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速对热障涂层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
【部分图文】:
10次测量结果并不稳定,在7.72~12.05μm之间.图1TBCs喷涂态截面SEM图像Fig.1SEMimagesoncross-sectionofas-sprayedTBCs由此可见,随着枪速的增大,样品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而涂层孔隙率逐渐减小.适当比例的孔隙(8%~15%)可得到较低的热导率.这些孔隙或孔洞通常存在于半融或未融颗粒附近,易导致裂纹的萌生和扩展[11].2.2物相分析YSZ粉末及喷涂后涂层的XRD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YSZ粉末以四方相(t-ZrO2)为主,含有少量的单斜相(m-ZrO2),而采用等离子喷涂后的涂层主要为t-ZrO2,没有检测到单斜相的存在.所有陶瓷面层的物相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枪速对面层的相组成没有影响.图2YSZ粉末及喷涂后涂层XRD图谱Fig.2XRDspectraofYSZpowderandcoatingafterspraying2.3显微硬度以B组为例,热障涂层表面的Vickers显微硬度随加压载荷的变化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当载荷为0.098N时硬度值为HV1184,随加压载荷增大显微硬度降低,当载荷增加至1.96和2.94N时显微硬度值趋于稳定,继续增加载荷至4.9N时,载荷过大,涂层碎裂.图3枪速500mm/s时Vickers显微硬度值随载荷变化曲线Fig.3CurveofVickersmicrohardnessvalueschangingwithloadwithrobotscanningspeedof500mm/s在2.94N载荷时分别测各组涂层的显微硬度,取5次平均值,结果显示枪速为50mm/s时,显微硬度值较大,为HV805,而枪速为500和800mm/s时值较小,为HV698和HV571.2.4热震性能分析A、B、C三组涂层热循环次数分别为15、75和52次.枪速为500mm/s时热循环次数最长,为75次.如图4所示,图4是热震过程的照片,当枪速为50mm/s时,热震15次后涂层整体剥落;第2期李晨希,等:枪速对热障涂层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155
10次测量结果并不稳定,在7.72~12.05μm之间.图1TBCs喷涂态截面SEM图像Fig.1SEMimagesoncross-sectionofas-sprayedTBCs由此可见,随着枪速的增大,样品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而涂层孔隙率逐渐减小.适当比例的孔隙(8%~15%)可得到较低的热导率.这些孔隙或孔洞通常存在于半融或未融颗粒附近,易导致裂纹的萌生和扩展[11].2.2物相分析YSZ粉末及喷涂后涂层的XRD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YSZ粉末以四方相(t-ZrO2)为主,含有少量的单斜相(m-ZrO2),而采用等离子喷涂后的涂层主要为t-ZrO2,没有检测到单斜相的存在.所有陶瓷面层的物相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枪速对面层的相组成没有影响.图2YSZ粉末及喷涂后涂层XRD图谱Fig.2XRDspectraofYSZpowderandcoatingafterspraying2.3显微硬度以B组为例,热障涂层表面的Vickers显微硬度随加压载荷的变化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当载荷为0.098N时硬度值为HV1184,随加压载荷增大显微硬度降低,当载荷增加至1.96和2.94N时显微硬度值趋于稳定,继续增加载荷至4.9N时,载荷过大,涂层碎裂.图3枪速500mm/s时Vickers显微硬度值随载荷变化曲线Fig.3CurveofVickersmicrohardnessvalueschangingwithloadwithrobotscanningspeedof500mm/s在2.94N载荷时分别测各组涂层的显微硬度,取5次平均值,结果显示枪速为50mm/s时,显微硬度值较大,为HV805,而枪速为500和800mm/s时值较小,为HV698和HV571.2.4热震性能分析A、B、C三组涂层热循环次数分别为15、75和52次.枪速为500mm/s时热循环次数最长,为75次.如图4所示,图4是热震过程的照片,当枪速为50mm/s时,热震15次后涂层整体剥落;第2期李晨希,等:枪速对热障涂层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155
10次测量结果并不稳定,在7.72~12.05μm之间.图1TBCs喷涂态截面SEM图像Fig.1SEMimagesoncross-sectionofas-sprayedTBCs由此可见,随着枪速的增大,样品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大,而涂层孔隙率逐渐减小.适当比例的孔隙(8%~15%)可得到较低的热导率.这些孔隙或孔洞通常存在于半融或未融颗粒附近,易导致裂纹的萌生和扩展[11].2.2物相分析YSZ粉末及喷涂后涂层的XRD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YSZ粉末以四方相(t-ZrO2)为主,含有少量的单斜相(m-ZrO2),而采用等离子喷涂后的涂层主要为t-ZrO2,没有检测到单斜相的存在.所有陶瓷面层的物相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枪速对面层的相组成没有影响.图2YSZ粉末及喷涂后涂层XRD图谱Fig.2XRDspectraofYSZpowderandcoatingafterspraying2.3显微硬度以B组为例,热障涂层表面的Vickers显微硬度随加压载荷的变化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当载荷为0.098N时硬度值为HV1184,随加压载荷增大显微硬度降低,当载荷增加至1.96和2.94N时显微硬度值趋于稳定,继续增加载荷至4.9N时,载荷过大,涂层碎裂.图3枪速500mm/s时Vickers显微硬度值随载荷变化曲线Fig.3CurveofVickersmicrohardnessvalueschangingwithloadwithrobotscanningspeedof500mm/s在2.94N载荷时分别测各组涂层的显微硬度,取5次平均值,结果显示枪速为50mm/s时,显微硬度值较大,为HV805,而枪速为500和800mm/s时值较小,为HV698和HV571.2.4热震性能分析A、B、C三组涂层热循环次数分别为15、75和52次.枪速为500mm/s时热循环次数最长,为75次.如图4所示,图4是热震过程的照片,当枪速为50mm/s时,热震15次后涂层整体剥落;第2期李晨希,等:枪速对热障涂层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的影响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慧君;李其连;程旭东;陈良国;;TGO对热障涂层失效的作用分析[J];材料保护;2012年03期
2 李延平,赵万华,卢秉恒;热喷涂涂层和基体中残余应力预报与控制研究[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3 韩玉君;叶福兴;陆冠雄;刘彻;郝杰;;热障涂层界面化合物与残余应力演变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05期
