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基于生死单元法的双辊铸轧过程热-力耦合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20-02-07 15:23
【摘要】:以二辊鐖160mm×150mm立式铝带实验铸轧机为对象,基于MSC.Marc商用有限元软件及其二次开发接口,引入纯铝固-液两相材料本构模型和界面压力热阻数学模型,建立了双辊铸轧过程热-力耦合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生死单元法模拟铝液的连续浇入,解决了辊套和铸轧区铝带材间的连续耦合传热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铸轧速度、浇铸温度、熔池高度等因素对KISS点位置和辊面温度时间历程的影响规律,并对典型工况温度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图文】:

过程热,铸轧,边界条件,模型


。为便于有限元建模,进行如下假设:①铸轧辊为刚性辊,铝液入口速度和温度恒定,,带坯与辊面不发生相对滑动;②铸轧区内熔体、铸坯与铸轧辊沿宽度方向传热均匀,轧制力轴向分布均匀,铸轧成形过程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③辊套与辊内冷却水对流换热系数为定值;④铸轧辊与熔体间的换热系数取常数,辊面与带坯间的换热系数与接触压力、温度有关。为减小计算规模,根据传热和变形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进行建模,在MSC.Marc软件平台上建立纯铝双辊铸轧过程热-力耦合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以铸轧厚度为3mm的铝带产品为例进行建模分析,辊套厚30mm,取铸轧区出口中心为坐标原点o,高度方向为y轴,辊面A点(图2)为验证实验温度检测点。图2中,ya为溶1.压下装置2.平衡弹簧3.铸轧辊4.铸轧带材5.浇铸系统6.铸轧辊7.振动机构图1二辊铸轧机结构简图池液面高度,yk为单元“杀死”的临界坐标,h2为辊套和冷却水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图2铸轧过程热-力耦合模型1.2传热边界条件(1)铸轧带坯与辊套之间接触换热边界表达为qf=h1(tZP-tGTW)(1)其中,qf为轧辊与带坯间的热流密度;tZP、tGTW分别为带坯表面温度和辊套表面温度;h1为带坯与辊套之间的接触换热系数,与界面接触压力有关,文献[14]通过界面热阻测试实验,给出了其回归公式:h1Rakm=2.35×10-3(pH)0.93+1.29×10-3(2)式中,Ra为均方根表面粗糙度

温度分布,铸轧,辊面,温度分布


动,铸轧区内金属网格会将“死单元”带入铸轧区,当其节点坐标y小于ya时,通过子程序将新进入铸轧区的“死单元”重新“激活”。同样,为避免铸轧出口铝带长度过大而导致模型网格数量过多,在出口方向以yk作为单元“杀死”的临界坐标,单元节点坐标y小于yk时将被“杀死”。因此,整个模拟过程中仅节点坐标在yk和ya之间的单元保持“激活”状态,参与模型求解的单元数量大大减少,解决了连续浇铸模拟和快速仿真问题。2模拟结果分析2.1铝带单元“激活”与“杀死”处理图3是铸轧速度为2.4m/min时,完成第一圈轧制后的辊面温度变化云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金属熔体入口液面始终保持不变,当铸轧出口带坯延伸至yk点后,单元即被“杀死”。在有限元法中,对于被“杀死”的单元只是将其单元刚度矩阵乘上一个较小的参数(如1.0×10-6),并非将其从实际模型中删除。由于被“杀死”单元的单元载荷、质量和热边界条件等其他同类参数均为0,故可大大提高模型求解效率。铝液入口单元温度初值则可在模型中设置,不受单元生死操作的影响。(a)时间τ=0(b)时间τ=4s(c)时间τ=12s(d)时间τ=18s图3铸轧过程辊面温度分布变化模拟获得了铸轧区稳态温度场(图4a)和带坯等效应力分布(图4b),从图4中可以看出铸轧区内液相区、固-液两相区、固相区和KISS点高度,以及铝带等效应力分布。结合铸轧辊与铝带间接触压力模拟结果(图5)和式(2),可计算出铸轧区内铝带和铸轧辊间的接触换热系数分布曲线(图5),接触压力从入口到出口先增大后减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红阳;胡林;李娜;;双辊薄带铸轧技术的进展及热点问题评述[J];鞍钢技术;2007年06期

