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Q345高强度宽厚钢板探伤缺陷原因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27 20:35
【摘要】:针对厚度超过90 mm Q345特厚钢板超声波探伤合格率较低的现象,采用高倍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力学分析等方法对90 mm Q345超声波探伤检测不合格与合格钢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特厚板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原因是钢板厚度中心区域珠光体带中存在微裂纹。微裂纹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铸坯中心碳、锰元素偏析引起的组织应力及钢板轧后快速冷却引起的热应力,另一方面是钢板心部Mn S和氧化物等夹杂物的聚集致使与钢基体界面结合较弱,促进了微裂纹的萌生与扩展。通过改善铸坯质量、合理选择宽厚板铸坯坯型和合理安排轧制规程,有效提高了Q345宽厚板的超声波探伤检测合格率。
[Abstract]: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qualified rate of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of steel plate over 90mm Q345 is low, high power metallographic examina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re used. Energy spectrum analysis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mpare 90 mm Q345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and qualified steel pl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cracks in the pearlite zone in the center region of the plate thickness are the cause of the unqualified ultrasonic inspection of the ultra-thick plate. On the one hand, the microcracks are caused by the central carbon of the billet, the microstructure stress caused by manganese segregation and the thermal stress caused by rapid cooling after roll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aggregation of inclusions such as MNS and oxides in the core of steel plate leads to the weak bonding with the interface of steel substrate, which promotes th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microcracks.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billet, selecting the billet shape reasonably and arranging the rolling schedule reasonably, the qualified rate of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for Q345 wide and thick plate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4069)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20131062)
【分类号】:TG115.2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常跃峰;王祖滨;赵文忠;;低合金高强度宽厚钢板的发展趋势[J];钢铁;2007年08期

2 邓伟;赵德文;秦小梅;杜林秀;高秀华;刘相华;;特厚板轧制缺陷压合模拟研究[J];钢铁;2009年09期

3 谭清元;周远华;贾至立;吴巍;;Q345R钢板超声波探伤不合的原因分析[J];钢铁;2011年03期

4 朱书成;;120mm Q390GJC-Z35特厚板z向性能不合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12年01期

5 刘清梅;魏丽艳;;特厚板品种生产现状及新技术研究[J];上海金属;2011年06期

6 赵德文;章顺虎;王根矶;杜林秀;刘相华;王国栋;;厚板热轧中心气孔缺陷压合临界力学条件的证明与应用[J];应用力学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范军;文光华;唐萍;徐国栋;梅峰;;冷却速度对含铌、钛微合金钢铸坯表层组织结构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2 张林;赵德文;邓伟;王根矶;白学军;;400mm厚连铸坯轧制时缺陷的压合模拟[J];钢铁;2011年11期

3 WANG Quansheng;MIAO Yuchuan;ZHANG Suoquan;;Tapered heavy reduction technology for plate mill[J];Baosteel Technical Research;2012年04期

4 张渊普;梁宝珠;严敏;;宽厚板探伤不合原因分析[J];鄂钢科技;2013年03期

5 陶素芬;王福明;李梦龙;金桂香;曹敏;柴国强;;A105连铸坯表面横裂纹形成原因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6 高照海;唐郑磊;许少普;李忠波;张强;康文举;;80~100mm厚正火低温压力容器钢16MnDR的开发[J];钢铁研究;2015年02期

7 常跃峰;韦明;刘利香;;铌在舞钢建筑结构用宽厚钢板中的应用[J];宽厚板;2009年06期

8 毛尽华;;低合金高强度钢Q460加工开裂原因分析[J];河南冶金;2012年04期

9 王海港;;热轧机械设备的低碳研究[J];科技风;2012年14期

10 刘军;何烈云;赵亚娟;;Q345R钢板超声波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J];南钢科技与管理;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亮亮;徐正其;廖洪军;;Fe-23Mn-2Al-V热轧板边裂的研究[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高盛;余伟;蔡庆伍;;42CrMo特厚板差温轧制的平面应变机模拟[A];2014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蒋庆磊;800MPa高强钢GMAW接头组织性能及精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婧;高强度特厚钢板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3 冯锐;铁素体/珠光体型钢板内部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闫玉曦;带钢边部缺陷在轧制过程中的开裂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高扬;钢中渗碳体表面特性及其合金化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6 郑成思;铁素体/渗碳体复相组织的微观力学行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立鹏;高强船板钢EH40的研发[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华其;海洋平台用EQ56、EQ70高强钢焊接性及焊接工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3 刘纪源;特厚板复合轧制变形规律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张文;低成本Q345宽厚钢板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5 刘永;大尺度圆钢热轧成型缺陷控制数值模拟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范丽凯;重钢新区连铸坯表面缺陷及其在轧制过程中演变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刘炜;F550Z海洋平台用钢埋弧焊剂研制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3年

