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激光熔覆制备Fe-Mo-Ni-Si-B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的性能

发布时间:2019-11-21 04:55
【摘要】: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5钢上制备Fe-Mo-Ni-Si-B涂层,并进行激光重熔处理。借助光学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维氏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分析了重熔前后涂层的显微硬度、摩擦磨损及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利用激光熔覆技术能够在45钢上获得冶金结合良好的Fe-Mo-Ni-Si-B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熔覆层由晶体相和非晶相混合组成,主要的晶体相包括Fe Si、Fe2B、Fe Ni、Fe3Mo及Fe单质。经过重熔处理后,熔覆层组织细化,晶粒更为细小,非晶相比例提高。熔覆层的硬度可达到1007 HV0.1,而重熔层硬度略提高到1076 HV0.1,与基体相比,都提高了5~6倍;与基体相比,熔覆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得以提高,其中重熔层更是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图文】:

衍射图,激光熔覆层,衍射图


第11期付琴等:激光熔覆制备Fe-Mo-Ni-Si-B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的性能图1激光熔覆层与重熔层的XRD衍射图Fig.1XRDpatternsoflasercladdingandremeltingcoatings寸可得:激光熔覆试样中Fe单质的平均晶粒尺寸D=15.5nm,激光重熔试样Fe单质的平均晶粒尺寸D=13.0nm。由此可知,涂层是由非晶和纳米晶组成,且重熔处理使晶粒细化。2.2激光熔覆及重熔对涂层显微组织的影响图2(a)、2(b)分别是重熔前后涂层的纵截面金相图,可以看出,在结合区,树枝晶由基体向涂层内部生长,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其中图2(b)的涂层有明显的分层结构,最表层为重熔层,与熔覆层相比,重熔层的组织更为细小,这是重熔过程中高能量快速冷却导致。图2(c)、2(d)是重熔前后涂层的表层组织形貌,从2(c)图可以看出,,涂层中出现复杂的晶相结构,大量的针状中间析出相之间分布有白色花瓣状的晶体相和少量的灰色非晶相。从图2(d)可以看出,细小的晶体间镶嵌有灰色无组织形貌特征的区域,经腐蚀后特征仍不明显,应为含非晶量较多的复合相。图2截面形貌(a)熔覆层;(b)重熔层;(c)熔覆层中部;(d)重熔层中部Fig.2Cross-sectionmicrostructure(a)lasercladdingcoating;(b)laserremeltingcoating;(c)middleoflasercladdingcoating;(d)middleoflaserremeltingcoating图3为EDS能谱分析图,a区域为重熔区,b区域为未重熔区,虚线为两个区域的分界线。a、b两个区域相比较,发现b区域中含有大量Mo元素,Fe元素含量较少,而a区域Mo含量较少而Fe含量明显增多,说明b区域含有较多的Fe3Mo,经过重熔处理之后,晶粒细化,Fe3Mo含量减少,非晶相含量增多。图3涂层中硬质相的能谱分析Fig.3EDSofhardphaseofthecoating2.3激光熔覆及重熔对涂层硬度的影响45钢激光熔覆后由涂层?

熔覆层,形貌,截面,涂层


第11期付琴等:激光熔覆制备Fe-Mo-Ni-Si-B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的性能图1激光熔覆层与重熔层的XRD衍射图Fig.1XRDpatternsoflasercladdingandremeltingcoatings寸可得:激光熔覆试样中Fe单质的平均晶粒尺寸D=15.5nm,激光重熔试样Fe单质的平均晶粒尺寸D=13.0nm。由此可知,涂层是由非晶和纳米晶组成,且重熔处理使晶粒细化。2.2激光熔覆及重熔对涂层显微组织的影响图2(a)、2(b)分别是重熔前后涂层的纵截面金相图,可以看出,在结合区,树枝晶由基体向涂层内部生长,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其中图2(b)的涂层有明显的分层结构,最表层为重熔层,与熔覆层相比,重熔层的组织更为细小,这是重熔过程中高能量快速冷却导致。图2(c)、2(d)是重熔前后涂层的表层组织形貌,从2(c)图可以看出,涂层中出现复杂的晶相结构,大量的针状中间析出相之间分布有白色花瓣状的晶体相和少量的灰色非晶相。从图2(d)可以看出,细小的晶体间镶嵌有灰色无组织形貌特征的区域,经腐蚀后特征仍不明显,应为含非晶量较多的复合相。图2截面形貌(a)熔覆层;(b)重熔层;(c)熔覆层中部;(d)重熔层中部Fig.2Cross-sectionmicrostructure(a)lasercladdingcoating;(b)laserremeltingcoating;(c)middleoflasercladdingcoating;(d)middleoflaserremeltingcoating图3为EDS能谱分析图,a区域为重熔区,b区域为未重熔区,虚线为两个区域的分界线。a、b两个区域相比较,发现b区域中含有大量Mo元素,Fe元素含量较少,而a区域Mo含量较少而Fe含量明显增多,说明b区域含有较多的Fe3Mo,经过重熔处理之后,晶粒细化,Fe3Mo含量减少,非晶相含量增多。图3涂层中硬质相的能谱分析Fig.3EDSofhardphaseofthecoating2.3激光熔覆及重熔对涂层硬度的影响45钢激光熔覆后由涂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臧辰峰;刘常升;张小彬;赵鹏飞;夏颖;;轧辊表面激光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03期

