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La对Mg-Hg-Ga阳极材料组织与腐蚀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姝皓;易丹青;赵丽红;周玲伶;王斌;冀成年;兰博;;一种新型海水电池用镁负极材料的研究[J];电源技术;2007年05期
2 黎业生;董定乾;吴子平;;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6年04期
3 辛明德;吉泽升;;稀土元素在铸造镁合金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稀土学报;2010年06期
4 宋玉苏;王树宗;;海水电池研究及应用[J];鱼雷技术;2004年02期
5 段汉桥,王立世,蔡启舟,张诗昌,魏伯康;稀土对AZ91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20期
6 余琨;胡亚男;谭欣;李少君;陈福文;;海水激活电池用Mg-Hg-Ga合金阳极材料的腐蚀行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冯艳;王日初;彭超群;王乃光;;Influence of Mg_(21)Ga_5Hg_3 compound 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g-5%Hg-5%Ga alloy[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9年01期
8 王乃光;王日初;余琨;冯艳;彭超群;;合金化及热处理对镁合金阳极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01期
9 冯艳;王日初;彭超群;;海水电池用镁阳极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保丰;李智;李庆奎;沈辉;周秉彦;;镁合金的稀土微合金化及存在的问题[J];铸造技术;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艳;Mg-Hg-Ga阳极材料合金设计及性能优化[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花;稀土元素La对AZ91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震涛,周晓斌;聚四氟乙烯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01年01期
2 李果,刘涛,费金新,饶丹,郭兵兵;干湿循环混凝土内钢筋腐蚀加速效应机理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3 刘长坤;吴启凤;;建筑装饰中金属材料的腐蚀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4 俞红,季德霖;HR-2型水基金属清洗剂的研制及应用[J];安徽化工;2003年06期
5 杜海燕;彭小红;张燕芬;高岩;;豆渣中氨基酸类缓蚀剂的制备和缓蚀性能评价[J];安徽化工;2008年03期
6 沈春光,高峻岭;设备外腐蚀机理及防护措施[J];安徽化工;1998年06期
7 侯晓梅;化学镀镍-磷非晶态合金的阳极行为及钝化特性[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王来生;低合金高强钢在高温浓碱溶液中的断裂机理[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1年02期
9 董世知;杨芳;李智超;;黄铜多元共渗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1期
10 李永刚;卫英慧;杨丽景;侯利锋;;单相Mg_(17)Al_(12)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祖权;薛寒松;邵兴洲;吴发杰;王开;;Zr对Mg-Gd-Y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周传哲;李宁;黎德育;;镁合金AZ91D压铸件表面电镀研究进展[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苏昕;李德江;谢艳才;曾小勤;;Mg5.8Sm0.4ZnZr合金组织和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4 孟庆娟;高建岭;白玉星;;阻锈剂在石化结构基础中应用的几个问题[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建弘;李全安;谢建昌;王小强;张兴渊;;稀土耐热镁合金的开发与应用[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明波;李晖;胡红军;;耐蚀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进展[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明波;李晖;胡红军;;耐蚀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进展[A];2010年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国松;汪爱英;徐采云;孙丽丽;代伟;姚寿山;;镁合金表面气相沉积金属薄膜的制备与腐蚀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9 王译莹;李庆;聂明;黎雪莲;林华;李元;张宇;;水浴法制备δ-MnO_2纳米花状球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10 樊世波;李权;彭建;;稀土元素Ce对ZM2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林;镁锂基合金在NaCl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洪芬;涉海抗菌耐蚀性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伟;干湿交替环境中有机涂层失效过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崔泽琴;AZ31B镁合金脉冲激光加工行为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巍;几种金属在海水中阴极保护数值计算及瞬态激励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6 刘志民;AZ31镁合金铸轧板材热变形行为及其温热拉深工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于松楠;5754铝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骞;缝隙腐蚀的电化学噪声特征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马鸣龙;Mg-Y-MM-Zr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10 靳尉仁;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及其仿真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志俊;稀土元素对Ni60自熔性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珊;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行为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李新义;红壤土壤腐蚀直接、连续监测技术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黄国雅;电沉积法制备ZnSe薄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飞;锌酸钙制备方法和生成机制及锌枝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王军伟;AZ31镁合金的自冲铆接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任振伟;高压扭转工艺对生物镁锌钙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李冬梅;CuCrFeNiMn高熵合金的耐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孟祥瑞;镁锂合金合金化及其固态复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张曰涛;AZ91D镁合金化学镀Ni-W-P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静安,温育智;稀土在有色金属工业中的开发与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2年04期
2 王维青;潘复生;左汝林;;镁合金腐蚀及防护研究新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2期
3 肖珩,李久青;铝镁合金点蚀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S1期
4 马素卿,陈亚昕;水下推进用高能电池[J];船电技术;1999年01期
