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内生TiC对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高强钢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Abstract]:The effect of in-situ endogenous Ti C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steel welded joints was studied by CO2 laser-activated gas shielded welding (Metal active gas arc welding,MAG) composite welding method with high strength steel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itu Ti C particles can refine the weld micro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the welded joints of high strength steel.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upper weld of wCNT:wTi=15% is mainly composed of dendrite. The average width of secondary dendrite is 8.4 m. The lower part of the weld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equiaxed crystals. However, the upper center of the unpowdered weld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columnar crystals, and the average width of the columnar crystal is 13.25 m. The lower part of the weld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fine columnar crystals. The fracture analysis shows that a large number of fine dimples are produced at the fracture of wCNT:wTi=15% weld, and the welded joints are mainly ductile fracture, while the unpowdered welded joints are mainly brittle ductile fracture. The resul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 show that in situ endogenous Ti C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nergy absorption, bending energy and hardness of laser-arc composite welded joints of high strength steel,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tensile strength.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15140)
【分类号】:TG457.11;TG4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小平;伏思静;;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05期
2 袁小川;赵虎;王平平;;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焊接技术;2010年05期
3 刘凤德;张宏;杜劭峰;刘双宇;王宇琪;;激光功率对CO_2激光-MAG电弧复合焊电弧与熔滴行为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4 路浩;邢立伟;陈大军;;高速列车用耐候钢活性MAG焊接技术[J];焊接学报;2013年11期
5 明学勤;倪自飞;;原位TiC弥散强化420不锈钢的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三,李凤春,曾光廷,张欣苑;铸造烧结原位生成TiC-铁基表面复合材料[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6期
2 尤显卿,任昊;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5期
3 孙廷富;陈耘;章国伟;汪缨;李岩;宋建民;杨波;元涛;陈大辉;;高铁化合物体积分数耐热铝合金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4 胡敦芫,黄赞军,杨滨,崔华,张济山,熊柏青,张永安,朱宝宏;喷射成形原位反应TiC/Al-Fe-V-Si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Surface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vacuum infiltration casting technique[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English Edition);2005年05期
6 马颖,郝远,寇生中,鲁学年;原位自生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J];材料导报;2002年12期
7 吕志强;汤爱涛;潘复生;王健;王雨;;原位合成TiCp/Fe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6年S2期
8 梅志,杨峰,严有为,段汉桥;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J];材料工程;2000年06期
9 朱宝宏;张永安;刘红伟;熊柏青;石力开;;原位自生TiC颗粒对Al8.5Fe1.4V1.7Si耐热铝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10 潘卫东,任英磊,邱克强,才庆魁;原位复合TiC和(TiW)C增强Fe基复合材料[J];东北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延沛;毛协民;董企铭;欧阳志英;;颗粒增强Fe-C功能复合材料的现状及展望[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2 朱宝宏;熊柏青;张永安;刘红伟;石力开;;喷射成形Al-8.5Fe-1.1V-1.9Si耐热铝合金的组织演变及性能分析[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诚;旁路耦合电弧GMAW工艺及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魏齐龙;铝锂合金的析出相、各向异性与静电场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杨屹;基于场激发的Fe-Ti-C三元系燃烧行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冯可芹;电场诱导燃烧合成铁基复合材料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赵玉谦;TiC颗粒局部增强铸造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吉林大学;2005年
6 寇生中;XD反应合成Al_2O_(3p)-TiC_p/Al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过程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贵荣;铜合金表面铸渗工艺及渗层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静;(Ti,V)C/Fe的原位合成及机械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梁云虹;Cu-Ti-C/B_4C体系燃烧合成行为及钢基复合材料的制备[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艳华;非平衡凝固合金的相形成及动力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松;TiC/Ni金属陶瓷的制备以及其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翟传鑫;液相烧结法制备铁基复合材料[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晓东;碳化钨颗粒/高锰钢基复合堆焊层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奂;内生型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凤春;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形成机理及耐磨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6 孙志平;铸造烧结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及形成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杨佳;钛铁矿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及相关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章德铭;原位TiC_p/Fe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及二次加工[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9 戚力;自生(TiW)C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显微组织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10 任昊;电冶熔铸钢基复合材料组织及磨损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桂香,刘均海,黄继华,张建纲;成分参数对原位反应合成TiC/Cr18Ni8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5年06期
