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40合金在500~1000℃的恒温氧化行为
【图文】:
啵噔颐稚⒎植加谘趸徭砻妫ㄍ?3d),从其能谱分析结果可知,其为Si元素的氧化物SiO2(图3f)。由于在Ti40合金中Si的含量很少(Ti-25V-15Cr-0.2Si)且氧化生成的SiO2是附着在氧化表面的,氧化表面由大量的TiO2组成,对附着于大量TiO2上的少量半透明状SiO2进行能谱分析易受其影响,所以能谱分析结果中O和Si的原子比例是大于2的,,多余的O则是TiO2中的O。树枝状V2O5消失主要是由于V2O5属于低熔点氧化物,在670℃熔化并挥发,所以当氧化温度超过700℃时,混合氧化层中的V2O5图3Ti40合金不同温度氧化后表面的SEM照片和能谱分析Fig.3SEMimagesandEDSresultsofoxidationsurfaceofTi40alloyatdifferenttemperatures:(a)500℃,(b)600℃,(c)800℃,(d)900℃,(e)600℃-EDS,and(f)900℃-EDS挥发,导致氧化膜表面疏松多孔,且呈波浪状起伏,同时,SiO2的比例增加。由于V的氧化物V2O5是金黄色,在温度低于700℃时,氧化表面含有大量的V2O5氧化物,所以呈现金黄色。当温度超过700℃时,V2O5熔化挥发,氧化表面显示为灰黑色,同时,挥发的V2O5沉积在坩埚的底部和边缘,所以在超高温氧化时,坩埚的底部和边缘会看到黄色沉淀物。图4展示了不同氧化温度下试样的剖面形貌。表3给出了不同氧化温度下试样氧化膜层的厚度。对照表3中不同温度下氧化层的增厚数据,可以看到,在700℃以下氧化时,虽然Ti40合金抗氧化性能弱于普通钛合金,但氧化膜厚度基本和其它合金保持同一数量级[6]。当温度超过700℃时,氧化膜厚度急剧增加,增厚率远远大于普通钛合金[11]。相对于其它钛合金,高温下,虽然Ti40合金的氧化层厚度很大,但保持完整,没有aElementω/%at%O41.54
·1166·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第44卷图4Ti40合金不同温度氧化后剖面形貌及氧化层厚度Fig.4Cross-sectionmorphologiesandoxidelayerthicknessofTi40alloyoxidizedatdifferenttemperatures:(a)600℃,(b)800℃,and(c)1000℃表3不同温度下Ti40合金氧化膜厚度Table3ThicknessofoxidationfilmforTi40alloyoxidizedatdifferenttemperaturesTemperature/℃Thickness/μmOxidationtime/hIncrementrate/μm·h-15503.91200.0336005.41200.04570051.4800.643800222.9802.786900210.32010.5151000459.71045.970开裂和剥落(图4b),即使氧化温度为900℃,平面的氧化层依然保持完整,只是在试样的棱角处,才发生开裂。直到氧化温度达到1000℃时,才在平面氧化层中观察到有裂纹产生(图4c),但氧化层依然没有脱落。同时,通过图4还可以看到,Ti40合金氧化层和基体之间的过渡区(或者影响区)很小,其暗示了在氧化层中有某种阻止氧元素向基体扩散的机制存在。图5显示了以界面为基准,分别向基体和氧化层不同深度延伸不同位置的合金元素分布。可以看出,从氧化表面向氧化层和基体延伸,Ti、V、Cr元素含量逐渐升高,O元素含量逐渐降低。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在氧化层和基体的界面处存在一个V、Cr元素的富集层,通过这个富集层后,O元素含量急剧降低到正常水平。这说明V、Cr元素的富集层对O元素向基体的扩散有阻碍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在图4b中观察到Ti40合金氧化层和基体之间过渡区很小的原因。图5Ti40合金氧化试样剖面元素分布图Fig.5Compositionprofilesofelementsonthecross-sectionofTi40alloy:(a)600℃and(b)800℃3讨论3.1Ti40合金的氧化从上文实验结果和分析来看,Ti40合金在500~1000℃范围内的氧化可以分为2个区间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永庆,周廉,邓炬;钛合金的燃烧产物及形貌[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6期
2 黄旭,曹春晓,马济民,王宝,高扬,周尧和;航空发动机钛燃烧及阻燃钛合金[J];材料工程;1997年08期
3 赵永庆,曲恒磊,朱康英,吴欢,周廉;高度稳定化β型阻燃钛合金Ti40的氧化和氧化层剥落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1年01期
4 崔文芳,魏海荣,罗国珍,洪权,周廉;IMI834 和 Ti-1100 在 550℃~750℃ 高温下的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7年02期
5 黄旭,曹春晓,马济民,王宝,高扬,周尧和;阻燃钛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7年06期
6 赵永庆;周廉;周义刚;曲恒磊;吴欢;杨海英;;Ti40阻燃钛合金的基础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则,李忠厚,贺志勇,徐重,张高会;Ti-6Al-4V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Cr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2 陈磊,王富岗;抗高温氧化合金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5期
3 贾新云,刘培英,陶冶;Ti60合金在650~750℃高温下的氧化行为[J];材料工程;2003年06期
4 崔文芳,罗国珍,周廉,洪权;高温钛合金溅射NiCrAlY涂层氧化行为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8年06期
5 吴欢,赵永庆,曲恒磊,朱康英,刘彩利;两种Ti-V-Cr系阻燃钛合金在450℃~650℃下的高温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1期
6 赵永庆,朱康英,曲恒磊,吴欢,刘彩利,李月璐,周廉;两种Ti-V-Cr阻燃钛合金的热稳定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8期
7 赵永庆,马雪丹,吴玮璐,刘彩利,常辉,李vQ璐,吴欢,杨海英;Ti14钛合金半固态氧化和变形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11期
8 陈东,陈廉,王元明,刘实,陈德敏,马常祥,王隆保;Ca,Pd,Sn,La对MgH_2电子结构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5期
9 张平则,徐重,张高会,贺志勇,李争显;Ti-Cu表面阻燃钛合金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1期
