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CSP流程试制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瓦楞缺陷的织构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30 09:22
【摘要】:研究了CSP流程生产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瓦楞缺陷的产生机理。采用EBSD技术对热轧、常化工序样品织构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织构在厚度方向上差异显著,中心层存在很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及较弱的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旋转立方织构是铸坯中心处原始001位向柱状晶演变得到的,它经历了小应变量及简单应变类型并绕ND轴转动,其轧制形变储能低,再结晶驱动力低,难以回复再结晶。它们是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瓦楞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热轧板常化后织构发生显著改变,中心层形变纤维组织消失,存在较强的旋转立方织构和{115}110织构,但旋转立方织构强度比热轧板中的织构强度已大幅减弱,因此常化工艺可有效减轻瓦楞缺陷。
[Abstract]:The mechanism of corrugated defects in high grade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produced by CSP process was studied. The texture of hot rolling and normalizing process samples was tested and analyzed by EBSD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xture of hot rolled plate is different in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there are strong rotating cubic texture, weak 伪 fiber texture and 纬 fiber texture in the center layer. The rotating cube texture is obtained from the original 001 position to columnar crystal evolu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billet. It goes through small strain and simple strain type and rotates around ND axis. Its rolling deformation energy storage is low, recrystallization driving force is low, and it is difficult to recover recrystallization. They are the root cause of corrugated defects in high grade 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The texture of hot rolled plate cha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normalization, and the deformed fiber structure of the center layer disappeared, and there were strong rotating cube texture and {115} 110 texture, but the strength of rotating cube texture was much weaker than that of hot rolled plate. Therefore, the normalizing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rrugated defects.
【作者单位】: 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北工程大学装备制造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资助项目(50934009)
【分类号】:TG3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寒峰;陈晓;陈凌峰;谢世殊;;宝钢高效无取向电工钢的发展与应用[J];宝钢技术;2008年04期

2 李俊洪;李军;樊华;冯楷荣;熊旭;邓澄;;无取向电工钢平整工艺研究[J];钢铁;2010年02期

3 高峰;;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试制[J];本钢技术;2011年01期

4 吴开明;;无取向电工钢的生产工艺及发展[J];中国冶金;2012年01期

5 许彦波;何涛;蔡丹;;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处理线新技术[J];轧钢;2013年04期

6 毛荣松;;无取向电工钢的组织和性能[J];钢铁研究情报;1981年Z1期

7 ;具有优良冲制性能的无取向电工钢薄板及其生产方法[J];电镀与涂饰;2000年04期

8 张新仁,谢晓心;武钢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的应用及应用技术[J];钢铁研究;2001年01期

9 卢凤喜;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技术标准[J];武钢技术;2001年01期

10 黄望芽,陈凌峰;统计分析技术在无取向电工钢生产中的应用[J];轧钢;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璞;毛炯辉;陈卓;杨贤诚;;我国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生产与技术水平的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2 卿家胜;袁宏伟;杨森祥;黎建全;李清春;黄登华;;无取向电工钢冶炼过程中硫含量控制的研究[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梁英;;攀钢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工业试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4 毛卫民;吴凌康;;国产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解析[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欧阳页先;刘静;张新仁;谢晓心;;锡对低硅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影响[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冷光荣;吴绍杰;;新钢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研究开发[A];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杰;王全礼;李飞;潘丽梅;罗文彬;何忠治;;半工艺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发展[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唐广波;项利;仇圣桃;;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生产质量控制及常见缺陷探讨[A];第二届钢材质量控制技术——形状、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控制与改善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9 杨平;程灵;毛卫民;;晶粒取向继承性与高磁感无取向电工钢[A];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交流暨第五次全委工作(扩大)会专题报告及论文[C];2013年

10 孔祥华;刘建尊;张传伟;陈祥;吴红兵;;无取向电工钢涂料前沿技术的研究[A];高性能电工钢推广应用交流暨第五次全委工作(扩大)会专题报告及论文[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诗全;攀钢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批量投放市场[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2 ;国内首届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生产与应用研讨会在北海召开[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3 姚昌国;无取向电工钢市场回顾与展望[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4 黄璞 毛炯辉 陈卓 杨贤诚;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装备水平与关键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5 唐诗全;攀钢冷轧无取向电工钢投放市场[N];中国冶金报;2008年

6 卢广贵;无取向电工钢后市看好[N];中国冶金报;2003年

7 ;山力兴冶自主创新生产冷轧无取向电工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8 ;四川瑞致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生产线介绍[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9 卢凤喜;2006年我国约需144万吨无取向电工钢[N];中国冶金报;2006年

10 黄璞 毛炯辉 陈卓 杨贤诚;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生产研发趋势[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利;相变法制备{100}织构电工钢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蒲春雷;冷轧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组织、织构对其磁性能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敏;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的相关检测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邱钰杰;无取向电工钢RH脱硫工艺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廖建军;无取向电工钢RH深脱硫工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5 黄希;Cu元素对无取向电工钢组织、织构及耐腐蚀性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凌云;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B50A310一贯制工艺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7 刘恭涛;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织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99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299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