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CSP流程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的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

发布时间:2019-02-22 13:45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分析了CSP工艺生产的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的析出物特征及析出规律.研究发现:屈服强度700 MPa级高强钢中存在大量球形的纳米级Ti C和Ti(C,N)粒子及少量不规则形状、100 nm以上的Ti4C2S2粒子,Ti N在连轧前完成析出,Ti C主要在卷取和空冷时析出.不含钼钢和含钼钢(0.1%Mo)中MC相的质量分数为0.049%和0.043%,由于钼的加入,含钼钢中Ti的析出量较少,但析出粒子更为细小,并定量得到了不含钼钢和含钼钢的析出强化效果分别为126 MPa和128 MPa.
[Abstract]:By means of optical microscop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physicochemical phase analysis and thermodynamics calculation, the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ecipitation rules of titanium microalloyed high strength steel produced by CSP process we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spherical Ti C and Ti (Con N) particles and a few irregular shapes in the yield strength 700 MPa high strength steel. The Ti4C2S2 particles, Ti N above 100 nm are precipitated before continuous rolling. Ti C is mainly precipitated during coiling and air cooling. The mass fraction of MC phase in molybdenum free steel and molybdenum containing steel (0.1%Mo) is 0.049% and 0.043%. Due to the addition of molybdenum, the amount of Ti in molybdenum containing steel is less, but the precipitated particles are smaller. The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 effects of molybdenum free steel and molybdenum containing steel were obtained quantitatively: 126 MPa and 128 MPa.,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条材总厂CSP分厂;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3AA031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460101)
【分类号】:TG14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神克常;牛建平;曾令荣;李立新;毛慧英;;一种洁净钢熔炼及轧制工艺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3年07期

2 牛见青;刘东升;;低成本Q345系列厚钢板的控轧控冷(TMCP)工艺[J];上海金属;2013年02期

3 吴良芹;任娟;;超快冷工艺对Q390C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上海金属;2013年06期

4 邓蕾;曹建春;王东;陈伟;;控冷终止温度对钒氮微合金化高强钢筋组织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3年20期

5 宗毳;毛卫民;朱国辉;谢利;;基于晶体学模型估算单相多晶体材料屈服临界分切应力[J];塑性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6 周家林;赖春明;潘成刚;皮昕宇;胡唐国;;铌微合金化Q345R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年04期

7 韩杰;刘艳林;孙乾双;李俊玉;;Ti微合金钢热变形后连续冷却相变及第二相析出行为[J];山东冶金;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晶晶;武会宾;张鹏程;巨彪;;Q460级矿用救生舱用钢的组织与析出相研究[A];2014年全国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康永林;;轧制分学科发展研究[A];2012—2013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范军;微合金钢铸坯第二相析出行为及表层组织演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王晓;硼镍添加低温用低合金高强度H型钢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德丰;X65管线厚板控冷过程的相变效应研究与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4 韩峗;低碳马氏体钢中(Ti,Mo)C析出行为及其强韧性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一;碳含量对马氏体温轧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2年

2 赵冬伟;钛微合金钢中对含钛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溶解与析出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崔长伟;700MPa级高强钢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

4 闫焕娟;X80管线钢热轧过程沉淀析出及微观组织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5 王奇;超高强度不锈钢带状组织成因分析及相关控制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杨静;钛铌复合微合金化钢组织和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7 沈训良;薄板坯连铸连轧中高碳钢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卜凡超;铌对09CuPRE耐候钢组织及性能影响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3年

9 韩杰;钛微合金化超高强耐磨钢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李亚菲;一种含钒铌高氮铬锰奥氏体钢的相图及铸态组织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锋;微钛处理钢中Ti(C、N)第二相质点析出、长大行为及其对晶粒长大的阻止作用研究[J];四川冶金;1998年04期