10 王文波;徐重;贺志勇;王振霞;张平则;;双辉技术渗铌对Ti-6Al-4V合金氧化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永庆;王敏敏;曲恒磊;吴欢;杨海英;李倩;;Ti-35V-15Cr和Ti-25V-15C阻燃钛合金540℃的蠕变行为[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2 朱绍祥;王清江;刘建荣;刘羽寅;杨锐;;元素Ta对Ti-60A钛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Mingyue Huang;Shewei Xin;Jianhui Ju;Yafeng Lu;Qian Li;Yongqing Zhao;Biao Wang;;Study on Combustion Behavior of TC4 and Ti40 Alloys[A];中国材料大会2012第20分会场:先进钛合金材料技术与应用论文集[C];2012年
4 陈光耀;贺进;孟德珍;吴广新;鲁雄刚;李重河;;SrZrO_3合成制备及其与TiNi熔体的界面反应[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罗倩;南海;朱郎平;李建崇;;Ti_3Al基合金与氧化物铸型界面反应的研究[A];201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4年
6 邓云华;关桥;吴冰;王西昌;;钛合金电子束热自压连接及其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S02高能束及特种焊接[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荐;低价铌氧化物电解电容器阳极的开发及相关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李庆奎;一氧化钛基金属陶瓷仿金材料的开发及相关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张平则;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阻燃钛合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4 石铭霄;钛合金电子束深熔焊传热传质及质量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5 常林荣;交变方波电源制备AZ91D微弧氧化膜及其稳定性和失效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冯兴国;Zr-Ta-Nb-Ti-W-N多主元薄膜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芦伟;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安全评定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8 蔡华;薄板2524高强铝合金光纤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9 马永;金属表面渗镀复合改性层接触力学行为探讨[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10 魏东博;基于双辉技术的钛合金表面抗高温氧化合金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奥氏体不锈钢高温氧化性能与晶粒长大行为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斌;稀土添加对粉末冶金钛合金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周舸;TC21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加工图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唐长斌;钛合金表面离子束辅助沉积耐磨、抗蚀性膜层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5 张鹏飞;K4104合金铝—硅—稀土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吴欢;Ti40新型阻燃钛合金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段良辉;Ti6Al4V双层辉光渗铝工艺与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学敏;Ti40阻燃合金高温变形机理及开裂准则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陈泰美;EB-PVD制备钛合金薄板渗铝及铝硅共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任公年;Al-Si-Y涂层的抗高温氧化和耐热腐蚀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庆,周廉,邓炬;钛合金的燃烧产物及形貌[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6期
2 赵永庆,赵香苗,朱康英;Ti-Cu-Al合金的阻燃特性和微观组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8年06期
3 曾立英,邓炬,白保良,赵永庆;连续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研究概况[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0年03期
4 赵永庆,曲恒磊,朱康英,吴欢,周廉;高度稳定化β型阻燃钛合金Ti40的氧化和氧化层剥落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1年01期
5 吴欢,赵永庆,曲恒磊,朱康英,刘彩利;两种Ti-V-Cr系阻燃钛合金在450℃~650℃下的高温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1期
6 赵永庆,赵香苗,朱康英,罗国珍,周廉;阻燃钛合金[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6年05期
7 赵永庆,周廉,邓炬;Ti40合金的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理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9年02期
8 赵永庆,周廉,邓炬;β型Ti40阻燃钛合金铸态组织高温变形的微观组织[J];机械工程材料;2000年01期
9 赵永庆,周廉,邓炬;Ti-40阻燃钛合金铸态的高温变形机制[J];机械工程材料;1999年01期
10 黄注清;飞机用金属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航空制造工程;199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社伟;赵永庆;吴欢;李倩;杨海瑛;;中低温退火处理工艺下Ti40合金高温蠕变机制的研究(Ⅰ)——蠕变本构关系[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旭;雷力明;王宝;赵红霞;曹春晓;;Ti40合金热稳定性的研究[A];第九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会议专刊论文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学敏;Ti40阻燃合金高温变形机理及开裂准则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64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6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