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钒微合金化对高锰TWIP钢热加工行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29 17:08
【摘要】:重点研究钒微合金化高锰(20%~30%)TWIP钢的静态软化和应变诱导析出行为,考察了不同钒含量(0.1%、0.2%)和碳含量(0.2%、0.6%、1%)的影响,目标是确定钒在热轧后还能有进一步析出强化作用的条件(如:成分、热加工参数)。在700~1100℃温度范围内进行了双道次扭转试验,还对卷取进行了模拟(从700℃到550℃)。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如通过EBSD来确定晶粒尺寸和再结晶分数,采用TEM来分析析出物。结果表明,在热加工温度范围内,钒的析出相对迟缓,而且只在20%Mn-0.6%C-0.2%V或30%Mn-1%C-0.1%V的成分条件下发生。将碳含量降低到0.2%时,只在650℃和700℃模拟卷取后才能观察到析出物。另外,在有应变诱导析出发生的情况下,回复、再结晶和应变诱导析出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影响。静态再结晶被明显推迟,导致回复对软化动力学具有重要影响。
[Abstract]:The static softening and strain-induced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vanadium microalloyed high manganese (20%~30%) TWIP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vanadium content (0.1%, 0.2%) and carbon content (0.2%, 0.6%, 1%) on the static softening and strain-induced precipitation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The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e.g. composition, hot working parameters) under which vanadium could precipitate further after hot rol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f vanadium is relatively slow in the range of hot working temperature and is only 20% Mn-0.6% C-0.2% V or 30% Mn-1% C-0.1% V. When the carbon content is reduced to 0.2%, the precipitates can only be observed after simulated coiling at 650 C and 700 C. In addition, in the case of strain-induced precipitation, there is a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recovery, recrystallization and strain-induced precipitation. Static recrystallization is significantly delayed, leading to recovery on softening kinetics. It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作者单位】: CEIT
【基金】:RCFS项目(编号RFSR-CT-2010-00018)的资金支持
【分类号】:TG1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俄研究硼微合金化工艺[J];铁合金;2000年06期

2 东涛,付俊岩;试论我国钢的微合金化发展方向[J];中国冶金;2002年05期

3 ;首钢研制出新型微合金钢筋[J];炼钢;2002年03期

4 梅洪生;微合金化应用与控制评述[J];特钢技术;2003年01期

5 李钰;大卫·米尔本;;钒微合金化锻造钢[J];钢铁钒钛;2013年04期

6 马捷;低碳微合金化铸钢[J];铸造;1990年02期

7 ;铌、钒微合金紧固体钢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1995年01期

8 李学富;65Г微合金化提高其性能[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6年09期

9 董寅生,苏华钦,梅建平,刘传博;中碳铸钢微合金化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10 胡心彬,李麟,吴晓春;铌微合金化在特殊钢中的应用[J];金属热处理;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陈新;王立涛;裴英豪;董梅;施立发;;钛、铌微合金化对磁极钢性能影响研究[A];2013钒钛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马志英;胡志军;杨弋涛;;低碳微合金化铸钢的研制与性能测试[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3 王洪利;刘宏玉;王瑞敏;周鹏;黄_g;;帘线钢微合金化后的组织与性能研究[A];2011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肖乃成;魏国强;唐田华;;HRB335Nb铌微合金化钢筋的开发[A];2007年度泛珠三角十一省(区)炼钢连铸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李剑华;;铌微合金化HRB400带肋钢筋的生产实践[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钢—连铸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玉丽;王全礼;鲁丽燕;邸全康;李艳平;刘健;张崴;;非微合金化HRB400钢筋生产技术研究[A];2009全国建筑钢筋生产、设计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9年

7 龚庆华;吴保桥;;BS55C H型钢V—N微合金化的试验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伟;赵宇;张卫强;庾郁梅;李金柱;施哲;;采用富氮钒微合金化生产大规格HRB500钢筋[A];2013钒钛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陈学文;毛新平;李烈军;钟志永;庄汉洲;许传芬;;Ti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的成分设计研究[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张小雪;刘兰俊;李永红;;微合金化对高碳当量灰铁组织的影响[A];第十三届21省(市、区)4市铸造会议暨第七届安徽省铸造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文军 东涛;铌微合金化工程用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2 王庆;钒氮微合金化前景广阔[N];中国冶金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王庆;钒氮微合金化新途径[N];中国冶金报;2004年

4 周一平 董雅君;大力发展钒微合金化先进钢铁材料实现铁道车辆用钢升级换代[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5 ;铌微合金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在长型材中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6 戴维·米尔本 李钰;钒微合金化工艺在生产高强度抗震钢筋方面的冶金优势[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夏杰生;发展微合金化 圆钢铁强国梦[N];中国冶金报;2001年

8 杨雄飞;现代高强度铌微合金化结构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9 ;铌微合金化汽车板[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10 东海 付俊岩;微合金化——现代钢组织细化和性能控制的核心[N];中国冶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式昌;微合金化奥氏体气阀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韶雨;昆钢微合金铁粉的超细化制备[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付博;钒氮微合金化77B、82B钢组织和性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魏胜辉;微合金化对铸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河北科技大学;2009年

4 邹航;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5 吴毅;V/Ti微合金化对中碳钢组织结构及机械性能影响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徐斌;高强度抗震钢筋V-Cr复合微合金化的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7 康殿才;微合金化HRB400生产工艺的优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8 何建新;微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加工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邢凯;轧后冷却速率对氮微合金化HRB400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4年

10 王霏;钒氮微合金化对高强度耐候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11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211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2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