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曲轴锻造过程中的金属流动分析与磁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7 14:22
【摘要】:针对六拐曲轴进行磁粉探伤分析,观察探伤后磁痕的形貌和分布,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Transvalor Forge-3D对曲轴的热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热锻过程中金属流动对曲轴磁痕的影响。模拟表明,在预锻和终锻过程中,第3、4拐与第1、6拐内侧分模面对应于曲轴的中心金属分布处,而中心金属的圆截面在第2、5拐截面上的横向分布为中心偏上10 mm左右。中心金属流至第1拐和第3拐的内侧圆角处,使得中心金属在经过后续的机加工等工序后,易暴露在工件表面,中心金属材料的外露易诱发裂纹、磁痕等的发生,这是磁痕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模具的预锻尺寸可以避免中心金属材料的暴露,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中心金属的缺陷在一定允许范围内,可以避免实际锻造中曲轴内部缺陷的发生。
[Abstract]:The magnetic particle flaw detection analysis of six crank crankshafts was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magnetic marks after the inspection. The hot forging process of the crankshaft was simulated by 3D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ransvalor Forge-3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tal flow on the magnetic marks of the crankshaft during the hot forging proces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reforging and final forging, the inner parting die of the 3rd and the 1st crank should be located at the center metal distribution of the crankshaft, and the transverse distribution of the circular section of the center metal on the section of the second crankshaft is about 10 mm above the center. The central metal flows to the inner corner of the first and third turns, which makes the center metal easily exposed to the workpiece surface after subsequent machining, and the exposure of the central metal material can easily induce cracks, magnetic marks, etc. This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agnetic mar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er defects of crankshaft can be avoided by adjusting the pre-forging size of die,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raw material and controlling the defect of center metal within a certain range.
【作者单位】: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
【基金】: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132102210119)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内教改课题
【分类号】:TG3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波;李名尧;孙劲松;茅德清;;曲轴模锻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优化[J];精密成形工程;2012年06期

2 黄延;;地铁列车车钩钩头法兰磁粉聚集原因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3年04期

3 倪培相;孙军;周先忠;;曲轴磁痕分析及其对疲劳强度的影响[J];机械制造;201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拥,李兰芬;对曲轴锻造工艺的订正和补充[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2 孙明月;李殿中;李依依;凌进;沈才平;;大型船用曲轴曲拐的弯锻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J];金属学报;2005年12期

3 刘君,刘郁丽,杨合,高涛;热锻成形过程微观组织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4 焉永才;在热模锻压力机上成形空间曲线分模四拐曲轴的工艺研究[J];机械工人;2001年09期

5 程卫锋;微车曲轴精锻件的锻造新工艺探讨[J];机械工人;2005年03期

6 焉永才;;成品曲轴分模面磁痕分析[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8年21期

7 甘宅平;;高铬铸铁残余奥氏体测定的探讨[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7年11期

8 崔振山,徐秉业,刘才;热轧产品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数学模拟[J];力学与实践;2002年05期

9 陈慧琴,刘建生,郭会光;12V240曲轴弯曲镦锻成形模具结构设计的改进[J];模具技术;2001年06期

10 李旭;周清;陈明和;王小芳;;热塑性成形过程微观组织模拟研究新进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S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作东;张永红;张佳;;裂纹与条状疏松磁痕分析[J];无损探伤;2010年05期

2 王小忠;左锦中;;发动机曲轴探伤磁痕分析[J];现代冶金;2012年02期

3 吴成芸;300M钢锻制飞机起落架非相关磁痕的剖析研究[J];无损检测;1999年07期

4 杨婷婷;球铁曲轴石墨磁痕的性质和识别[J];现代铸铁;2000年01期

5 熊瑛;付立群;杨克杰;;碳化物聚集形成的磁痕分析[J];无损检测;2008年11期

6 徐高太;;A型曲轴磁痕分析[J];无损探伤;2008年02期

7 李晔;;凸轮锻件磁痕分析[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年13期

8 谢海平;刘骅震;乔兵;;曲轴磁粉探伤磁痕的形成原因[J];物理测试;2013年04期

9 谢敬学;蔡岫岩;石则鲁;蒋运英;徐克涵;刘玉莲;;螺栓磁粉检测中的非相关磁痕形成机理分析[J];水利电力机械;1993年03期

10 左传付 ,谢爱芬;锻造曲轴探伤磁痕的产生原因及疲劳试验分析[J];机械工人;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乔兵;;汽车曲轴表面磁痕的形成原因[A];2011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2 鲍顺尧;;柴油机锻钢曲轴常见缺陷磁痕的种类和特征[A];2000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0年

3 庞佑强;丛培林;郑红;李绍芬;;磁粉探伤中的磁痕分析与判断[A];2006年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6年

4 杜冈峰;张沈洁;曹耕原;杨玉;;柴油机六缸42CrMo曲轴磁痕分析(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5 严大卫;陈罕新;刘连仲;;白点的磁痕特征[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燕铭;燎原攻克300M钢磁痕显示难题[N];中国航空报;2004年

2 乔兵;汽车曲轴表面磁痕的形成原因[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光华;相位角120°锻造曲轴探伤磁痕产生机理及减轻方法[D];重庆大学;2011年

2 张浩鑫;42CrMo机车零件焊接修复及其磁痕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16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316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9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