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机床伺服进给系统定位精度的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精度保持性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年
高速机床伺服进给系统定位精度的控制研究
朱向东
【摘要】:现代的数控机床将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柔性集中于一体,高速机床进给系统对位置控制、速度控制、伺服电动机及机械传动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现代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研究与开发性能优良的伺服进给系统。 本文在研究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影响伺服进给系统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首先,建立了伺服进给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进一步分析了间隙、刚度、摩擦对进给系统的影响。 其次,在研究了影响进给系统定位精度因素基础上,采用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来改进系统定位的快速性和稳定性,设计了相应的模糊控制器,并基于实验获得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采用双模糊控制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相应速度和稳态精度。 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和仿真结果,设计并建立了交流进给伺服系统试验台及其位置检测系统。通过改变系统的负载、位置增益及加减速曲线等控制参数对系统的重复定位进行试验研究。 本文的研究对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同时为更好的解决高速机床定位等技术问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G6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颖颖;闫海涛;;内圆磨床伺服系统模糊PID控制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毅忠;;定点式双向螺距补偿法及在数控系统中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7年02期
2 杨强;孙志礼;闫明;许敏;;一种新型五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王波;向东亮;刘军;;解析数控机床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J];东方电机;2007年03期
4 孙宜标,郭庆鼎;基于神经网络给定补偿的交流永磁直线伺服系统滑模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3期
5 葛锁良,刘文慰;基于模糊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的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6 刘妹琴;神经网络控制的交流位置伺服系统[J];电气传动自动化;1998年02期
7 刘钢,李圣怡,范大鹏;机电伺服系统的预测函数控制算法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陶永华;新型 PID 控制及其应用──第四讲 模糊 PID 控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8年01期
9 韩江;苏志远;;直线电机进给伺服系统的自适应模糊位置控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夏链;谢捷;许少平;王堃;韩江;;Mikron UCP 800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检测与误差补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皇文;王文熙;罗磊;;采用数字调节器的铣床闭环数控系统[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2 翟进文;;CK—Ⅱ型车床数控系统硬件设计[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3 王文熙;;强迫耦合技术及其应用[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4 吴盛英;;连续攻丝的控制[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5 杨连军,腾勤,陆伟;在单片机微机控制系统中实现 PLC 与 MNC 的混合控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6 金仁成;陈涛;张五金;唐祯安;;微气压传感器测试系统的真空自动控制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Z1期
7 张东亮,艾兴,张承瑞,许传俊;人工神经网络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1年01期
8 郭丽;石航飞;陈志锦;杨凯;李勇;;BP神经网络在双伺服同步运动系统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11年01期
9 刘莉宏;;基于智能控制的PID控制方式的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杨涛;宋丹丹;;弯道路面车辆稳定性的模糊控制仿真研究[J];北京汽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奇海;;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雷达总体工艺设计[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张雪菲;田彦涛;王红睿;丁策;;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板球系统摩擦力估计[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孙明玮;焦纲领;杨瑞光;陈增强;;自抗扰控制在飞行器控制与制导上的应用与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问题的摸索[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德成;马克茂;;飞行仿真转台系统摩擦补偿方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映斐;程启明;程尹曼;胡晓青;;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6 邵珂;吴志刚;杨超;;基于神经模糊理论的阵风响应减缓控制律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崔宪莉;孙容磊;李建超;;高精度X—Y工作台的非线性摩擦补偿研究[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李世平;;极化面调整及线圆转换机械传动设计[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宏;;模糊控制在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云霞;华克强;蔡毓峰;;基于模糊控制的进场飞机排序[A];天津市自动化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木兰;神经网络硬化实现的共性技术在电力传动中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刘文光;商用汽车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关丽荣;基于反推技术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铭;基于主动转向和横摆力矩控制的多轴车辆制动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潘超;数控机床直线电驱进给系统控制技术及动态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乔阳;高效切削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的加工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史成坤;一种紧急救援的带臂球形机器人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陈广泉;认知异构无线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向红标;开放式伺服系统的摩擦建模与补偿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张宏韬;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误差的动态实时补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小冬;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呼吸机压力控