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模拟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第二相的析出行为
[Abstract]:The solidification process of microalloyed steel under different cooling processes was simulated by high temperature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 The surface changes of the samples were observed in situ,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rface changes of the samples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second phase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solidification and cooling of microalloyed steel, the surface of the sample will appear fine bulge,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convex will b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of the second phase and the result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In situ observ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vexity can indirectly characterize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second phas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second phase on the evolution of matrix structure.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242)
【分类号】:TG24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雍岐龙,刘正东,孙新军,曹建春,查小琴,张永;钒微合金钢中碳氮化钒固溶量及化学组成的计算与分析[J];钢铁钒钛;2005年02期
2 雍岐龙;陈明昕;裴和中;潘俐;周晓玲;杨天武;钟卫;郝建英;;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沉淀析出的PTT曲线的理论计算[J];钢铁研究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范军;微合金钢铸坯第二相析出行为及表层组织演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浩;张道达;肖荣亭;周平;李灿明;;回火温度对Q960钢析出物组织特征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刘胜新;陈永;刘国权;关绍康;李庆奎;牛济泰;;中碳钒-钛-氮微合金钢中碳氮化物析出理论计算[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1期
3 秦承鹏;李梁;谢晶;王鹏;;我国首台超临界机组X20CrMoV121钢受热面管状态分析[J];电力建设;2013年10期
4 张良哲;赵宪明;吴迪;许云波;;微合金钢等温沉淀析出动力学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2006年04期
5 孙超凡;蔡庆伍;武会宾;毛红艳;陈宏振;;轧制工艺对铁素体基Ti-Mo微合金钢纳米尺度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2年12期
6 朱立光;吴耀光;韩毅华;;氧化物冶金技术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进展[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朱立光;吴耀光;韩毅华;;45钢中夹杂物析出行为的热力学研究[J];炼钢;2013年04期
8 汪小培;赵爱民;赵征志;黄耀;李亮;;Ti微合金钢中纳米尺寸碳化物的析出强化[J];金属热处理;2014年04期
9 晁月林;周玉丽;王立峰;邸全康;程四华;郑福印;;成分及尺寸效应对低碳钢中析出相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年S1期
10 朱正海;肖丽俊;彭世恒;王强;干勇;;连铸过程铌钛微合金钢中第二相复合析出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汪春雷;赵和明;;影响钢中铌的碳氮化物固溶的因素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潘红;曾建华;吴国荣;;钒钛钢中碳氮化物的析出热力学计算[A];2013钒钛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明昕;新型有机物切削刀具材料的低温二次硬化机理研究及渗碳体超细化的析出控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黄贞益;低合金高强度钢成分—组织—性能控制与再制造[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新城;基于形变强化相变的微合金钢组织超细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马范军;微合金钢铸坯第二相析出行为及表层组织演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王博;锰、铬及钒氮合金化在低碳耐候钢中的作用机理[D];东北大学;2008年
6 贾斌;铌微合金钢多道次热轧过程多尺度建模与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菊艳;攀钢板坯角部横裂纹控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陈正宗;快速回火工艺对低碳钢板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莉莉;N、C在SWRH82B钢中的存在形式及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4 卢火应;细晶高强IF钢退火工艺及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明;含钒钢中析出粒子对组织超细化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姜明昊;非调质钢空心轴三辊楔横轧理论与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7 王霏;钒氮微合金化对高强度耐候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常树;M2高速钢与GDL新材料软氮化后脆性机理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9 吴微;薄带连铸铌微合金化低碳钢的组织及热加工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陈正宗;快速回火工艺对低碳钢板组织与低温韧性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镇,姜振生,郭放,张新义;连铸板坯角部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鞍钢技术;2001年05期
2 蔡开科;连铸坯表面裂纹的控制[J];鞍钢技术;2004年03期
3 常桂华;吕志升;曹东;修国涛;吴世龙;王向辉;吴春杰;;微合金化钢连铸板坯角横裂纹的影响因素[J];鞍钢技术;2006年06期
4 魏立国;徐国栋;朱岩;陈超;;宝钢厚板连铸板坯三角区裂纹改善的研究[J];宝钢技术;2006年04期
5 魏立国;朱岩;徐国栋;石云峰;彭勇;;宝钢厚板边裂成因分析和改善[J];宝钢技术;2006年06期
