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变形高温合金GH4720Li的超塑性变形行为
【图文】:
M?(a)为该棒材的晶粒组织,由于晶粒非常细小,很难判断其晶粒度级别;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进一步观察该该棒材的初始组织,如图1(b)所示,发现大块状不规则一次γ'相主要钉扎在晶界,控制着合金的晶粒度。因此,通过FESEM组织统计,确定该棒材组织的初始晶粒度为ASTM10级。然后,从该棒材上切取鐖8mm×12mm的热模拟压缩试样。热压缩实验中为保证变形均匀,在试样两端加高温玻璃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对应力状态的影响,同时在试样表面焊上热电偶以补偿试样表面温度的变化,热压缩实验后立即水冷以保留变形组织。图1GH720Li合金初始组织(a)晶粒组织;(b)γ'相Fig.1TheinitialmicrostructureofGH4720Lisuperalloy(a)grainstructure;(b)γ'precipitate对GH4720Li合金样品进行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量条件下的热压缩模拟实验,其试验路线如图2所示。采用形变温度为1040、1070、1100和1130℃,应变速率为10-4、5×10-4、10-3和5×10-3s-1及工程变形量50%的变形条件,具体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表2均匀细晶GH4720Li合金热压缩实验的热加工参数表Table2Hotdeformationparametersforuniformfine-grainedGH4720LisuperalloyTemperature/℃Strainrate/s-1Engineeringdeformation/%1040,1070,1100,11300.0001,0.0005,0.001,0.00550图2GH4720Li合金变形工艺Fig.2ThehotdeformationprocessesofGH4720LisuperalloyGH4720Li合金试样经热压缩后,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FESEM分别对晶粒和γ'相进行组织研究。晶粒组织制备方法:先将机械抛光后的试样放入10mL浓H2SO4+(2~5)gKMnO4+90mLH2O的溶液中煮沸15min,然后用10%~12%草酸饱和水溶液清洗;γ'相场发射显微组织制备方法:
H4720Li合金样品进行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变形量条件下的热压缩模拟实验,其试验路线如图2所示。采用形变温度为1040、1070、1100和1130℃,应变速率为10-4、5×10-4、10-3和5×10-3s-1及工程变形量50%的变形条件,具体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表2均匀细晶GH4720Li合金热压缩实验的热加工参数表Table2Hotdeformationparametersforuniformfine-grainedGH4720LisuperalloyTemperature/℃Strainrate/s-1Engineeringdeformation/%1040,1070,,1100,11300.0001,0.0005,0.001,0.00550图2GH4720Li合金变形工艺Fig.2ThehotdeformationprocessesofGH4720LisuperalloyGH4720Li合金试样经热压缩后,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FESEM分别对晶粒和γ'相进行组织研究。晶粒组织制备方法:先将机械抛光后的试样放入10mL浓H2SO4+(2~5)gKMnO4+90mLH2O的溶液中煮沸15min,然后用10%~12%草酸饱和水溶液清洗;γ'相场发射显微组织制备方法:试样经机械磨光、抛光后电解抛光,其中,电解抛光液为20%H2SO4+80%CH3OH,电解抛光所用直流电压为25~30V,时间为5~10s;然后对电解抛光后的试样进行电解侵蚀,其电解侵蚀液为150mLH3PO4+10mLH2SO4+15gCrO3,电解侵蚀所用的电压为5V,时间为5~10s。金相晶粒度级别主要依据国标GB/T6394-2002测得的平均晶粒尺寸而定;对于细小的晶粒组织,还需结合FESEM组织确定合金的晶粒度。2实验结果2.1应力-应变曲线演变规律图3为初始均匀细晶GH4720Li合金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可以看出,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该均匀细晶合金的流变应力主要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较低的应变速率变形时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美娟;汪凌云;;镁合金超塑性与损伤研究的现状及展望[A];全国第十二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丁桦;姜宏武;王幼筠;崔建忠;万初杰;白秉哲;;Ti-24Al-17Nb-1Mo合金的超塑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李小军;吴建生;章靖国;史海生;林一坚;;喷射成形超高碳钢的超塑性性能研究[A];中国科协第二届优秀博士生学术年会材料科学技术分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诗昌;宗钦;;高应变速率超塑性变形理论的研究进展[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清;张方哲;李绍利;;粗晶Ti-15-3的两段超塑性[A];2010年“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论文集[C];2010年
6 赵子博;葛敬鲁;陈志勇;王清江;刘建荣;;Ti-55钛合金板材的超塑性变形行为[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张柯柯;孙敬;吴志伟;张占领;马宁;石红信;于华;王要利;邱然锋;;电场作用下1.6%C-UHCS/40Cr钢的超塑性焊接[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王娟华;王红武;陈志勇;陈永辉;王新;张磊;贺军;田丽;;Ti-55钛合金超塑性板材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张中元;陈照峰;丘泰;李靖谊;;纳米氮化硅(Si_3N_4)超塑性压缩试验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新;卢斌;王娟华;王俭;王红武;陈永辉;;退火态Ti_2AlNb合金板材的超塑性变形行为[A];第十四届全国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孙春艳;策马横越万重山[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管志平;超塑性拉伸变形定量力学解析[D];吉林大学;2008年
2 宋家旺;超塑性与塑性变形和成形实验装置及测量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志义;铝锂合金电致高速超塑性[D];东北大学;1993年
4 张寒;Mn-Si-Cr系超高强钢的超塑性及性能优化[D];清华大学;2011年
5 刘旭贺;超轻超塑性镁锂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罗应兵;轻合金超塑性变形机理与成形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金泉林;金属细晶超塑本构方程及应用[D];清华大学;1991年
8 索忠林;金属塑性与超塑性拉伸失稳及其力学解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徐雪峰;5083铝合金力学性能及超塑性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龙;超塑性微挤压实验系统开发与模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高丹;超塑性拉伸力学解析及组织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盼;5A90铝锂合金超塑性变形微取向演变及变形机理[D];中南大学;2014年
4 马超;钛合金超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与延伸率关系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5 邓金涛;超塑性变形的动态流变解析及材料参数的规范测量[D];吉林大学;2010年
6 陈伟;镁合金超塑性的基础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7 熊伟;热、力、磁复合试验装置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苗建芸;5083铝合金的超塑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刘晓波;有代表性的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宽;工业挤压态AZ31镁合金的预处理及高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压缩超塑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6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6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