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板辊弯工艺分析与设计
【图文】:
次辊轮成形的角度θ2大于前一道次的成形角度θ1而产生拉伸作用,翼缘边将由直线形状拉长成空间曲线形状[12]。板材在辊弯过程中其翼源角度渐变,如图1所示。图1辊弯工艺示意图Fig.1Rollbendingprocessscheme图1所示槽型断面,假设全成形道次数为N,立边长度为H,第i道次立边角度为θi,则有三次曲线的表达式(1)与边界条件的表达式(2)。并且各机架为等间距。y=Ax3+Bx2+Cx+D(1)dydx=0(x=0,x=N)y=H(x=0)y=Hcosθn(x=N)yi=Hcosθi(x=i)(2)由此可得第i道次辊弯成形弯曲角度θi为:cosθi=1+(1-cosθ02i()N3-3i()N[]2)(3)可以将各成形道次从1~N的变形角由式(3)中的总变形道次数N确定出来。取i=1,2,…,,N代入公式(3),可得各道次辊弯成形弯曲角度。为了调整轧辊角度分配,将变动指数κ代入公式(3)得:cosθi=1+(1-cosθ02i()N3+κ-3i()N2-[]κ)(4)若赋予κ正值(κ=0.1,0.2,…),则成形前段部分弯曲角度增量小,即变为较细弯曲角度分配,但后段变为较粗的弯曲角度分配。若赋予κ负值(-0.1,-0.2,…),则正好相反。若机架间距不等,可将上述变动数值直接代入,以考虑间距的影响。通过辊弯成形工艺生产“U”型槽铝材波形板,板材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辊型系列的轧制道次逐步获得所需要的形状[13-15]。铝材波形板通过成形辊轴提供的摩擦力,不断向前输送,使板材持续不断的在成形辊之间传动,通过成形辊塑性压弯,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结合实例图对板材辊弯工艺角度进行设计计算,板材模型及尺寸如图2所示。对1450mm的板材进行辊弯,得到板材长度为1137mm,辊弯最大角度为76°
?段部分弯曲角度增量小,即变为较细弯曲角度分配,但后段变为较粗的弯曲角度分配。若赋予κ负值(-0.1,-0.2,…),则正好相反。若机架间距不等,可将上述变动数值直接代入,以考虑间距的影响。通过辊弯成形工艺生产“U”型槽铝材波形板,板材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辊型系列的轧制道次逐步获得所需要的形状[13-15]。铝材波形板通过成形辊轴提供的摩擦力,不断向前输送,使板材持续不断的在成形辊之间传动,通过成形辊塑性压弯,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结合实例图对板材辊弯工艺角度进行设计计算,板材模型及尺寸如图2所示。对1450mm的板材进行辊弯,得到板材长度为1137mm,辊弯最大角度为76°的板材模型。图2板材模型及尺寸Fig.2Sheetmodelandsize通过对辊弯板材工艺分析,将板材模型的相应尺寸代入以上理论公式,计算得出每次辊弯之后相应的板材长度与角度。板材长度与角度结果分配如表1所示。表1板材长度与角度理论分配Table1Theoreticaldistributionofsheetlengthandangle辊弯道次/组012345678910板料长度L/mm14501440141613821340129412481204117011461137长度变量ΔL/mm1024344246544434249辊弯角度θ/(°)012.723.533.54351.859.366.671.77576辊弯角度变量Δθ/(°)12.710.8109.58.87.57.35.13.31第12期苏春建等:波形板辊弯工艺分析与设计161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5241)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J12LA03)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项目(tshw20130956)
【分类号】:TG3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复生,袁晓光;我国冷弯型钢生产的特点及发展[J];钢铁;200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丽华,宋华,徐泽宁;一种矩形空心工字钢[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Z1期
2 杨娜;钟延营;;冷弯薄壁型钢钢板-螺栓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刘洋,谢伟平,蔡玉春;冷弯型钢发展与应用综述[J];钢结构;2004年06期
4 杨娜;钟延营;彭雄;;冷弯薄壁型钢钢板-螺栓梁柱节点滞回性能与恢复力简化模型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S1期
5 翁旭;余海波;;冷弯薄壁C型钢梁弯曲性能的试验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2年07期
6 葛尧;余绍锋;;薄壁开孔矩形钢管轴压下局部稳定分析[J];工业建筑;2012年S1期
7 张宝;丁武学;彭斌彬;;下山法成形在辊弯成形中的应用[J];锻压技术;2014年01期
8 王春刚;张乃文;马平;;板件中间加劲的复杂卷边槽钢轴压构件弹性畸变屈曲应力的实用计算法[J];工业建筑;2014年05期
9 钱志平,赵军;汽车门窗框型材的孔型设计[J];焊管;2005年04期
10 李岩;;槽钢冷弯成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洪光;冷弯薄壁斜卷边槽钢弹性畸变屈曲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钱志平;型材拉弯的智能化控制工艺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翟瑞雪;型材平面拉弯的弹复解析理论及其验证[D];燕山大学;2013年
4 付志强;异形管连续辊弯成型工艺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纪龙;李大永;彭颖红;王飞舟;;动力显式有限元法辊弯成形全流程仿真技术研究[J];塑性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郭烈恩;赵亚莉;涂文斌;;辊弯成形仿真分析与参数优化(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9年01期
3 田伟;臧勇;王晓玉;;风管共板法兰辊弯成形过程的有限元仿真[J];冶金设备;2009年03期
4 李大永;蒋劲茂;彭颖红;尹纪龙;;辊弯成形过程仿真与参数优化[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4期
5 罗晓亮;曾国;李淑慧;于忠奇;;材料参数对高强钢辊弯成形边波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6 刘续;阳振峰;;一种三维辊弯成形装备的电机控制方案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30期
7 张宝;丁武学;彭斌彬;;下山法成形在辊弯成形中的应用[J];锻压技术;2014年01期
8 徐树成,刘才;方矩形管第一道次辊弯成形过程的变形和应力场[J];燕山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曾国;来新民;于忠奇;林忠钦;;多道次辊弯成形动力显式仿真的虚拟速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10 岳远旺;温彤;刘磊;吴颖;;多辊辊弯成形工艺设计方法的对比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晏培杰;韩静涛;马越峰;;高强钢热辊弯成形技术及其发展[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场: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霞;景作军;;不锈钢圆管辊弯成形的有限元分析及回弹控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4年会暨能源计量与绿色冶金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国;多道次辊弯成形冷弯型钢残余应力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少伟;高强钢S型辊弯成形工艺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2 王婷;变截面辊弯成形质量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3 阳振峰;高强钢三维辊弯成形生产线样机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4 王世鹏;变截面辊弯成形缺陷机理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进;汽车B柱辊弯成形仿真及试验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贯军;变截面辊弯成形运动控制成套硬件体系架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7 仇素萍;方管双辊交互式辊弯成形新技术的数值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志青;轿车防撞梁辊弯成形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祁宏伟;小型辊弯成形机的机械设计与结构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10 贾方辉;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形断裂机理研究及缺陷预测[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18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1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