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脉冲辅助超声冲击技术对焊缝残余应力及显微硬度的影响
[Abstract]:There are welding residual stresses in the welded structure, which makes the welded members break easily and shorten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elded members. The effect of electric pulse assisted ultrasonic impact technology on residual stress and microhardness of D36 steel weld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electric pulse assisted ultrasonic impact on the elimination of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and surface strengthening at appropriate current density and treatment tim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single ultrasonic impact technology. The residual stress of the weld can be reduced by up to 23 MPa,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ultrasonic impact technique. The maximum hardness of the weld surface can be increased to 109 HVV, and the depth of the strengthened layer can be increased to 250 渭 m.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研究所;
【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40417115840280)
【分类号】:TG441.8;TG45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宇;赵福令;王元刚;王津;黄博;;集肤效应对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影响[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饶德林,陈立功,倪纯珍,朱政强;超声冲击对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5年04期
3 王志坚;蒋军;王东坡;邓彩艳;;海洋平台用钢D36超大厚度焊接接头CTOD试验[J];焊接学报;2007年08期
4 汪洪峰;左敦稳;邵定林;李光;董春林;;工艺参数对搅拌摩擦焊7022铝合金残余应力及耐磨耐蚀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11年01期
5 徐富家;吕耀辉;徐滨士;;焊接快速成形金属零件的残余应力与变形[J];焊接技术;2011年01期
6 叶雄林;朱有利;马丽丽;李占明;;超声冲击处理改善22SiMn2TiB钢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7 崔高健;滕加庄;林玉霞;;超声波消除铝合金焊接件残余应力的机理研究[J];机械;2009年01期
8 徐玉强;李书齐;马洪伟;耿建成;;海洋平台用D36钢焊接构件振动时效后的组织与性能[J];焊接技术;2013年04期
9 王东坡;周达;;超声冲击法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机理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官磊;电致塑性轧制AZ31镁合金的变形机制及其组织和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芝;霍光瑞;余圣甫;付秀娟;;高强船体钢双丝埋弧焊焊接接头CTOD试验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9年06期
2 刘小渝;;磁测法测试钢结构桥梁的焊接残余应力[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金亚春;程媛;王俊永;;大型钢吊车梁加劲肋板与下翼缘板误角焊的补救处理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年10期
4 刘小渝;刘秀伟;;斜拉桥钢锚拉板区域焊接应力消除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1期
5 董学伟;黎向锋;左敦稳;王吉胜;董春林;李光;;基于热力耦合模型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顺序优化仿真分析[J];功能材料;2012年06期
6 汪洪峰;汪建利;左敦稳;段杏林;王珉;;7022铝合金FSJ连接区减薄机理分析[J];功能材料;2012年10期
7 徐斌;颜银标;;断裂韧度CTOD评定技术的现状及应用[J];材料导报;2012年11期
8 黄加强;万正权;卞如冈;李良碧;;高强钢焊接接头超声冲击效果对比试验研究[J];船舶力学;2012年10期
9 董晓玲;;焊接后热处理技术及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J];硅谷;2013年13期
10 何柏林;宋燕;;超声冲击改善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查小琴;张亚军;张欣耀;梁键;;厚钢板焊接接头低温断裂韧性CTOD试验技术[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李良碧;万正权;潘广善;卞如冈;王自力;;焊接残余应力及超声冲击消除的试验研究[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威;基于电磁力的焊接热裂纹及变形随焊控制新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余启明;桥梁钢断裂韧性CTOD试验与仿真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肖楠;铁路重载货车车轮辐板热机疲劳强度评价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吴良晨;超声频分量双周疲劳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D];天津大学;2008年
5 解宝成;微小孔及阵列孔微细电火花加工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建军;二维超声无磨料抛光工艺参数优选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闫林林;超声喷丸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金玲玲;承载超声冲击提高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李森;铝合金VPTIG焊T型接头工艺及疲劳与变形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杨秋林;超声冲击对含缺陷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2年
6 刘秀伟;超声冲击法消减焊接残余应力的试验分析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7 贾义庚;超长寿命区间超声冲击处理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D];天津大学;2009年
8 赵小辉;几种航空材料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滕达;Cr-Cu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仿真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肖兵;铁路货车车轮疲劳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志凌,邹刚,何长红,张晓牧;超声捶击提高超细晶粒钢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年01期
2 杨健,陈静,杨海欧,林鑫,黄卫东;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12期
