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13Cr4Mo4Ni4VA钢复合硬化层的表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1 22:50
【摘要】:对渗碳硬化13Cr4Mo4Ni4VA钢进行渗氮处理后形成复合硬化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电子探针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复合硬化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硬化13Cr4Mo4Ni4VA钢渗层碳氮浓度呈梯度分布,从表面到心部组织性能也呈梯度变化,表现出异于传统硬化工艺的组织结构特性。复合硬化层为双层硬化结构,渗氮层组织优异,少无沿晶化合物,析出细小的片状的Mo2N、周期性层状分布的Mo2C以及Cr2(C,N)等合金碳(氮)化合物,在析出相沉淀硬化和碳氮原子固溶强化共同作用下,使复合硬化层表面硬度达到超硬化(70HRC),有效硬化层维持很大的层深,具有优异的硬度梯度及残余压应力场。
【图文】:

分析结果图,渗氮层,复合渗层,N浓度


复合硬化层渗氮层TEM分析结果,在高碳/氮马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两套互相垂直的析出相,如图2a所示,图中显示的析出相针状形貌实际由更细小的薄片簇聚而成,薄片厚度不到1纳米。图2b为图2a的电子衍射图,对其标定后的结果见图2c,由图可知电子束入射方向为[100]M方向,析出相是两种等价取向的Mo2N,Mo2N为体心四方结构,在标定图中分别用圆形和三角形来表示,而用方形来表示马氏体基体,图中显示马氏体与Mo2N的特定取向关系为:(100)M∥(110)Mo2N,[001]M∥[001]Mo2N。图113Cr4Mo4Ni4VA钢复合硬化层整体组织结构(a),(b)复合渗层OM像;(c)心部OM像;(d)渗氮层C,N浓度分布;(e)渗氮层SEM像;(f)表面XRD分析结果Fig.1Overviewofduplex-hardened13Cr4Mo4Ni4VAsteel(a),(b)OMimageoftheduplex-hardeningcase;(c)OMimageofthecore;(d)solubilityprofileofcarbonandnitrogen;(e)SEMimageofthenitridedcase;(f)XRDresults8

衍射花样,指数,渗氮层,硬化层


第5期13Cr4Mo4Ni4VA钢复合硬化层的表征研究图213Cr4Mo4Ni4VA钢复合硬化层渗氮层析出相的TEM观察与分析结果(a)[001]M方向TEM明场像;(b)图(a)的衍射花样;(c)图(b)的指数标定;(d)[111]M方向TEM明场像;(e)图(d)的衍射花样;(f)图(e)的指数标定Fig.2TEMresultsofcarburizedandnitridedlayerof13Cr4Mo4Ni4VAsteel(a)TEMbrightfieldimage([001]M);(b)electrondiffractionoffig.(a);(c)indexingpatternoffig.(b);(d)TEMbrightfieldimage([111]M);(e)electrondiffractionoffig.(d);(f)indexingpatternoffig.(e)图2d为改变电子束入射方向后得到的TEM明场像,电子衍射图及标定图见图2e,f。分析可知,电子束入射方向为[111]M方向,同样发现了片状的Mo2N(在标定图上用圆圈表示),同时还存在简单正交结构的Cr2(C,N)(在标定图上用实心圆点表示),图2f中显示:马氏体与Cr2(C,N)的特定取向关系为:(1-10)M∥(-12-1)Cr2(C,N),[111]M∥[111]Cr2(C,N);马氏体与Mo2N的特定取向关系为:(1-10)M∥(100)Mo2N,[111]M∥[021]Mo2N,按文献[8]的方法计算可知,该取向关系同样遵守:(100)M∥(110)Mo2N,[001]M∥[001]Mo2N。采用HREM方法得到高分辨像,,如图3a,复合硬化层渗氮层中马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着析出强化相,其大小仅几个纳米;图3b是图3a图上方框区的过滤放大像;对应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图(FFT)如图3c所示,图3d是图3c的指数标定图,由图3c和图3d可知,强化相是两种等价取向的密排六方结构的Mo2C,在标定图中两套Mo2C分别用圆形和三角形表示,用方块表示马氏体基体。图中显示:(-110)M∥(001)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振业;航空高性能齿轮钢的研究与发展[J];航空材料学报;2000年03期

2 江志华;佟小军;孙枫;王广生;李志;;13Cr4Mo4Ni4VA钢复合化学热处理过程渗层组织性能演变[J];航空材料学报;2011年03期

3 江志华;佟小军;孙枫;李志;王子君;时连卫;;复合化学热处理13Cr4Mo4Ni4VA钢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春志;电子衍射谱分析中的一种有效方法[J];物理学报;197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长安,葛广军;极射投影图和衍射谱的计算机绘制方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7年01期

2 娄艳芝;李春志;柳得橹;;TiC在Ti_2CS上形核生长的电镜观察及其取向关系的测定[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钟炳文 ,张连荣;热处理对超高强度钢的精细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1982年S1期

