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压力和氧化作用对热冲压界面换热系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11 21:03
【摘要】:针对热冲压过程中钢板容易氧化的特点,测定了不同保温时间下板料氧化皮厚度的变化情况,利用自制实验装置测量热冲压板料和模具的温度,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热冲压板料与模具之间的热交换过程,并结合最小二乘法求解压力1~10 MPa和氧化皮厚度9~135μm条件下的等效换热系数,分析了板料的氧化作用和压力及其交互作用对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换热系数随着板料氧化皮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其降幅逐渐趋缓;随着压力增加,换热系数增大,且与压力保持幂函数的增长关系;压力增加将导致氧化皮破裂,使其氧化作用对换热的阻碍效果逐渐减弱,而换热系数对压力的敏感性随着氧化皮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同时,将氧化皮厚度、压力和换热系数进行整体拟合,得到了换热系数随氧化皮厚度和压力变化的关系式.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sy oxidation of steel sheet in hot stamping process, the change of oxide scale thickness of sheet metal under different holding time was measured, and the temperature of hot stamping plate and die was measured by self-made experimental device.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between hot stamping sheet and die is sim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d the equivalen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under pressure 1 / 10 MPa and oxide thickness 9 ~ 135 渭 m is calculated by least square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oxidation pressure and interaction of sheet metal 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sheet metal oxide, and the decrease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and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and maintains the relation of power fun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will lead to the rupture of the oxide scale, which will weaken the effect of the oxidation on the heat transfer,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o the pressure wi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oxide scale. At the same time, the thickness, pressure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the oxide scale are fitt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the thickness and pressure of the oxide scale is obtained.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CDJZR13130082)资助
【分类号】:TG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辉平;贺连芳;赵国群;;硼钢B1500HS界面传热系数与压力关系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2 常颖;李烨;盈亮;卢金栋;唐行辉;郭威;;热冲压钢板氧化行为对传热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6期

3 朱智;张立文;顾森东;;Hastelloy C-276合金与硅钢间的瞬态接触换热实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邢磊;张立文;张兴致;岳重祥;;TP2铜与3Cr2W8V模具钢的瞬态接触换热系数[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亚菲;车用高强度钢板的氧化脱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江社明;张启富;刘常升;滕华湘;;加热工艺对热成形钢表面纯锌镀层组织和表面氧化物的影响[J];腐蚀与防护;2014年05期

2 Xu Ya;Liu Peixing;Wang Zijian;Zhang Yisheng;;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boron-manganese sheet metal blank by induction heating in application for hot stamping[J];Engineering;2014年05期

3 黄鸣东;王宝雨;李学涛;周靖;;硼钢热冲压微观组织仿真及力学性能预测[J];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07期

4 廖铮玮;盈亮;胡平;李烨;唐行辉;常颖;;高强度钢板热成形界面换热系数估算[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S1期

5 常颖;李烨;盈亮;卢金栋;唐行辉;郭威;;热冲压钢板氧化行为对传热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6期

6 白倩;林建国;;有限元在钛合金航空发动机叶片热加工中的应用(英文)[J];航空材料学报;2014年04期

7 常颖;靳菲;盈亮;史栋勇;李树娟;赵坤民;;改善复杂形状的热成形先进高强钢汽车结构件成形性的工艺开发和机理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4年08期

8 常颖;李树娟;唐行辉;李晓东;王存宇;赵坤民;;22MnB5钢表面微观形貌对界面换热系数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年03期

9 张志强;贾晓飞;赵勇;李湘吉;;高强度硼钢淬火界面热交换系数的实验与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年04期

10 郝新;韩先洪;杨坤;钟瑶瑶;;热冲压过程中的模内传热现象[J];塑性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贺连芳;硼钢B1500HS的热冲压关键参数测试及其淬火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张磊;高强度钢板热冲压过程的模具温度控制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盈亮;高强度钢热冲压关键工艺试验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桂中祥;高性能硼钢热冲压成形及Al-Si镀层开裂失效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志勇;大直径薄壁纯钛管数控热弯变形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

6 周靖;硼钢热冲压热模拟实验与损伤演化建模仿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会中;紫铜管旋冲缩口成形加工的数值模拟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阚东彬;高强度硼钢板分区冷却热冲压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颜震;B1500HS硼钢高温热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及典型件热冲压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烨;热成形模具冷却系统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邓Pr瀛;模具分区冷却因素对热成形硼钢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航;高强钢板热冲压成形极限线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陈功;汽车B柱热成形模具型腔式冷却系统设计和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晨磊;高强度钢板热成形工艺及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李洪庆;超高强钢汽车零件热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准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何全福;热成形过程热力耦合CAE分析及模具工艺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张朝生;国外汽车用高强度钢板的发展[J];鞍钢技术;1998年07期