2 武晓雷,洪友士;激光熔覆铁基大厚度非晶合金表层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学报;2001年01期

3 高亚丽;王存山;刘红宾;姚曼;;AZ91HP镁合金真空激光熔凝晶粒细化[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6年01期

4 张坚;邱斌;赵龙志;;激光熔覆技术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1年18期

5 丁阳喜;柴柱;;K1000型钢轨焊机推瘤刀激光熔覆修复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伟达;周旗钢;何自强;;RPCVD生长SiGe薄膜及其性能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0年08期

2 李刚;侯俊英;刘丽;水东莉;唐海鹏;陈永君;;激光熔覆Ni基非晶复合涂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10年04期

3 张丽娜;樊自拴;张丽民;孙冬柏;孟惠民;俞宏英;;等离子熔覆铁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及其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4 钱建刚;张家祥;李淑青;王纯;;镁合金表面等离子喷涂Al涂层及激光重熔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2期

5 尹燕;陈燕;郑祥超;樊锋超;;轧辊表面激光淬火的研究现状[J];甘肃科技;2012年03期

6 卢金;;球墨铸铁轧辊表面强化研究[J];电焊机;2013年01期

7 高文焱;赵树森;林学春;;高斯光束传播对激光熔覆覆层的影响[J];电加工与模具;2013年04期

8 白杨;邢路阔;李相波;李焰;;海洋环境防滑涂层技术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3年06期

9 董伟;李颖;三浦彩子;许富民;谭毅;川崎亮;;均匀球形金属玻璃粒子的制备及冷却速率评价[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S2期

10 齐东丽;马学军;;靶基距对磁控溅射AZO薄膜性能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连志恒;杜晓晖;靳熙;;棒材轧辊激光处理应用实践[A];河南省冶金行业低碳冶金与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彦芳;李刚;王存山;夏元良;董闯;;激光制备非晶涂层及非晶晶化的研究概况[A];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C];2002年

3 周正;王鲁;贺定勇;柳彦博;王富耻;;超音速火焰喷涂Fe基非晶合金涂层的腐蚀与磨损性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四)[C];2010年

4 贺定勇;张关震;周正;傅斌友;蒋建敏;李晓延;;电弧喷涂含非晶相铁基涂层的研究与应用[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四)[C];2010年

5 连志恒;杜晓晖;靳熙;;棒材轧辊激光处理应用实践[A];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兰;镁合金化学转化膜成膜机理及其载波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徐开东;镁合金高能表面强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开东;镁合金高能撞击表面纳米化与激光合金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淑峰;原位冶金碳化钨复合材料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5 倪俊杰;高抗蚀性烧结钕铁硼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陶姗;稀土铁系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李刚;Zr基非晶合金激光熔覆与诱导自蔓延合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高亚丽;AZ91HP镁合金激光表面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沈腊珍;电磁屏蔽用导电聚吡咯薄膜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朱庆军;Fe基非晶—纳米晶激光熔覆涂层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菲菲;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室内VOCs中间产物分布及健康风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闫兴贵;基于红外测温镁合金表面激光熔凝及其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岩;镁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铝青铜基复合涂层[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褚国栋;汽车用TWIP钢腐蚀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云静;AZ91D镁合金表面激光改性的组织和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魏晴;3d过渡金属掺杂ZnO纳米线的制备及磁、光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马婷婷;超级电容电池正极与负极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唐鹏飞;Gd基固溶体与稀土—过渡金属非晶条带的制备、磁性及磁热效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宁;YBCO带材超导层的溅射生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重阳;MgAl_2O_4前驱体在机械活化过程中的键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莉;姜伟;;1Cr18Ni9Ti激光表面强化工艺的研究[J];表面技术;2008年01期

