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一种基于平均应力强度因子的焊点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9-01-04 15:56
【摘要】:传统的焊点疲劳仿真分析方法主要有基于力的LBF方法和基于应力的LMS方法,针对这两种方法所存在的预测精度不高、建模和计算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焊点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从断裂力学的角度考虑焊点的疲劳失效,采用一种模块化焊点模型,通过有限元提取焊点周围各节点的节点力和力矩,进而推算出焊点裂纹在板厚扩展路径上的平均应力强度因子作为疲劳寿命的评价参量。通过对HSLA340GI和DP600GI两种高强钢材料、4种不同厚度的电阻点焊接头进行剪切疲劳试验,将该平均应力强度因子与试验所得的焊点疲劳寿命数据进行双对数回归分析,得到一条平均应力强度因子与疲劳寿命的拟合曲线作为焊点的疲劳寿命预测曲线,并与传统的LBF和LMS方法进行预测精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焊点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LBF和LMS方法。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older joint fatigue simulation methods mainly include LBF method based on force and LMS method based on stress. A new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fatigue life of solder joint is proposed. The fatigue failure of solder joint is consider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racture mechanics. A modular solder joint model is used to extract the node force and torque around the solder joint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n the averag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f solder joint crack on the plate thickness propagation path is calculated as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 of fatigue life. The shear fatigue tests of four kinds of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joint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were carried out on two kinds of high strength steel materials HSLA340GI and DP600GI. The averag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nd the fatigue life data of solder joints were analyzed by double logarithmic regression analysis. A fitting curve of averag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nd fatigue life is obtained as the prediction curve of fatigue life of solder joints, and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BF and LM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solder joint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BF and LMS method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湖南大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4JJ3055) 湖南省科技开发计划(2013TT1006) 广西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桂科重1348003-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132)资助项目
【分类号】:TG44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君;张延松;朱平;陈关龙;;双相钢搭接点焊接头疲劳寿命分析[J];焊接学报;2008年05期

2 孙成智;曹广军;;基于等效结构应力的电阻点焊疲劳寿命预测[J];焊接学报;2011年01期

3 陈龙;蔡力勋;;考虑裂尖疲劳损伤的材料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20期

4 宋占勋;方少轩;谢基龙;;T形焊接接头根部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5 林晓斌;工程预测焊点疲劳寿命[J];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向伟;;基于ESS法的重载货车焊缝疲劳仿真[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2 杨鑫华;赵峰;胡文浩;孙屹博;;基于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的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3 徐丽;高嵩;Nigel Barltrop;;存在奇异点的结构疲劳评估简单方法[J];船舶工程;2013年06期

4 刘杰;卿启湘;文桂林;杨会;;考虑载荷流泄时盾构机T形焊接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14年02期

5 孙屹博;高峰;杨鑫华;;基于ASME标准的机车制动闸瓦托焊接疲劳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6 贾振超;宋林森;;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的汽车后桥疲劳寿命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7 陆璐;王照旭;崔红霞;;塑性有限元在金属轧制中裂纹演变模拟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09期

8 刘潮涛;王悦东;兆文忠;;铝合金缺口试样疲劳寿命预测新方法研究[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9 付玲;李耀;罗东;吴达鑫;佘玲娟;;等效结构应力法在塔机关键焊缝疲劳强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4年05期

10 蔡福海;王欣;高顺德;赵福令;;起重机结构疲劳强度与寿命评估方法分析[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朱涛;;汽车结构中的点焊疲劳寿命计算[A];首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05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涛;林晓斌;;基于实测载荷谱的车身焊点疲劳寿命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沈捚;;ASMEⅧ-2中基于结构应力的疲劳评定方法[A];第九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专辑[C];2013年

4 张啸尘;谢里阳;;概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A];技术融合创新·可靠服务企业·安全产品制胜——2013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五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胡明清;宇慧平;刘跃华;;超高强钢焊点疲劳寿命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6 张啸尘;谢里阳;;概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A];2013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五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啸尘;谢里阳;;概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A];2014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云郊;钢铝混合材料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关键问题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许君;双相钢点焊接头疲劳特性及寿命预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星新;基于健康监测的钢桥面板疲劳寿命评估[D];中南大学;2012年

4 高立强;铁路桥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静力行为与疲劳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潘萍萍;大型风力机塔架动响应特性及失效机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6 吴英龙;车辆减振系统原理与仿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刘智芳;台风区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蔡福海;起重机桁架臂疲劳寿命与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跃;水平轴风力机塔架载荷及振动的有限元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军;汽车用双相钢板电阻点焊工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国华;在役塔式起重机剩余寿命综合预测[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4 李承山;基于动态响应特性的点焊接头变幅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5 吕钢;基于有限元法的水平轴风力机塔架动态响应与优化问题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6 黄凌翔;移动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搭接焊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于群;车用双相钢DP780的激光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景鹏飞;大口径闸阀阀体加筋结构优化与疲劳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9 尚勇;镁合金自冲铆接及自冲铆接—粘接接头的疲劳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文敏飞;不锈钢车体环焊接头疲劳性能及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学伟;蔡力勋;包陈;陈龙;;基于低周疲劳损伤的裂纹扩展行为数值模拟新方法[J];工程力学;2011年10期

2 许君;张延松;朱平;陈关龙;;双相钢搭接点焊接头疲劳寿命分析[J];焊接学报;2008年05期

3 陈建桥;;汽车钢板拉剪点焊接头疲劳寿命分析[J];机械强度;1993年01期

4 沈海军,郭万林,冯谦;材料S—N、ε—N及da/dN—ΔK疲劳性能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J];机械强度;2003年05期

5 王文先,霍立兴,张玉凤,王东坡;相变应力及其改善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0期

6 王东坡,霍立兴,张玉凤,王文先;变幅载荷下超声冲击处理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9期

7 王文先,霍立兴,张玉凤,王东坡;提高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低相变点焊条焊趾熔修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8 岳红杰,赵海燕,蔡志鹏,张建强,林健,王国庆,李德成;薄壁铝合金结构焊接应力变形数值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9 尚德广,王瑞杰;基于动态响应有限元模拟的点焊接头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10 张利国;姬书得;方洪渊;刘雪松;;焊接顺序对T形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场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象忠;常福清;李敬东;;具有穿透裂纹的圆柱体扭转应力强度因子的光弹性测定[J];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2 谭达州 ,白秉三 ,俞秉义 ,马光;光弹性测定应力强度因子的面积法和弧长法的误差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3 张少琴 ,王蔼勤 ,冯宝莲;用光敏薄片测试工作构件的应力强度因子[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4 马光;用散光法测定平面混合型应力强度因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5 马光 ,苏鹏程;用散光法测定应力强度因子K_Ⅲ[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6 冯宝莲 ,王蔼勤;应力强度因子K_Ⅱ的光弹性测定[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7 赵宝荣;晶粒尺寸对疲劳应力强度因子门坎值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年06期

8 J.M.埃思里奇;赵尚志;;由等色条纹确定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的评论[J];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1980年02期

9 黄允昭;;有孔板及旋转圆盘中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J];北京电力技术;1980年10期

10 殷旭伟;带外裂纹的内压圆筒的破坏预测[J];压力容器;198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伟;杨浩;黄其青;;铆接干涉配合锪窝孔边三维角裂纹断裂品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本文编号:2400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400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