2 曹杰,项长祥,陈冬,秦茶,李联生;几种高速钢的氧化脱碳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黄鹏;魏兴钊;;用三维有限元求解金属淬火过程的换热系数[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8年02期

4 张立文;朱德才;邢磊;张国梁;韦荣选;;铝合金与5CrMnMo模具钢界面接触换热系数实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邢磊;张立文;张兴致;岳重祥;;基于瞬态法的铝合金与模具钢接触换热实验研究[J];锻压技术;2010年02期

6 赵越;杨功显;袁超;郭建亭;刘常升;;铸造镍基高温合金K447的高温氧化行为[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7年01期

7 纪国富;利用差热天平研究钢在高温下的氧化特性[J];分析仪器;2003年02期

8 秦汝明,冯喜奎;针布齿条制造过程中氧化脱碳及防止对策[J];纺织器材;1999年05期

9 欧阳德刚;蒋扬虎;罗安智;;钢氧化特性的研究动态[J];工业加热;2007年06期

10 陈冬,项长祥,曹杰,秦茶,李联生;高速钢脱碳层深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J];河北冶金;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连芳;硼钢B1500HS的热冲压关键参数测试及其淬火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灿;重轨钢的脱碳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2 陈晓建;铜管四辊行星轧制工艺有限元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乃录,潘健生,廖波,高长银,叶健松;淬火油动态下换热系数的测量及计算[J];热加工工艺;2002年03期

2 沈成俊;张伟民;顾剑锋;陈乃录;;电流法测量空气换热系数[J];热加工工艺;2006年03期

3 侯忠霖;姚山;王廷利;张兴国;金俊泽;;一种铝合金水冷界面换热系数反求方法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8年01期

4 刘国勇;朱冬梅;张少军;李谋渭;;高温平板水雾冷却换热系数的数值分析[J];钢铁研究学报;2009年12期

5 张时锋;李自良;;基于有限元的换热系数反求法[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11期

6 赵长义;吕利太;洪成珠;;用换热系数评定淬火油冷却性能的方法[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7 赵郁芬;刘建民;;冲击加热换热系数的计算机解法[J];四川冶金;1988年02期

8 吕彦力,李春艳;表面式空气冷却器管内换热系数的计算与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9 吕俊复,邢兴,张建胜,黎永,刘青,王昕,任维,岳光溪,刘宝森,马明华,林旭东,于龙;循环流化床燃烧室换热系数试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0年02期

10 袁俭,张伟民,刘占仓,陈乃录,王鸣华,徐骏;不同冷却方式下换热系数的测量与计算[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成;丁瑞星;;平安大厦外表面换热系数与建筑高度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侯晓飞;诸凯;付萌;吕静;;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套管内换热的实验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国庚;王忠衡;;冰浆流体流动换热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陶汉中;张红;庄骏;;小型轴向槽道热管蒸发段的换热系数[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志强;周建安;;钢锭凝固过程中锭模温度及换热系数变化的数值模拟[A];第十八届(2014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S06:凝固与连铸[C];2014年

6 张宗楠;陶乐仁;王建;;R22在一种光管内无润滑油冷凝性能的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叶灿滔;刘金平;问楠臻;;空冷冷凝器内制冷剂流动与传热过程的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谋渭 张少军 边新孝 刘国勇 朱冬梅 王琳;中厚板常化炉后快冷(NAC)技术装备[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宁;多孔建筑材料表面换热系数的风洞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立强;凝固界面换热系数反求及铝合金薄壁件压铸造工艺优化[D];湖南大学;2011年

3 张超;燃气透平导叶气热耦合实验与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卜晓兵;Al-Cu与Al-Si-Cu合金凝固微观组织的仿真模拟[D];湖南大学;2013年

5 王振峰;边界元法在气热耦合计算及冷却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邓冬;回转弯道对竖直U型管内液氮流动与传热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7 张晓东;燃气轮机透平气动与冷却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德才;固体界面接触换热系数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洪剑平;液氮浴中沸腾换热系数的反传热求解与验证[D];浙江大学;2008年

3 邢磊;基于瞬态法的界面接触换热系数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郑光华;高压涡轮盘腔内换热的实验和计算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夏巍;铝合金重力铸造过程中铸件—模具界面换热系数反求及其在仿真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6 梁卫颖;利用液晶瞬态技术测量离散缝气膜加热效率及换热系数[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水平;铝合金铸造过程中铸件—模具界面换热系数的反分析求解[D];湖南大学;2012年

8 黄少初;整体式热流道系统铸铝式热喷嘴的优化工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9 马兰;涡轮叶片表面气膜冷却的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付萌;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套管内流动换热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56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456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