8 刘文;感应回火处理Q550D钢的应力松弛效果与低温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9 曹阳;特厚板坯结晶器流场的数值模拟[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10 徐浩浩;510L和DP600车轮钢中夹杂物分析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宏权;李宜男;;国产SA-299特厚板性能试验研究[J];电焊机;2010年02期

2 赵德文;赵志业;张强;李桂范;;参变量积分在拉拔滑移线场中的运用[J];工程力学;1991年01期

3 孙树民;海洋平台结构的发展[J];广东造船;2000年04期

4 马朝晖;屈朝霞;王海涛;李自刚;;100mm厚高层建筑用Q345GJD特厚板的焊接性能研究[J];钢结构;2009年01期

5 于建文,谭云松;钢板分层问题的探讨[J];锅炉制造;2001年01期

6 狄国标;刘振宇;郝利强;刘相华;;海洋平台用钢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08期

7 韦明,李玉谦,王升;海洋平台用钢[J];宽厚板;2002年04期

8 江建华,,刘庄,王祖唐;钢锭与锭模在钢锭凝固过程中应力分析的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9 冯光宏;史秉华;;钢材在线热处理技术[J];特钢技术;2007年01期

10 安金锁,王广宏;低温压力容器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J];应用能源技术;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雅棋,赵虹;刍议焊接超声波探伤实训教学[J];职教论坛;2003年08期

2 黄桂霞;王彦国;刘峰;;关于对重型轨道车在役车轴超声波探伤方法的有关探讨及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3 崔红;;钢板超声波探伤及其缺陷判别[J];柳钢科技;2008年02期

4 郭智;;超声波探伤技术的发展及在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技术;2010年02期

5 王晨;孙志刚;任贵芝;肖都琴;;手电筒光柱模型在理解超声波探伤基本原理中的应用[J];焊管;2010年11期

6 杨冠男;陈玲;罗羽;佘毅峗;;一种大功率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波形异常分析[J];机车车辆工艺;2012年04期

7 马小怀;卢辉;郭永清;;钛合金3N区内超声波探伤问题探讨[J];中国钛业;2012年02期

8 胡绍庭;管材超声波探伤中自动记录幅度的失真及其克服[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75年01期

9 车丕堂;超声波探伤成象新技术[J];航空材料;1979年05期

10 于俊;;包钢轨梁厂60公斤/米重轨超声波探伤自动作业线投产[J];钢铁;198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兰;;超声波探伤在铁基粉末冶金零件生产中的应用[A];2009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晨光;;浅谈超声波探伤曲线组合灵敏度的修正[A];2003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3年

3 张葵;凌志浩;;一种实用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其数字化[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文宁;朱康平;王军锋;;钛管材超声波探伤方法初探[A];陕西省第十一届无损检测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绍昌;杜立朝;;离心复合铸造轧辊超声波探伤质量缺陷判定与控制对策[A];首届中国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史兴蓉;;东芝阀壳铸件的超声波探伤[A];西南地区第七次无损检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陈辉;马侨;;风机主轴超声波探伤方法分析和研究[A];西南地区第十届NDT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文生;;大径厚壁管内壁裂纹的超声波探伤[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年

9 张国富;徐大专;樊迅;潘雄;;虚拟超声波探伤技术及其特点[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范弘;贾慧明;;厚壁承压无缝钢管自动超声波探伤技术研究[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新建棒材超声波探伤线通过验收[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2 常少文;焊接钢管超声波自动探伤检测基础和实施方案[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3 常少文;石油管材管端纵向和周向超声波探伤组合探头[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4 林春明;焊管超声波探伤试块 不同人工反射体的借代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5 中国十三冶金建设公司第七工程公司 秦继永 运城市水务局 王建军;煤基回转窑现场焊缝的超声波探伤[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红阳;超声波探伤信号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2 周荣;一种新型便携式超声波探伤系统的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邹毅;数字式超声波探伤系统的研发[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郑君;基于嵌入式系统超声波探伤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毕远敏;超声波探伤信号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6 黄川;数字超声波探伤装置的研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阎继东;厚板在线超声波探伤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张正;超声波探伤信号的数字处理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黄元谦;手持式超声波探伤硬件系统的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唐雷;高质量钢轨超声波探伤装置的研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9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149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7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