5 姜忆初;电动鱼雷用动力电源及其发展方向[J];船电技术;2005年05期
6 马正青;左列;庞旭;曾苏民;;铝电池研究进展[J];船电技术;2008年05期
7 马正青,黎文献,余琨,王日初,梁英,曹军纪,尹宁,李学海;海水介质中高活性镁合金负极的电化学性能[J];材料保护;2002年12期
8 马正青;左列;曾苏民;;凝固速度对镁合金阳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7年10期
9 师昌绪;李恒德;王淀佐;李依依;左铁镛;;加速我国金属镁工业发展的建议[J];材料导报;2001年04期
10 王勇;廖治东;张恒飞;周红;宋长江;;稀土在镁合金中作用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志文;汪凌云;范永革;黄光胜;;新型抗蠕变镁合金的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琨;稀土变形镁合金组织性能及加工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冯艳;Mg-Hg-Ga阳极材料合金设计及性能优化[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迟大钊;稀土及锆、钙对耐热镁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2 侯军才;高电位镁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张金玲;AZ91镁合金精炼及La对其改性作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过梦飞;一种新式阳极[J];腐蚀与防护;2002年02期
2 李松波;李国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及表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11期
3 林顺岩;田士;游文;;电池用铝合金阳极材料研究的新进展[J];铝加工;2006年06期
4 郑尧;周嵬;冉然;邵宗平;;钙钛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J];化学进展;2008年Z1期
5 赖晓锋;王苗苗;陈哲;尹懿;严有为;焦伟明;胡山;刘杰;;金属陶瓷阳极材料的高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J];中国陶瓷;2011年03期
6 王跃勇;罗丽芬;张艳芳;;阳极尺寸及形状优化的初步研究[J];轻金属;2012年06期
7 侯冰雪;;氧化铝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影响[J];佛山陶瓷;2013年08期
8 唐敦湘,杨宇锋,(木日)文霞,凌松尉;长寿命氙灯阳极的研究[J];稀有金属合金加工;1979年03期
9 ;超高压放映氙灯阳极粉末钨棒[J];上海冶金;1981年02期
10 F.O.詹森;陈光章;;近海埋设管线用锌阳极的高温试验[J];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198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金硕;孙克宁;张乃庆;周德瑞;;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氧化阳极研究进展[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2 吴瞳;鞠克江;刘长瑞;;空气电池阳极材料及制备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拔帆;殷京瓯;李明利;;铌基铂复合阳极在我国的应用[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蒋汉祥;林琳;黄祖平;;PbSnAgCa四元阳极材料研制技术[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江;Scott A. Barnett;;直接碳氢化合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尹艳红;朱威;郭勇;夏长荣;孟广耀;杨书廷;;钙掺杂的氧化铈用于中温SOFCs阳极材料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刘江;Scott A Barnett;;直接碳氢化合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稀土专辑[C];2004年
8 杨俏;王鑫;刘延坤;冯玉杰;;MFC阳极材料预处理方法与电子传递机制影响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9 郭建华;杨奇;张红军;丁长勤;刘红;;电解二氧化锰用钛合金阳极材料的研制[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景德;王树礼;安涛;刘雪峰;邢丽娟;刘亚磊;;NiO/YSZ多孔阳极材料制备与性能[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邰举;韩开发出纳米材料阳极涂布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2 墨梅;中科院研制燃料电池新阳极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记者 王小龙;美开发出稳定的金属锂阳极电池[N];科技日报;2014年
4 杨裕生;“电极”与“电池”存储的能量别混淆[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磊;双钙钛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涵多;管式阳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贺贝贝;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张永春;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晓斌;阳极焙烧系统的检测、建模与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彭新红;铁(Ⅲ)氧化物修饰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电容特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丁冬;以碳氢化合物为燃料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和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丁姣;低成本阳极支撑型膜电解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罗丹;阳极负载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及单电池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刘立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镍基阳极改性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四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振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锶、锰掺杂铬酸镧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文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铜基阳极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制备、优化和氢氧化动力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5 张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阳极材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葛鹏;锌电积中新型铅基阳极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7 单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胡金艳;阳极支撑体对氧化锆电解质薄膜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蔡慧;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碳基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其产电特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汪芸芸;直接碳氢化合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功能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4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58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