2 王晓晨;杨荃;刘瑞军;孟洁;郭德福;孙友昭;;基于ANSYS有限元法的热卷箱内中间坯温度场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许志强;孟哲儒;杜凤山;陈龙;;双辊薄带铸轧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展望[J];燕山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赵洪运;舒凤远;张洪涛;杨贤群;;基于生死单元的激光熔覆温度场数值模拟[J];焊接学报;2010年05期

5 陈守东;陈敬超;;双辊薄带连铸凝固组织模拟微观模型的验证[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07期

6 郑江;葛鸿鹏;王先铁;贺震;罗勇;;局部位形约束生死单元法及其在施工力学分析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学报;2012年08期

7 朱志华,肖文锋,李晓谦;双辊连续铸轧过程中轧制界面接触压力切块法建模与数值模拟[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13期

8 湛利华,李晓谦,唐朝阳,钟掘;铝带坯连续铸轧过程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11期

9 湛利华,钟掘,李晓谦,黄明辉;连续铸轧流变行为的物理模拟及其应力—应变关系的演变[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守东;杨宇;陈敬超;;铝合金连续铸轧数值模拟现状及研究展望[J];材料导报;2011年S1期

2 陈守东;陈敬超;吕连灏;;基于CAFE模拟双辊连铸纯铝凝固微观组织[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2年03期

3 陈俊;周国平;刘振宇;邱以清;王国栋;;退火时间对0.15%P铸轧耐候钢冷轧薄带组织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3期

4 曹光明;刘振宇;吴迪;刘相华;王国栋;;双辊铸轧过程轧制力计算的研究[J];钢铁;2008年08期

5 陈守东;陈敬超;吕连灏;;基于CA-FE的双辊连铸纯铝凝固组织模拟[J];材料工程;2012年10期

6 朱影;王立萍;赵红阳;胡小东;;铸轧温度和辊套厚度对辊套应力场的影响[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陈守东;陈敬超;于杰;;采用一种改进CA模型模拟双辊连铸纯铝凝固过程的晶粒生长(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12期

8 冯中学;潘复生;史庆南;张喜燕;陈亮维;陈希亮;;半连续浇铸AZ61合金中枝晶形貌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04期

9 许志强;孟哲儒;杜凤山;陈龙;;双辊薄带铸轧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展望[J];燕山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Xin Su;Guang-ming Xu;Jiu-wen Jiang;;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7075 alloy strips fabricated by roll-casting in a static magnetic fie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湛利华;铝合金连续铸轧过程流变行为研究及热—力耦合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2 张颂阳;半固态镁合金铸轧板带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周英;连续铸轧熔体流场的物理与几何耦合规律与设计[D];中南大学;2007年

4 张彩东;双辊连铸高速钢铸带组织及后续处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熊勇刚;基于热力耦合的铸轧辊弹性变形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08年

6 何玉辉;板带多道次热轧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与温降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曹光明;双辊铸轧薄带钢液位控制、铸轧力模型及工艺优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翁文凭;镁合金板带铸轧凝固前沿控制及缺陷成形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9 晋艳娟;碳/铝复合材料板带铸轧控制成型及力学行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正道;钛合金激光合金化表面改性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岚,王先进,唐荻;热卷箱式炉内板坯温度场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荆德君,蔡开科;连铸结晶器内铸坯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过程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季晨曦;张炯明;任嵬;王新华;;双辊薄带连铸柱状晶组织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4 谢朝阳;张炯明;胡波;吴苏州;罗衍昭;肖超平;杨锦;;大扁锭凝固过程模拟及缩孔优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s of stainless steel with different roller parameters during twin-roll strip ca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09年03期

6 郝南海,陆伟,左铁钏;激光熔覆过程热力耦合有限元应力场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5年01期

7 张捷宇;赵顺利;樊俊飞;方园;任三兵;王波;;双辊薄带连铸侧封板热应力模拟及试验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王波;张捷宇;张胤;贺友多;樊俊飞;方园;安胜利;;双辊薄带连铸过程数学物理模拟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易幼平;杨积慧;蔺永诚;;7050铝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J];材料工程;2007年04期

