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喷射成形M3型高速钢碳化物演变规律及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4 11:39
【摘要】:装备制造业所需的工具钢通常采用铸造、大变形量锻造及复杂热处理来改善钢中碳化物尺寸和分布以使性能获得改善,但此方法难以制备高品质高合金化的M3型高速钢,因此只能采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而喷射成形工艺独有的技术优势使其一定程度上可替代粉末冶金方法来制备高合金化的高速钢。本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喷射成形技术制备高速钢的研究,已成功制备了喷射成形含铌M3型高速钢,其硬度和强度超过粉末冶金ASP23高速钢,但对Nb在其中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所以明确Nb在喷射成形M3型高速钢中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喷射成形含铌M3型高速钢沉积态、热加工及淬回火过程中组织演变及碳化物析出行为的研究和认识,来阐明Nb对喷射成形M3型高速钢组织演变及碳化物形成与转变的影响机制。本文针对Nb在喷射成形高速钢中作用机制的认识和明确可为喷射成形高合金化含Nb高速钢的性能稳定、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Nb的引入能显著影响沉积态M3高速钢中碳化物的成分、形貌和分布。0.5-1wt%Nb的添加可使不规则块状VC(5-10μm)转变为高数量密度、均匀分布的球形或近球形V-Nb复合型MC相(4-61μm),同时使层片状M2C碳化物的数量减少、厚度变薄,并使晶粒得到细化。其原因在于Nb的添加提高了MC相析出温度,致使MC相在高温下大量析出并阻碍γ枝晶生长,从而促进了球状MC和细化的丫枝晶及共晶M2C相的形成。 随着Nb含量增至2wt%,晶粒尺寸在获得进一步细化的同时使组织中出现了NbC和M6C相。这是由于2wt%Nb的引入使得MC相析出温度提高至包晶反应温度以上,从而促进包晶转变和奥氏体晶粒细化。同时,雾化熔滴或颗粒中形成的M2C相在糊状区分解并生成富W的M6C和NbC,使得NbC数量增加。 Nb的引入使得M2C共晶碳化物的片层尺寸和热稳定性降低,使其在高温变形过程中更易分解为细小的MC和M6C,从而有效改善了合金的热加工性能并使组织均匀。 MC碳化物中部分V和M6C碳化物中少部分的V和Mo被Nb替代以及由于喷射成形工艺引起M6C相中W含量的提高共同使MC与M6C相的热稳定性获得进一步提高,从而使二者更有效地钉扎晶界和抑制晶粒长大。 经600℃长时间时效处理后,含2wt%Nb的钢中M2C析出粗化和回溶速度相对于M3钢变缓。研究表明,560-600℃回火过程中,含2wt%Nb的钢中析出的M2C较M3钢更为密集;600℃过时效处理96h后,M3钢中M2C析出数量明显减少且粗化至30-40n,而含2wt%Nb的钢中M2C析出仍为10-20nm;600℃时效处理168h后,M3钢与含2wt%Nb的钢的基体均发生回复,且M3钢中M2C析出完全回溶,而含2wt%Nb的钢中仍存在细小弥散的针状M2C析出(20-50nm),从而使其红硬性得到提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2wt%Nb的引入使得喷射成形M3钢中一次碳化物的Mo含量减少,而基体固溶的Mo含量增加,提高了回火过程中M2C的粗化抗力,有利于形成高密度、细小弥散的M2C析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4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宗昌,杜志伟,朱文方,曹东奎;H13钢的回火二次硬化[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2 罗光敏;樊俊飞;单爱党;;喷射成形高温合金的研究与应用[J];材料导报;2007年09期

3 ;Decomposition of the Coarse Primary Carbides in the M2 High Speed Steels Containing Silicon[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3期

4 吴元昌;粉末冶金工具钢生产的新发展[J];粉末冶金工业;1999年06期

5 孙剑飞,沈军,曹福洋,李庆春;喷射成形镍基高温合金冷却速度的评价[J];粉末冶金技术;2002年03期

6 周雪峰;方峰;蒋建清;李德辉;朱旺龙;;高速钢M2中共晶碳化物M_2C的性质和形态[J];钢铁;2009年09期

7 车向前,,李正邦,何榜全,高彦彬;采用高电阻渣电渣重熔高速钢的研究[J];钢铁;1995年08期

8 徐寒冰,吴建生,章靖国;喷射成形技术进展及其工业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1999年06期

9 孙剑飞,沈军,曹福洋,李庆春;喷射成形镍基高温合金的拉伸断裂行为[J];有色金属;2002年02期

10 李建平;刘涛;唐青云;韩雷;钟掘;;Spray deposition for making large size billet with swing atomizer[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40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40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7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