4 钟炳文 ,古宝珠;300M钢的精细组织[J];航空材料;1985年05期

5 王顺才,李春志;铝-铜-镁系合金中s时效相新的析出位置[J];材料工程;1992年S1期

6 古立新,金建军,刘富荣;热处理对9Cr13Ni6Co5Be钢组织与硬度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5年06期

7 李杰;孙枫;李春志;郭峰;李志;颜鸣皋;;高Co-Ni超高强度钢强化析出相的微观分析[J];材料工程;2009年07期

8 潘明祥;华明建;李春志;刘军;;电子衍射谱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电子衍射图表法[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9年01期

9 张敏刚,金志浩,严隽民,张宝昌;铝锂合金透射电镜定量相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9年05期

10 陈玉如;杨治安;刘文西;赵长安;;指数移向变换法测定晶体间的位向关系[J];电子显微学报;198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勇;γ(fcc)→α(bcc)马氏体相变的表面浮凸—形态研究及其晶体学计算[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李建华;汽车齿轮轮钢20MnCr5及其热处理工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杨永建;Ti、Zr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刘宝锋;AMS 6308钢强韧化机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侯智鹏;热、力交互作用下Cr-Co-Mo-Ni轴承钢的组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6 肖广林;齿轮渗碳钢18CrNiMo7-6的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胡晓军;混粉准干式电火花强化TC4钛合金放电特征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年

8 轩阳;含银304奥氏体不锈钢中富银相析出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军军,张平,韩文政,梁志杰,朱绍华;低温离子渗硫工艺优化[J];中国表面工程;2001年02期

2 胡春华,马世宁,李新,邱骥;CrMoCu合金铸铁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4期

3 赵振业;航空高性能齿轮钢的研究与发展[J];航空材料学报;2000年03期

4 江志华;李志明;佟小军;李志;;深氮化硬化32Cr3MoVE钢组织性能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10年02期

5 江志华;佟小军;孙枫;王广生;李志;;13Cr4Mo4Ni4VA钢复合化学热处理过程渗层组织性能演变[J];航空材料学报;2011年03期

6 张宁,庄大明,刘家浚;离子渗硫层的抗擦伤性能及耐磨性研究[J];金属热处理学报;2000年04期

7 王海斗,徐滨士,刘家浚,庄大明;硫化亚铁固体润滑层的减摩机理模型[J];金属热处理;2005年01期

8 胡春华;乔玉林;马世宁;邹家平;高月德;吴淼;;渗硫参数对氮碳共渗表面形成FeS固体润滑层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6年11期

9 王海斗,庄大明,王昆林,刘家浚,方晓东,李永良;FeS固体润滑涂层的结构分析及磨损行为比较[J];金属学报;2003年10期

10 并木邦夫;郭占哲;;高强度齿轮用钢[J];铸锻热;198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钢,陈炳森;激光扫描参数对相变硬化层均匀性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学报;2003年03期

2 宋武林,谢长生;珠光体灰口铸铁激光硬化层中石墨相行为研究[J];激光技术;2004年04期

3 刘宁,赵兴中,邓宗钢,胡镇华,崔昆,朱东明;钢和铸铁激光相变硬化层的残余应力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1994年04期

4 单际国,任家烈;合金铸铁光束相变硬化层的组织和硬度[J];应用激光;1999年05期

5 王钧石,柳襄怀,王曦,陈元儒;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层的制备及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03年02期

6 卢小周 ,尉小明;关于TB/T1779-93和TB/T2635-1995中“淬火”术语使用的探讨[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4年03期

7 李新斌;张晓田;;渗碳淬火齿轮件的硬化层深设计与控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0年06期

8 王钧石;;一种制备c-BN表面硬化层的新方法[J];学术动态;2004年03期

9 陆金二;氨-氮短时气体氮化[J];热加工工艺;1983年05期

10 林颖;介绍用M4-EHT系统可不破坏工件快速检测有效硬化层深的新方法[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德华;张绪寿;薛群基;;碳钢激光相变硬化层磨损表面形貌和剖面显微组织特征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1993年

2 刘嘉津;孙耀;;判别转折期事件的灰模型方法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殷海龙;杨湘波;李凤;陈福明;;四种非周期光学超晶格薄膜系统光透率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段海妮;莫淑红;沈冰;;基于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的城市生活需水量预测[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5 陈汪林;伍翠兰;何爱贵;王双宝;陈江华;;固溶处理对08F钢离子氮碳共渗强化层显微结构演化规律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6 马福恒;;大坝安全监测贫信息的灰模型[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丁霞;肖新平;;基于多因素的证券收益率灰色组合预测模型[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炜熙;区域发展脆弱性研究与评估[D];天津大学;2006年

2 王伟娜;(Li,N)共掺p-ZnO薄膜:制备、性能及p-n结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若泠;弹用发动机研制、生产成本分析及估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申晶洁;氮、钛、铌对灰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3 李国亮;液相脉冲放电制备钛多元陶瓷涂层及其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4 韩静;非线性预测算法在铀矿堆浸工艺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5 陈英;河北省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海霞;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与市场对应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王洪涛;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模具材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袁井香;大连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走势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何爱贵;08F钢的氮碳共渗及其微观组织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71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71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9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