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叠合板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6 12:34
【摘要】:随着工业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升,板料体积成形工艺(Sheet-Bulk Metal Forming)的发展日渐成熟,这类工艺用于在中厚板、厚板上成形三维立体特征,逐渐替代了部分本需棒料、块料进行体积成形的零件。凸台挤压工艺作为一种典型的板料体积成形工艺,其所成形的凸台特征主要用于定位、装配等后续工艺。在此工艺中,通常存在凸台高度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挤压比较大时,挤压过程中存在的变形死区令材料向凹模孔的流动不通畅所致。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工艺方法——叠合板挤压,既属于板料体积成形,又属于机械塑性连接,它的提出拓展了具有凸台特征的板料零件在工业生产中可加工范围,并为板料体积成形中的聚料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叠合板挤压采用无任何连接的两块板料叠合放置,即可在一个工步内完成凸台挤压、母板冲孔、凸台落料、连接装配等多步工序,最终在母板上成形并装配组合凸台特征。由该工艺生产的“钉-板”结构装配体既可替代凸台挤压工艺成形的凸台特征,又可后续与其它的板料、块料形成进一步连接。对于这项新工艺,本文采用了物理实验结合辅助模拟的研究方法,根据实验及模拟结果将叠合板挤压工艺全过程划分为三个成形阶段:初始挤压阶段、稳态挤压阶段和非稳态挤压阶段。针对性地提出了三阶段分析方法,对各个阶段内的材料流动及凸台成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对三个阶段的划分界限,即两次材料分离现象进行了重点研究,对漏斗状、自锁等特殊结构的生成及其对材料流动所起作用进行了分析验证。考虑到叠合板挤压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单板凸台挤压的替代工艺,本文设计了对比实验,分别得到了高度相近的组合凸台特征及整体凸台特征,并对两种工艺过程的材料流动及载荷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单板挤压,叠合板在挤压实效和材料流动方面具有优势,后者是由于挤压过程中母板上自然形成的漏斗状结构可引导材料流入凹模。为此,本文对漏斗状结构对材料流动的引导作用与单板凸台挤压中的死区材料进行了对比。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采用了辅料板增厚的工艺方案,通过叠合板挤压实验获得板料上超高组合凸台特征,且通过设计抗压脱、抗剪切破坏试验,验证了组合凸台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在获得超高凸台的同时,通过改变凸模压下量,探索了凸台高度的增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稳态挤压阶段中凸台的成长最为稳定、高效,因此,为获得高度足量的凸台特征,应尽量延长稳态挤压阶段。结合叠合板挤压的三阶段分析方法以及凸台高度的增长规律,通过进一步抽象推导,本文提出了用于评价成长指标增长规律的三象限法理论。通过添加虚无层面的建模方法,分析了叠合板挤压过程的接触逻辑图,采用三象限法对凸台高度的瞬态增长量进行了估测,并将其结论拓展到单板挤压等其它板料体积成形工艺。
【图文】:

叠合板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料体积成形的提出与分类料体积成形工艺是近年才在本学科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中经常被但板料体积成形所包含的具体工艺并非近年才出现,而是已存在一段时间,特别是精冲复合成形工艺[10]。料体积成形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第 10 届国际塑性加工大会(10therklein[11]和 Allwood[12]共同提出的[5]。erklein 等[5]指出,金属塑性成形的各种工艺可以按照局部受力及变 5 类:压缩成形、拉压复合成形、拉伸成形、弯曲成形和剪切成形或拉压复合成形的工艺用于厚度为 1mm~5mm 的金属板料,可寸等于或超过板厚的三维立体特征,符合该条件的成形工艺就属形。同时,还按板料体积成形工艺的性质对其进行了划分,,如图

叠合板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按照成形过程可划分为一次成形(模具多为直线运动)为回转运动)两类;按照材料变形范围可划分为整体成形(如板料锻造)和)两类。板料体积成形工艺中,研究最为广泛且深入的是板料。造的研究现状锻造的内涵通常有两种理解。广义的板料锻造是一次形工艺的总称,即把锻造工艺应用在板料上,一些诸如半冲孔等工艺可归纳在板料锻造之中。狭义的板料锻造进行体积成形,生产本需棒料锻造才能成形的零件的工概念明晰,本文中提及的板料锻造是指狭义的板料锻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3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敏,蔡键;多层粘合板的非线性弯曲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1992年02期

2 刘滨;新型板材——高梁合板[J];中国建设信息;1999年26期

3 何勇;;用于医院设施的树脂压合板[J];建筑创作;2005年12期

4 刘洪云;吕爱春;;改性PVA木合板粘合剂的研制[J];粘合剂;1990年04期

5 田安国,尤洪建,苏跃声;冷轧带助钢筋叠合板试验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6 ;高梁杆合板生产简介[J];人造板通讯;1997年05期

7 李玲;李大纲;徐平;诸学清;;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竹木复合层合板断裂损伤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8 李玲;李大纲;徐平;诸学清;;竹木复合层合板疲劳与循环蠕变的累积损伤研究[J];包装工程;2007年10期

9 ;聚合板塑料棉条桶[J];棉纺织技术;1981年10期

10 ;合板自动取料送料机[J];林产工业;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孙哲哲;李明;赵唯坚;刘勇;;国内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研究进展[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2 丁永君;吴学辉;杜剑;;单向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荆建梅;卫军;郭乐工;;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性能[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4 杨万庆;;螺旋肋筋预应力叠合板的受力性能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5 宋小软;王勇萌;朱潇;王国勇;徐宋兵;闫朝;;水泥基模板与混凝土叠合板的正截面受弯开裂荷载计算[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6 杨艳春;郭乐宁;;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与薄板受弯承载力相关性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西省五台县经贸局 刘建平;石英质玉石制作轻型面砖与聚合板的研究(下)[N];中国建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宏烨;叠合板挤压成形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维荣;自承式钢筋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设计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王克强;键肋预应力预制叠合板的设计与双向性能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倪永松;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标准图集编制中的主要技术问题[D];兰州大学;2015年

4 翟伟;拼接叠合板的抗弯性能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5 王拴;高温下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温度场及抗弯承载力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6 朱全菊;带支架预应力叠合板力学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7 朱峰;ZDB预应力混凝土单向叠合板设计计算及其应用[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韩彬彬;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面外整体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高云;混凝土叠合板叠合面抗剪承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翁传阳;含附加钢筋的混凝土叠合板试验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9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19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f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