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手持打磨工具减振辅助装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03:38
【摘要】:在车间生产制造过程中,辅助工具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种各样工具的出现代替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其中手持工具占了很大一部分。车间手持工具主要有电动工具和气动工具两种,用于打磨、抛光、钻孔等。这些工具由于便携、适用面广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引起了另外的问题,手持工具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动,长时间使用会使人手部不适,甚至导致职业病,特别是在密集抛光打磨车间问题更为严重。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密集抛光打磨车间典型手持打磨工具角磨机的振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与装备研发”(2016YFC08017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等超大型结构宽频声振预报的混合能量流方法”(51675306)资助下完成的。本文以密集抛光打磨车间角磨机为研究对象,按照“振动问题的提出→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控制方法研究→减振设计→仿真与实验验证”的思路进行振动防护辅助装置的设计研发。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首先分析角磨机的结构,建立等效物理模型。分析振源特性,在空转时振动主要由角磨机内旋转电机的不平衡量所导致,而在打磨时激励不仅包含内部旋转电机的不平衡力还有旋转打磨片与粗糙表面工件之间的接触力。根据相关标准对振动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角磨机振动属于宽频振动,在低频某些频率处具有多个振动峰。分析角磨机振源特性、固有振动特性以及典型场所角磨机工作时的振动特点,掌握角磨机振动原因、手持角磨机系统固有频率以及各个方向的振动大小,针对性的进行后续振动的控制。第二,采用动力吸振的方法降低振动峰值,分析参数和布置方案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确定适用于本课题的减振方案。设计适用于角磨机结构的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其结构由悬臂梁和质量块构成,调节质量块的位置实现对频率的调节。利用有限元仿真和模态实验的方法,验证悬臂梁等效刚度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通过仿真和实验的方式,验证了振动控制的有效性,针对多个频率分别进行布置,可同时降低多个频率振动峰值。第三,基于声子晶体的带隙特征降低低频区域振动,设计适应角磨机的阻尼环结构,阻尼环的周期性布置构成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结构,产生低频、宽带的振动带隙。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得到带隙的频率范围,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的验证方法,证明其减振有效性。第四,结合动力吸振器和声子晶体两种减振措施,通过仿真和实验的方法分析减振效果。结果表明:悬臂梁式动力吸振器和周期性阻尼环分别起到了各自的减振作用,有效的降低了手传振动大小。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添加减振辅助装置后,角磨机手传振动频率计权加速度由0.9 m/s2降低到0.3 m/s2。本文在角磨机的结构分析和振动特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人手持角磨机的等效物理模型,给出了适合于角磨机的减振措施。结合动力吸振器与声子晶体针对角磨机进行减振辅助装置的设计,并从仿真和实验的角度进行了减振效果验证。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手持打磨工具的振动控制和手部职业病防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S914.5
【图文】:

手传振动,打磨工,局部振动,操作手


操作手持打磨工具时,人体的上肢各部位受到局部振动,亦称为手传振动。逡逑振动的作用会导致手部职业病[6,7],其主要伤害包括1叫辰动性白指病、腕管综合症逡逑等,如图1-2所示为振动性白指病临床表现。密集抛光打磨车间是对表面质量差逡逑的半成品进行表面质量处理,主要使用角磨机进行磨削产生较大振动,问题尤为逡逑突出,手部职业病多发。逡逑m/m逡逑WiM逡逑图1-2振动性白指病逡逑2逡逑

手传振动,职业病,手部,表面质量


逦\逡逑盔小25%邋75%邋M大逡逑图1-1邋一些常用工具手传振动暴露量逡逑操作手持打磨工具时,人体的上肢各部位受到局部振动,亦称为手传振动。逡逑振动的作用会导致手部职业病[6,7],其主要伤害包括1叫辰动性白指病、腕管综合症逡逑等,如图1-2所示为振动性白指病临床表现。密集抛光打磨车间是对表面质量差逡逑的半成品进行表面质量处理,主要使用角磨机进行磨削产生较大振动,问题尤为逡逑突出,手部职业病多发。逡逑m/m逡逑WiM逡逑图1-2振动性白指病逡逑2逡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鉴;;振动控制研究进展综述[J];力学季刊;2015年04期

2 赵存生;李海峰;朱石坚;;悬臂梁动力吸振器的理论分析与试验[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5年04期

3 黄佳;尹进;张昭;张洪武;;圆管型局域共振声子晶体三维构型振动带隙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5年03期

4 黄秀金;何立东;王晨阳;;可控环形动力吸振器抑制管道强迫振动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5 敬刘凯;吴文伟;翁震平;;带主动动力吸振器的浮筏隔振系统自适应控制仿真分析[J];船舶力学;2014年08期

6 黄永顺;金佳纯;温贤忠;吴劲松;伍津;胡世杰;;2006—2012年广东省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发病特点分析和对策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2013年06期

7 陈青松;肖斌;陈嘉斌;温薇;徐国勇;李文;晏华;;6种接触振动岗位作业工人手传振动危害现况调查[J];中国职业医学;2012年04期

8 黄丽蓉;陈朝东;李敏;杨丽文;刘建华;;某五金制品厂手臂振动病调查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年02期

9 李晓勇;浣石;蒋国平;陶为俊;;连续悬臂梁动力吸振器的模型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2期

10 朱强,秦泳元;人体工程学与电动工具[J];电动工具;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晓霜;手传振动测量与评价标准比较及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2 魏海威;电动角磨机动态响应与噪声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3 姚燕慧;基于人体手传振动测量与评价虚拟仪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4 孙辉;电动工具振动与噪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周立廷;齿轮箱结构噪声预测与改进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周瑞丽;基于数值模拟的气动钉枪减振手柄动力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40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740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6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