2 高才;许斌;;激光熔覆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8年04期

3 陈康华,包崇玺,刘红卫;金属/陶瓷润湿性研究的综述[J];材料导报;1997年02期

4 董世运;马运哲;徐滨士;韩文政;;激光熔覆材料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6年06期

5 孙桂芳;刘常升;陈岁元;陶兴启;;轧辊的失效及其修复技术[J];材料导报;2007年06期

6 陈静,林鑫,王涛,杨海欧,黄卫东;316L不锈钢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熔覆层的热裂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3期

7 郭丽环;材料表面的激光合金化[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赵新,李文平,刘德富,赵义;冷轧辊材料及制造技术的发展[J];大型铸锻件;2004年03期

9 李奎,汤爱涛,潘复生;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反应合成技术现状与展望[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10 王长贵,李志远,黄安国;75CrMnMo铸钢轧辊激光熔凝强化的组织及性能分析[J];钢铁;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国栋;黄安国;李志远;洪敏;张富巨;;高镍铬无限冷硬铸铁轧辊激光相变硬化[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庆茂;送粉激光熔覆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2 晁明举;金属材料表面激光淬火和激光熔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宽;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张晓东;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镍包石墨涂层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魁武;国外激光熔覆材料、工艺和组织性能的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2年06期

2 张魁武;国外激光熔覆设备[J];金属热处理;2002年07期

3 黄延禄,邹德宁,梁工英,苏俊义;送粉激光熔覆过程中熔覆轨迹及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5期

4 满翠华,赵会友,宁桂峰;激光熔覆中裂纹控制的试验研究[J];矿山机械;2004年03期

5 王永峰,薛春芳,田欣利,周兰英;送粉式激光熔覆能量有效利用率分析[J];激光技术;2004年02期

6 周广才,孙康锴,邓琦林;激光熔覆中的控制问题[J];电加工与模具;2004年02期

7 孙宽;姚继蔚;徐忠锦;林树忠;;影响激光熔覆质量的主要因素[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年03期

8 张三川;姚建铨;;氧化锆掺杂激光熔覆涂层成形、结构与增韧机制[J];激光杂志;2007年02期

9 季霞;周建忠;郭华锋;徐大鹏;;同轴送粉激光熔覆件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工具技术;2007年08期

10 张维平;赵玉兰;李廷举;;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3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4 张万红;方亮;赵刚;;液相分散沉降法制备激光熔覆预涂涂层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畅源;邓琦林;葛志军;;激光熔覆中的应力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邓琦林;;舰船关键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明娣;刘秀波;郭开波;宋成法;傅戈雁;石世宏;;激光熔覆成形件的应力分析与裂纹控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永峰;田欣利;薛春芳;;送粉式激光熔覆能量利用率的分析模型[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黄延禄;杨永强;;双方程边界耦合法激光熔覆传质过程数值模拟[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继常;;激光熔覆工艺理论与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翟扬;激光熔覆硼、钛材料市场海阔天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汤兆宏;激光熔覆专利技术修复绥中电厂80万千瓦汽轮机围带铆钉损伤[N];中国电力报;2008年

3 记者 赵静;激光熔覆术成功再造煤矿机械[N];中国煤炭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汤兆宏;成功修复宝钢自备电厂35万千瓦汽轮机缸体[N];中国电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征;激光熔覆强化和修复薄壁型零部件关键技术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黄凤晓;激光熔覆和熔覆成形镍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庆茂;送粉激光熔覆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4 张三川;送粉激光熔覆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5 李明喜;钴基合金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激光熔覆涂层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6 郑敏;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制备生物陶瓷涂层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明娣;基于光内送粉的激光熔覆快速制造机理与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8 李嘉宁;钛合金激光熔覆Ti-Al/陶瓷复合涂层组织结构与耐磨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张尧成;激光熔覆INCONEL 718合金涂层的成分偏聚与强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藏辰峰;辊道辊用20钢表面激光熔覆耐磨损涂层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涛;铝青铜表面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温度场的数值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2 孙宽;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刘常乐;载气式激光熔覆送粉器的研制[D];天津工业大学;2003年

4 徐大鹏;基于激光熔覆的金属零件快速制造工艺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5 高爱兵;送粉式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6 郝明仲;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优化及其自适应有限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贺敬地;自动流量平衡阀端帽的激光熔覆工艺与装置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媛媛;同轴送粉式激光熔覆气体—粉末流对熔池形貌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张英余;2Cr13不锈钢轴套激光熔覆制造技术与工艺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10 李大生;激光熔覆金属层晶粒形成模型及其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3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63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4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