2 王静;王一三;丁义超;石建国;;原位合成(Ti,V)C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J];材料工程;2006年09期
3 王宏明;李桂荣;赵玉涛;戴起勋;;电磁铸造法制备的(Al_2O_3+Al_3Zr)_p/A359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4期
4 张赋升,马铁军,李京龙,熊江涛,杨宁宁;A-TIG焊电弧的动态研究[J];电焊机;2003年12期
5 张秋平;活性焊剂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J];飞航导弹;2004年06期
6 刘海峰,刘耀辉,于思荣;原位合成V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组织及其形成机理[J];复合材料学报;2001年04期
7 邹正光,傅正义,袁润章;Ti-C-Fe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和结构形成过程[J];复合材料学报;1999年03期
8 冯可芹,杨屹,王一三,沈保罗;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展望[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12期
9 杨春利,牛尾诚夫,田中学;TIG电弧活性化焊接现象和机理研究(2)──活性化TIG焊接中的电弧现象[J];焊接;2000年05期
10 黄勇,樊丁,樊清华;铝合金FBTIG焊的试验研究[J];焊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帅玉峰;阎子安;胡俊川;;防止铬镍钼高强钢焊接裂纹的工艺方法[J];机械工人;1988年08期
2 孙建新;;高强钢焊接结构的潜在风险分析[J];电焊机;2014年05期
3 李会录,褚武扬,高克玮,乔利杰;高强钢中氢致附加拉应力的定量研究[J];金属学报;2002年08期
4 李守新;夹杂对高强钢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4期
5 吴玮;;用于阀簧的高强钢的过去和未来[J];上海钢研;2006年02期
6 夏伟白;;42CrMo中碳调质高强钢的焊接[J];焊接;1990年02期
7 郝文魁;刘智勇;王显宗;李晓刚;;海洋平台用高强钢强度及其耐蚀性现状及发展趋势[J];装备环境工程;2014年02期
8 陈永宜;高强钢机加工后的酸蚀检查[J];材料工程;1990年02期
9 郭冬安,汤锡宽;低匹配接头法在高强钢转轮焊接上的应用[J];焊接技术;1994年06期
10 纪茂峰,张少峰;中低合金调质高强钢的焊接[J];河北煤炭;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蓟泉;李双娇;尹衍军;苏岚;郭锦;;先进高强钢成形过程中本构模型研究现状与发展[A];2014年全国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俊;;影响高强钢汽车板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陶一春;杜林;何晓明;;热轧相变高强钢两段冷却模式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万祯;苏仁权;王凤;王新堂;;高强钢刻痕杆低温断裂试验[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5 张忠典;王亚荣;李双双;;外加径向恒定磁场改善高强钢点焊质量[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6 冯勇;;高强钢强韧性的控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跃华;宇慧平;李晓阳;;超高强钢单点焊结构的疲劳寿命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丁中;刁承民;张海民;刘国;刘建伟;;高强钢炼钢生产的工艺研究与应用[A];2011年全国技术中心建设与新品开发研讨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于洋;顾家琳;崔文龙;白秉哲;方鸿生;;工业生产CFB/M高强钢超高周疲劳性能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永德;李守新;杨振国;柳洋波;陈树明;李广义;惠卫军;翁宇庆;;氢含量与高强钢疲劳强度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延军 通讯员尹冉;宝钢加快高强钢产品研发[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严伟明;宝钢三代超高强钢量产[N];中国工业报;2012年
3 记者 郝薇;太钢3个高强钢新品种试生产成功[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首席记者 崔晓农;太钢高强钢坯应用实现新突破[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石鹰 王阳军;太钢高级别高强钢坯应用实现新突破[N];太原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崔晓农;太钢高强钢援日“显神威”[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李郇;加快推进本钢高强钢项目落地[N];本溪日报;2012年
8 文杰;新连退线生产汽车角超高强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9 本报通讯员 李忠宝 王利 何蔚;高强钢仍是汽车板材质的首选[N];中国冶金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郭小燕;高强钢推广须解决四大问题[N];中国冶金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彬;高强钢热成形过程微观组织及多物理场耦合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冯晓九;大瓣片高强钢球罐壳板成形机理及本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蒋庆磊;800MPa高强钢GMAW接头组织性能及精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霞;高强钢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电化学表征[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小龙;先进高强钢热轧工艺开发与生产实践[D];东北大学;2010年
3 刘波;高强钢同步预热焊接方法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王志慧;高强钢在大型变电站联合构架的应用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5 王杨;低合金高强钢特高压铁塔关键焊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羊军;超薄高强钢车门外板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黄启秀;WELDOX960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工艺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王光大;BWELDY700QL4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9 胡银辉;DP1000高强钢点焊工艺及接头组织与性能[D];吉林大学;2013年
10 杨景华;低合金高强钢特高压铁塔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72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37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