10 覃银江;潘清林;何运斌;李文斌;刘晓艳;范曦;;ZK60镁合金热压缩变形行为[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学武;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力学分析及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晓燕,云忠,高志;铝材快速铸轧外冷机理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彭成章,毛大恒,黄明辉;快速铸轧铝薄板的组织和性能[J];矿冶工程;2002年01期

3 刘晓波;彭成章;毛大恒;;不同铸轧工艺参数对铸轧微观组织的影响[J];铸造技术;2009年10期

4 ;双辊下注式连续铸轧铝板[J];轻金属;1976年03期

5 傅振有;铝及铝合金连续铸轧工艺及铸轧机列的设备组成[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5年04期

6 程敏;;罐用铸轧铝合金带的工艺调研报告[J];河北冶金;1987年05期

7 刘德山;;板坯连续铸轧(上)[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7年08期

8 刘德山;;板坯连续铸轧(下)[J];轻合金加工技术;1987年09期

9 刘其宏;;金属连续铸轧技术展望[J];钢铁;1990年05期

10 刘t$,文惠民,朱力;铸轧生产优化的自动控制[J];冶金自动化;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焱彬;凌玉华;廖力清;杨欣荣;;铝电磁铸轧原理及其控制优化策略[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许光明;江定辉;李金涛;崔建忠;;电磁铸轧5182铝合金组织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3 张自品;;铸轧法生产3105合金的工艺优化配置[A];2011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永春;黄金法;侯波;;降温提速提高铸轧坯料质量的工艺研究[A];2008年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梁慧强;蔡健;潘学民;;电解铝液直接铸轧节能措施及效果[A];2011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年春;毛大恒;;电磁铸轧铸嘴区电磁场分布规律及其作用分析[A];2008年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田照耀;廖力清;刘建良;;铝电磁场快速铸轧过程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鲍培玮;刘志民;邢书明;;双辊铸轧镁板组织的不均匀性[A];第七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建增;潘友发;司圣杰;;3004铝合金的铸轧生产实践[A];2011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匡举;;用铝铸轧料生产花纹极质量探析[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国峰;抚顺铝厂新铸轧生产线试车成功[N];抚顺日报;2005年

2 梁国峰;抚铝新铸轧生产线国内领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3 侯发山;银湖铝业巩义分公司大型铸轧板坯生产线投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4 阎宝生 任静伟;电解铝液电磁铸轧生产毛化板箔材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5 林森 韩萱 李慧 季煜;7000万元设备民企“安家”[N];扬州日报;2006年

6 盛春磊;在未来市场的发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7 杨柳;中铝贵州分公司铸轧卷板材市场旺销[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8 ;国家科技支撑连续铸轧专题通过国家级验收[N];经理日报;2009年

9 汪恒玉 李瑞华;洛铜独创“一机双带”新工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10 曹祥汉;兰铝欲打造电、冶、加一体化航母[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英;连续铸轧熔体流场的物理与几何耦合规律与设计[D];中南大学;2007年

2 湛利华;铝合金连续铸轧过程流变行为研究及热—力耦合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3 翁文凭;镁合金板带铸轧凝固前沿控制及缺陷成形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4 曹光明;双辊铸轧薄带钢液位控制、铸轧力模型及工艺优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晋艳娟;碳/铝复合材料板带铸轧控制成型及力学行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6 胡仕成;连续铸轧流变界面热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张璋;超薄快速铸轧的凝固前沿计算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王文明;铝带坯双辊铸轧系统热力耦合行为及板形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张鹏;双辊铸轧不锈钢薄带开裂分析与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D];燕山大学;2014年

10 张颂阳;半固态镁合金铸轧板带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群英;电脉冲铸轧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尧;双辊薄带振动铸轧过程仿真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3 唐朝阳;基于热力顺序耦合分析的铝薄板快速铸轧过程有限元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杨琛盛;超薄快速铸轧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段凯;铝电磁场快速铸轧电磁感应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肖磊;双辊铸轧宽幅镁合金薄板温度场与铸轧力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贾新武;3104合金的铸轧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孟凡磊;铸轧7050铝合金板材成形行为及热处理工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怡瑶;铸轧7050铝合金板材成形工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家富;铅合金板带双辊连续铸轧温度场模拟及其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7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77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