6 方园;梁高飞;朱光明;王成全;吴建春;于艳;;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及其在钢铁相变原位观察中的应用[J];宝钢技术;2006年06期
7 贺景春,陈建军,梁志刚;连铸坯裂纹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包钢科技;2004年05期
8 吴冬梅,王新华,李景捷,费惠春,张力;含铌钛钢X-52连铸坯的高温延塑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9 柏明卓;柳得橹;娄艳芝;;CSP低碳微Ti钢中Ti(C,,N)的析出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赵莉萍;冯岩;庞在广;;Nb对低碳微合金钢相变的影响[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侯豁然 杨雄飞 付俊岩;[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香,胡儒卓,李润洪;微合金钢的开发与研究[J];钢管;2002年04期
2 刘文庆;褚玉良;王泽民;李聪;方淑芳;周邦新;;铌-钒微合金钢中碳氮化合物的析出特点[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8年10期
3 陈佩丽;沈斌;张恒华;孙彩娜;;变形对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J];上海金属;2013年01期
4 东涛;;中国微合金钢研究的现状[J];钢铁;1984年06期
5 Jochen Stoeter ,Jurgen Kneller ,刘定胜;微合金钢曲轴[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6年10期
6 宗贵升,徐温崇,孙福玉;铌钒微合金钢中应变诱导析出及强化机理研究[J];钢铁钒钛;1988年01期
7 林勤,叶文,陈宁,刘勇华,郭英陈,祝清,祝庆和;超低硫微合金钢中稀土元素的作用[J];中国稀土学报;1997年03期
8 张万山;鞍钢低合金钢及微合金钢生产与开发[J];宽厚板;1998年03期
9 高世千羽;正木宫本;正三池下;金城滨田;寿男觉弘;陈厚发;;合金元素对微合金钢强度和韧性的作用[J];轻型汽车技术;1998年01期
10 萧锋;;开发低合金钢和微合金钢优化钢材品种结构[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善武;郭佳;王树涛;赵运堂;贺信莱;;影响微合金钢在含氯环境中腐蚀行为的几个因素[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开华;雍岐龙;;氮含量对钒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正海;仇圣桃;;微合金钢铸坯热送裂纹形成机理研究[A];2012年微合金钢连铸裂纹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朱正海;夏文勇;仇圣桃;;微合金钢铸坯热送裂纹形成机理研究[A];2011年华东五省炼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元立;柳得橹;傅杰;朱剑;;高纯净微合金钢中析出相的电镜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刘文庆;刘庆冬;李聪;方淑芳;周邦新;;铌钒氮微合金钢中碳氮化合物研究[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马家艳;张贤忠;关云;黄海娥;韩荣东;邓照军;;冷却速度对钒微合金钢的组织和析出相的影响[A];全国冶金物理测试信息网建网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8 艾进;许华安;李辽沙;;泥河类铁矿用于冶炼含钒微合金钢工艺的理论探讨[A];第二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文柏;吴佳胤;黄淼;胡亮亮;沈才平;;钒、铝在船用曲轴锻钢中的细化晶粒作用分析(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10 周学禹;程玉君;王伟;李艳峰;黄春华;;微合金钢连铸坯表面横裂纹的研究[A];2011年第九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彭韶 高扬;低成本高性能微合金钢提升国际竞争力[N];中国冶金报;2008年
2 东涛;低合金钢暨微合金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0年
3 东涛;低合金钢暨微合金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1年
4 东涛;低合金钢暨微合金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1年
5 白燕;我区一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为国内首创[N];宁夏日报;2007年
6 东涛;低合金钢暨微合金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1年
7 林立恒 摘译;降低工艺成本 优化合金生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8 记者 张继明 通讯员 王小萍;包钢“CSP流程低合金、微合金钢技术开发与应用”取得新突破[N];中国冶金报;2004年
9 东涛;低合金钢暨微合金钢知识问答[N];中国冶金报;2001年
10 ;冷轧高强度微合金钢板卷产品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曾亚南;微合金钢连铸坯第二相粒子析出机理与表面裂纹控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贤忠;裂解连杆用V-Ti-N微合金钢的开发及组织与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新城;基于形变强化相变的微合金钢组织超细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马范军;微合金钢铸坯第二相析出行为及表层组织演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陆匠心;700MPa级高强度微合金钢生产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6 贾斌;铌微合金钢多道次热轧过程多尺度建模与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2年
7 曹雅彬;高Nb微合金钢中Nb的溶解/析出及其对组织演变影响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巍;控轧控冷微合金钢组织与抗腐蚀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张红伟;稀土微合金钢扩散及相变行为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宝禄;微合金钢中γ→α相变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颖;含铌微合金钢强韧化机理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刘佳玲;中碳钒微合金钢线材的基础研究及生产模拟[D];燕山大学;2013年
6 陈振业;变形工艺对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小华;铁路货车车轴微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D];江苏大学;2010年
8 赵冬伟;钛微合金钢中对含钛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溶解与析出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兴隆;微合金钢微观价电子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联[D];燕山大学;2014年
10 裴冀平;钒微合金钢的热变形行为及相变动力学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97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197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