2 王祖滨;付俊岩;;HSLA钢冶金工艺技术的进展[J];特殊钢;2006年02期

3 刘丽霞;王世俊;周云;彭军;;钛含量对Nb-Ti微合金化Q345A钢热轧板力学性能的影响[J];特殊钢;2007年06期

4 苑少强;王春;梁国俐;刘义;;含Mo微合金钢的析出行为[J];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四新;中低碳钢贝氏体形核长大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HaruyoshiSUZUKI;ToshikazuSAKAI;KonMORIYAMA;吴国运;;日本调质高强钢应用现状[J];钢铁研究情报;1982年Z1期

2 帅玉峰;阎子安;胡俊川;;防止铬镍钼高强钢焊接裂纹的工艺方法[J];机械工人;1988年08期

3 孙建新;;高强钢焊接结构的潜在风险分析[J];电焊机;2014年05期

4 李会录,褚武扬,高克玮,乔利杰;高强钢中氢致附加拉应力的定量研究[J];金属学报;2002年08期

5 李守新;夹杂对高强钢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4期

6 吴玮;;用于阀簧的高强钢的过去和未来[J];上海钢研;2006年02期

7 夏伟白;;42CrMo中碳调质高强钢的焊接[J];焊接;1990年02期

8 郝文魁;刘智勇;王显宗;李晓刚;;海洋平台用高强钢强度及其耐蚀性现状及发展趋势[J];装备环境工程;2014年02期

9 陈永宜;高强钢机加工后的酸蚀检查[J];材料工程;1990年02期

10 郭冬安,汤锡宽;低匹配接头法在高强钢转轮焊接上的应用[J];焊接技术;199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蓟泉;李双娇;尹衍军;苏岚;郭锦;;先进高强钢成形过程中本构模型研究现状与发展[A];2014年全国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俊;;影响高强钢汽车板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A];2006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陶一春;杜林;何晓明;;热轧相变高强钢两段冷却模式研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勇;;高强钢强韧性的控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万祯;苏仁权;王凤;王新堂;;高强钢刻痕杆低温断裂试验[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6 张忠典;王亚荣;李双双;;外加径向恒定磁场改善高强钢点焊质量[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7 刘跃华;宇慧平;李晓阳;;超高强钢单点焊结构的疲劳寿命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丁中;刁承民;张海民;刘国;刘建伟;;高强钢炼钢生产的工艺研究与应用[A];2011年全国技术中心建设与新品开发研讨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李永德;李守新;杨振国;柳洋波;陈树明;李广义;惠卫军;翁宇庆;;氢含量与高强钢疲劳强度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丁中;刁承民;张海民;刘国;刘建伟;;高强钢炼钢生产的工艺研究与应用[A];2011年华东五省炼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延军 通讯员尹冉;宝钢加快高强钢产品研发[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严伟明;宝钢三代超高强钢量产[N];中国工业报;2012年

3 记者 郝薇;太钢3个高强钢新品种试生产成功[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首席记者 崔晓农;太钢高强钢坯应用实现新突破[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石鹰 王阳军;太钢高级别高强钢坯应用实现新突破[N];太原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崔晓农;太钢高强钢援日“显神威”[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7 记者 李郇;加快推进本钢高强钢项目落地[N];本溪日报;2012年

8 文杰;新连退线生产汽车角超高强钢[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郭小燕;高强钢推广须解决四大问题[N];中国冶金报;2014年

10 本报通讯员 李忠宝 王利 何蔚;高强钢仍是汽车板材质的首选[N];中国冶金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彬;高强钢热成形过程微观组织及多物理场耦合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冯晓九;大瓣片高强钢球罐壳板成形机理及本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蒋庆磊;800MPa高强钢GMAW接头组织性能及精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霞;高强钢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电化学表征[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波;高强钢同步预热焊接方法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王志慧;高强钢在大型变电站联合构架的应用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4 王杨;低合金高强钢特高压铁塔关键焊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黄启秀;WELDOX960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工艺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王光大;BWELDY700QL4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7 胡银辉;DP1000高强钢点焊工艺及接头组织与性能[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杨景华;低合金高强钢特高压铁塔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田成达;DP780高强钢动态力学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闫英杰;一种高强钢在不同温度下的断裂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8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428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9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