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合金元素与热处理工艺对6000系高强高塑铝合金组织性能的调控

发布时间:2020-07-18 19:09
【摘要】:高强高塑的6000系铝合金是金属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汽车轻量化和航空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采用自行制备的9种不同成分的6000铝合金锻压材和3种不同成分的铝合金热压材,通过显微组织分析、拉伸性能测试、腐蚀实验、XRD分析、EBSD分析以及电导率测试等手段分别研究了Mg、Cu、Mn含量以及Mg/Si相同时,Mg、Si、Cu三种主要合金元素的增加对6000系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固溶时效制度对9种铝合金锻压材组织性能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了Mg元素在0.941%-1.16%这个区间内时,Mg元素含量和固溶时效工艺对铝合金锻压材Al-xMg-0.95Si-1.02Cu-0.33Mn-0.015Sr-0.21Zr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合金成分在此范围内时,合金的峰值时效强度均大于405MPa且延伸率在10%以上,拉伸性能十分优秀,Mg含量增加对合金的晶粒尺寸、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抗剥落腐蚀性能影响不大;会使合金的电导率、抗晶间腐蚀能力下降;使合金的硬度上升。使三种合金获得最佳力学性能的最佳固溶温度均为540℃,最佳时效温度在180℃-190℃之间且应随着Mg含量的增加选择更高的时效温度,最佳时效时间为4h。其中合金锻压材Al-0.94Mg-0.95Si-1.02Cu-0.33Mn-0.023Sr-0.21Zr的力学性能最佳其峰值时效强度达到422.27Mpa延伸率为11.16%。(2)研究了Cu元素在1.0%-1.25%这个区间内时,Cu元素含量和固溶时效工艺对铝合金锻压材Al-0.98Mg-1Si-xCu-0.335Mn-0.2Zr-0.015Sr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成分在此范围内时,合金的峰值时效强度均大于410MPa且延伸率在10%以上,拉伸性能十分优秀,Cu含量增加对合金的抗剥落腐蚀性能影响不大;使合金的延伸率、电导率、抗晶间腐蚀性能下降;使合金的晶粒尺寸、抗拉强度、硬度和过烧敏感性上升。使两种合金获得最佳力学性能的最佳固溶温度均为540℃,最佳时效温度在180℃-190℃之间且应随着Cu含量的增加选择更低的时效温度,最佳时效时间在4h-6h之间且应随着Cu含量的增加选择更低的时效温时间。其中合金锻压材Al-0.97Mg-0.99Si-1.25Cu-0.33Mn-0.014Sr-0.21Zr的力学性能最佳其峰值时效强度达到431.23Mpa延伸率为13.56%。(3)研究了在Mg/Si相同时,Mg、Si、Cu三种主要合金元素的增加对Al-xMg-ySi-zCu-0.335Mn-0.2Zr-0.020Sr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成分在此范围内时,合金的峰值时效强度均大于410MPa且延伸率在10%以上,拉伸性能十分优秀,主要合金元素的增加对合金的晶粒尺寸、抗剥落腐蚀能力影响不大;使合金的延伸率、电导率、抗晶间腐蚀能力下降;使合金的硬度上升。合金强度并不会随着主要合金元素的增加单调上升,当合金中Mg含量大1.24%、Si含量大于1.25%、Cu含量大于1.03%时继续加入这三种元素反而会使合金抗拉强度降低。四种合金获得最佳力学性能的最佳固溶温度均为540℃,最佳时效温度在180℃-190℃之间且应随着三种主要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选择更低的时效温度,最佳时效时间在4h-8h之间且应随着三种主要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选择更低的时效时间。其中合金锻压材Al-1.24Mg-1.26Si-1.03Cu-0.33Mn-0.020Sr-0.20Zr的力学性能最佳其峰值时效强度达到425.05MPa延伸率为10.76%。(4)研究了Mn元素在0%-1.061%这个区间内时,Mn元素含量对铝合金热压材Al-0.91Mg-0.81Si-1.02Cu-xMn-0.2Zr-0.02Sr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元素的增加能显著细化合金晶粒同时会使得合金晶粒的等轴度下降,但在Mn元素含量大于0.7%后继续加入Mn元素对合金晶粒尺寸的影响不大。同时Mn元素的增加会明显降低合金的抗拉强度。Mn元素的增加对合金的抗剥落腐蚀能力影响不大,但是会大幅提高合金的抗晶间腐蚀能力,综合考虑Mn元素对合金抗拉性能、晶粒尺寸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为了细化6000系铝合金晶粒,在合金中加入0.7%左右的Mn元素较为合理。本文研究了Mg含量、Cu含量、Mn含量、Mg/Si相同时Mg、Si、Cu三种主要合金元素的总含量以及热处理工艺对6000系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为新型6000系铝合金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166.3;TG146.21
【图文】:

示意图,实验流程,示意图,实验方案


合金元素与热处理工艺对 6000 系高强高塑铝合金组织性能的调控第二章 合金制备与实验检测方法2.1 实验方案实验合金采用常规熔铸工艺制备。为了研究合金元素和固溶时效制度对 6000 系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拟定了一整套实验方案,具体实验流程如图 2-1 所示。合金成分优化设计

照片,铸锭,照片,成分


图 2.2 熔炼方法及部分铸锭照片Fig 2.2 Smelting method and partial ingot photos行熔炼的合金的成分使用德国 SPECTRO 分光仪进行测量,合金的真实成分数据-2 中列出,合金实际成分基本与设计成分相当。表 2-2 铝合金实际测量成分(质量分数/%)Table 2-2 Actual measurement components of aluminum alloy (mass fraction/%)Mg Si Cu Mn Sr Zr Al# 0.941 0.951 1.02 0.334 0.023 0.213 Bal# 1.04 0.938 1.02 0.336 0.006 0.206 Bal# 1.16 0.971 1.04 0.328 0.011 0.224 Bal# 0.996 1.057 1.00 0.335 0.017 0.206 Bal# 0.966 0.987 1.25 0.334 0.014 0.207 Bal# 1.13 1.11 1.00 0.335 0.018 0.219 Bal

照片,合金,塑性变形,照片


江 苏 大 学 专 业 硕 士 学 位 论 文锻压加工、热压加工9 号合金进行锻压加工,具体锻压工艺为:先将合金铸锭放入箱式炉加热到,待合金热透后取出并放在液压机上进行压缩变形并锻压成如图 2.3(a)变形量控制在 150%左右。-13 号合金进行热压加工,具体热压工艺为:将合金铸锭放入箱式炉加热到,待合金热透后取出并放在压力机上进行一次径相加压,将合金压成 2.3,变形量控制在 62.5%左右(a) (b)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传福;张丽萍;;6063铝合金表面点状物的分析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5年04期

2 张福豹;许晓静;花国然;居志兰;;锶微合金化6013型铝合金的抗腐蚀性[J];热加工工艺;2013年20期

3 张福豹;许晓静;罗勇;宋涛;张允康;张振强;;6×××系铝合金微合金化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S1期

4 杨守杰;杨霞;;高强度铝合金的研究进展[J];粉末冶金工业;2010年05期

5 李天生;徐慧;张洪;;Mg、Cu和Zn含量对液态模锻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9年23期

6 李小松;蔡安辉;罗云;刘岗;周勇;曾纪杰;;不同Sr添加量对Al-20%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2009年08期

7 张伟;刘金明;欧阳玲玉;;提高铝合金强度的技术途径和方法[J];铝加工;2008年06期

8 张伟;刘金明;欧阳玲玉;;提高铝合金强度的技术途径和方法[J];金属世界;2008年06期

9 张建新;高爱华;谢玉芬;;微量Sc对6063铝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J];铸造;2006年08期

10 黄淑敏;王新莉;陈海军;;微量Sr对Al-Mg-Si-Cu基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及动力学的影响[J];机械强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楼瑞祥;;大飞机用铝合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蒙毅;高强6XXX铝合金多元合金化理论与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杨文超;Al-Mg-Si-Cu系6005A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及析出相的微观结构表征[D];中南大学;2011年

3 何立子;Al-Mg-Si系合金组织性能[D];东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辉;合金化和热处理对7075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6年

2 吴跃;合金元素及热处理工艺对Al-Mg-Si-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龙飞;自行车车架铝合金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石翔宇;热处理对Al-12.7Si-0.7Mg合金韧性和裂纹扩展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4年

5 叶睿宇;合金化对AZ61变形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郑秀媛;高成形性Al-Mg-Si合金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东尚波;铝合金5052海水介质腐蚀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吴明富;轧制工艺对AlMgS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书齐;6N01铝合金型材及其焊接接头疲劳性能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张珂;5083H116合金板材生产工艺优化与组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1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761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