-0.4%C TRIP STEELS[A];复合材料表征与应用的新进展[C];2006年

7 郭金宇;刘仁东;孙建伦;王科强;严玲;王旭;林利;;含铌TRIP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8 陈宇;王立辉;李长一;;新型铝系TRIP钢的组织和性能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严玲;刘仁东;唐荻;杨梅梅;;低碳-硅-锰系TRIP钢的组织转变与断裂机制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勇围;;TRIP钢中奥氏体形态对性能的影响[A];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阮海儿;宝钢国内独家开发成功冷轧TRIP钢[N];中国冶金报;2004年

2 李光瀛;冷轧TRIP钢研发在钢研院取得重要进展[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高性能低硅含磷TRIP钢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4 ;试验温度对TRIP合金钢力学行为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5 廖建国;TRIP型无碳贝氏体钢板的成形性[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6 Pasi Pekka Suikkanen Antti-Jussi Ristola 李亚霏 译;芬兰进行TRIP超高强钢组织结构分析[N];中国冶金报;2013年

7 戎咏华;铌微合金化先进高强度TRIP和Q-P-T钢的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8 徐锟 刘国权;铌微合金化对高AI冷轧TRIP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9 ;Nb微合金化TRIP钢热处理条件、组织和性能关系[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10 高宏适;高韧、超高强TRIP型马氏体钢板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单体坤;TRIP钢板成形性能和回弹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何忠平;应变速率对不同强度级别TRIP钢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3 张维娜;高锰TRIP钢组织性能演变机理及薄带成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4 张晓兰;TRIP6在胰腺癌进展中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5 胡志刚;考虑预应变和烘烤影响的TRIP钢疲劳性能实验及寿命预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班丽丽;中碳Si-Mn系高强度TRIP钢高周疲劳破坏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梅;高强度和超高强度相变塑性钢的开发和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张自成;高强塑性TRIP钢无缝管的开发及其内高压成形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9 景财年;CMnAl-TRIP钢组织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华;含铌TRIP钢组织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2 曾宇卓;汽车用高强度TRIP钢变形力学性能宏微观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王海波;人体TRIP15蛋白的纯化结晶及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史文超;TRIP780高强钢动态变形行为的宏微观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李东宇;TRIP钢的工艺控制与性能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珊珊;TRIP780冷轧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7 徐蔚;钛微合金化热轧TRIP钢的组织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底华芳;高强度TRIP钢的组织演变与性能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9 徐海涛;马氏体基体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与性能分析[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10 郭向民;TRIP钢耐腐蚀性能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1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141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