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蛟龙;平面二级倒立摆的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万晨;船用汽轮循环泵动态仿真与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建军;基于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检测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阳江源;数控机床热误差检测与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华承博;新型土工平面应变仪的开发与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小艳;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宏云;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丛丽莉;基于模糊算法的渗碳炉温度和碳势在线测控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蔡志达;模糊理论在原油管道加热炉故障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友鹏;范子荣;;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非线性系统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7年06期
2 荣军;;基于Matlab模拟和数字控制器的仿真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郭辉;孙志礼;;基于ADAMS的3-RPS型并联机器人位姿的正解与逆解[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2 孙宜标,郭庆鼎;基于神经网络给定补偿的交流永磁直线伺服系统滑模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3期
3 王耀南,童调生;直流调速系统的智能协调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1997年02期
4 孙宜标,郭庆鼎,石丽梅;基于推力观测器的直线式交流伺服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1998年02期
5 孙炜,王耀南,朱俊杰;基于模糊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0年02期
6 赵金;万淑云;孙晓鹏;王离九;;交流伺服系统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的控制方案综述[J];电气传动;1996年01期
7 王晓东;陈伯时;夏承光;;基于S型函数单神经控制元的直流传动系统[J];电气自动化;1996年05期
8 杨永,向丹;SIEMENS系统数控机床位置控制数据的设置和调整[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谢成祥,曾庆军,许德;交流伺服系统的串级滑模变结构控制仿真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赵杰,朱延河,蔡鹤皋;Delta型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几何解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建国;数控机床误差综合补偿技术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199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仲华;MC118型立式加工中心伺服进给系统设计分析(一)[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1年01期
2 冯剑青,李虎城,薄云山;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讲座——第四讲 伺服进给系统CAD[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2年03期
3 龚仲华;MCll8型立式加工中心伺服进给系统设计分析(三)[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1年03期
4 龚仲华;MC118型立式加工中心伺服进给系统设计分析(二)[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1年02期
5 李德俭,丁庆新;描述数控铣床伺服进给系统跟踪性能的新概念——跟踪精度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廖萍;吴国庆;;DK9032数控外圆电熔爆磨削复合机床伺服进给系统设计[J];机床与液压;2006年06期
7 邹艳;王志彦;;伺服进给系统综合拉压刚度的理论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6年03期
8 解传宁;戴怡;;伺服进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年11期
9 林皇文;;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机电特性参数的优化[J];安徽工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10 程有龙;刘栋;张东升;冯斌;盛晓超;;精密伺服进给平台控制系统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春明;赵万生;赵家齐;刘晋春;;低刚度细长杆零件电火花加工工艺试验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电加工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韩;徐林森;田杰;张栋;;浅析数控机床技术发展[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鞍山永恒自控仪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智;[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黄祖尧 北京机床研究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滚动功能部件专业分会首任秘书长、现任顾问;[N];机电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姜军鹏;两轴高速直驱伺服进给系统控制策略与实验平台[D];天津大学;2012年
2 张邦成;串并联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机电耦合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鹏展;交流伺服系统控制参数自整定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谭文斌;伺服系统摩擦与温度变化干扰的建模及补偿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向红标;开放式伺服系统的摩擦建模与补偿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亚洲;非圆齿轮数控滚切加工误差分析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7 陈传海;面向可靠性概率设计的数控机床载荷谱建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恒;滚珠丝杠伺服进给系统机电耦合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盛猛;多层皮革高速裁剪机伺服进给系统多目标优化[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朱向东;高速机床伺服进给系统定位精度的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鹏杰;交流伺服进给系统的模糊PI控制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杨林霖;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精度保持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王雷;数控裁剪机伺服进给系统的设计与动态联合仿真[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7 宋玉;机床伺服控制性能及动态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刘伟;智能化数控机床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9 梁国利;ADGM25高速精密数控车床动态特性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10 马骏;复合式镗铣加工中心电气设计与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数控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精度保持性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4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