3 张霜银;林鑫;陈静;黄卫东;;热处理对激光立体成形TC4残余应力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5期
4 陈鹏;振动消除宏观残余应力的机理研究[J];电焊机;2005年01期
5 周龙早,刘顺洪,丁冬平;基于三维焊接熔敷的快速成形技术[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04期
6 谭伯聪;解德;李荣锋;李福林;吴佑明;;超厚钢板焊接残余应力剖析[J];钢铁研究;1993年05期
7 阳代军;陈延清;李飞;张永青;张卫东;徐彬;;D36级高强度造船用钢板焊接性能的分析[J];焊接;2008年04期
8 胡晓萍;屈朝霞;李自刚;;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再热脆化问题[J];焊接;2008年12期
9 周海祥;斯松华;;热处理对高强度微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焦馥杰;茅鹏;沈瑜书;;振动时效机理研究[J];焊接学报;199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慧;多层多道金属粉末激光烧结体翘曲变形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Michaleris,张根元;减少大型焊件残余应力和变形[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0年04期
2 陈怀宁,陈亮山,林泉洪;逆焊接加热处理引入压缩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J];机械强度;2002年01期
3 高永毅,苏志霄,焦群英,唐果;残余应力对构件固有频率影响的讨论[J];机械强度;2002年02期
4 戴福隆,亚敏,谢惠民,吕坚;云纹干涉与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实验方法与系统[J];实验力学;2003年03期
5 杨建,何鹏,周宣;陶瓷金属接头残余应力分析的后处理[J];焊接技术;2003年02期
6 杨务滋,杨国庆,杨超,周立强;焊接中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及减少措施[J];上海有色金属;2003年04期
7 赵学荣,朱援祥,孙秦明;水电站合拢焊缝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3年04期
8 董浩存;一种测量金属管中残余应力的简易方法[J];物理测试;2003年03期
9 王立平,陈霁恒,孙从科;分段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J];江苏冶金;2004年03期
10 罗暑生;机械阻碍应力对铸造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3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郑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庆;朱升云;;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材料中残余应力[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伟;;振动时效消除焊接件残余应力效果的验证[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常红;侯鑫茜;;光弹贴片法检测构件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7 谢大吉;赵如发;胡德贵;王增梅;顾守仁;冯升波;;磁测残余应力法在工程中应用探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8 张亦良;徐学东;肖述红;;残余应力对储罐泄漏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9 覃明;陈瑞;马素媛;贺笑春;李家宝;;残余应力静载弛豫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郑渝;李志勇;;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的超声检测[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实习记者 王恒;控制残余应力——寻找加工变形的解决之道[N];中国航空报;2014年
2 陶萍萍;中建钢构用新技术消除钢板墙残余应力[N];现代物流报;2013年
3 ;残余应力与加工变形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抗疲劳制造工艺优化方案[N];中国航空报;2013年
5 ;残余应力与变形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在航空铝合金锻件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13年
6 蔺军 谢艳花;央视新楼钢构制作特点与加工工艺[N];建筑时报;2007年
7 肖英龙;日本功能性船板开发使用现状[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8 记者 匡华安 通讯员 李荣锋 潘东晓;武钢起草的两项国标通过审定[N];中国冶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涛;精密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曹江;2A02高强度铝合金热加工残余应力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3 朱丽娜;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涂层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陶波;热压玻璃透镜里的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宋以国;多焊缝管板结构焊接工艺与残余应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6 江小辉;残余应力生成机理及复杂薄壁件加工精度控制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7 肖磊;基于深度—敏感压痕技术的疲劳裂纹尖端残余应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王建花;复合材料身管残余应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孙志国;MEMS封装中的残余应力演化及其相关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10 唐志涛;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及切削加工变形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异种钢焊接的残余应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雷;厚壁冷成型钢残余应力理论分析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永红;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侧墙残余应力与变形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维;高频焊管焊接接头的断裂行为和残余应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孙新杨;纤维与树脂固化残余应力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彦龙;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检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敏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释放及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娟;玻璃/铝多层阳极键合接头残余应力应变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9 梁剑;电沉积镍镀层中的残余应力表征[D];湘潭大学;2009年
10 王广晖;智能型机械残余应力测试仪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323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32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