4 撒世勇;王大伟;;热障涂层材料与技术的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4年05期
5 韩志海;王海军;白宇;丁春华;徐滨士;;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细密柱晶结构热障涂层研究进展[J];热喷涂技术;2011年02期
6 张忠礼;丁勇;杨国强;沈威威;;热喷涂涂层与电镀层的结合与界面[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阳;李利;武笑宇;;等离子喷涂氧化铝涂层界面状态和结合性能的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2年03期
2 薛春霞;朱云龙;;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2年04期
3 孙方红;马壮;刘应瑞;王恩杰;李福永;;等离子喷涂制备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13年05期
4 欧献;邓畅光;王日初;毛杰;;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涂层耐磨性能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S1期
5 路阳;郭文俊;杨效田;刘俊钊;施晓雨;邓刚;;粒度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高铝青铜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3年18期
6 樊自拴;柯婷婷;;MCrAlY涂层及热障涂层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13年07期
7 武勇斌;赫晓东;李军;钟业盛;史丽萍;;热循环对薄板镍基合金表面高辐射率涂层残余应力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年S1期
8 吕艳红;王峻;吴子健;;高能高速等离子喷涂MCrAlY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J];中国表面工程;2013年06期
9 王青;王亚平;丁秉钧;;热障涂层隔热性能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13年23期
10 吴秀刚;李晨希;;大气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的失效机理及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廖凯;铝合金厚板淬火—预拉伸内应力形成机理及其测试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灿明;等离子喷涂耐磨涂层技术在大型薄壁零件上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邓宇;碳氮合金化耐磨合金电弧喷涂的熔滴过渡行为及涂层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奇星;热障涂层涡轮叶片失效的有限元模拟[D];湘潭大学;2012年
5 韩玉君;热喷涂热障涂层的界面化合物组成控制及其高温失效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俊平;曲面结构的热障涂层系统残余应力有限元模拟分析[D];湘潭大学;2011年
2 翁礼杰;等离子喷涂HA复合涂层工艺参数优化与残余应力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3 曹向广;激光喷丸成形工件残余应力场的研究及优化控制[D];江苏大学;2006年
4 罗瑞强;热喷涂涂层中应力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成财;电弧喷涂钢模成形材料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6 王亮;等离子喷涂纳米结构热障涂层组织结构与残余应力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郭天旭;等离子喷涂HA涂层残余应力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郭俊忠;不同镍铝过渡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建;结晶器铜板表面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氧化锆涂层的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婷婷;高熔点金属电弧喷涂型壳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伊卿,唐一平,赵文轸,卢秉恒;电铸与电弧喷涂相结合的模具制造方法[J];材料工程;2001年06期
2 张红松;王富耻;马壮;成志芳;王全胜;冼文锋;;等离子喷涂ZrO_2涂层孔隙定量分析[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3 王伊卿,卢凤兰,卢秉恒;电铸与电弧喷涂相结合制造EDM电极[J];电加工与模具;2001年04期
4 谷诤巍,袁达,张人佶,颜永年;基于RP原型的电弧喷涂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3年01期
5 郭殿品,张尊礼,张凡云,冯瑞亮,张桂芝;耐热扩散涂层在燃气轮机上的应用现状及趋势[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5年01期
6 黄晨光,段祝平,吴承康;热喷涂构件中残余应力的理论分析[J];工程力学;2002年04期
7 牟仁德;何利民;陆峰;陶春虎;;热障涂层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5期
8 王心悦;辛丽;韦华;朱圣龙;王福会;;高温防护涂层研究进展[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3年03期
9 刘宇星,郭占成,卢维昌,段岳;电沉积制备镍箔的SEM形貌和抗拉强度[J];过程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10 牟仁德;贺世美;何利民;许振华;;微叠层结构EB-PVD热障涂层[J];航空材料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Michaleris,张根元;减少大型焊件残余应力和变形[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00年04期
2 陈怀宁,陈亮山,林泉洪;逆焊接加热处理引入压缩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J];机械强度;2002年01期
3 高永毅,苏志霄,焦群英,唐果;残余应力对构件固有频率影响的讨论[J];机械强度;2002年02期
4 戴福隆,亚敏,谢惠民,吕坚;云纹干涉与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实验方法与系统[J];实验力学;2003年03期
5 杨建,何鹏,周宣;陶瓷金属接头残余应力分析的后处理[J];焊接技术;2003年02期
6 杨务滋,杨国庆,杨超,周立强;焊接中残余应力的大小与分布及减少措施[J];上海有色金属;2003年04期
7 赵学荣,朱援祥,孙秦明;水电站合拢焊缝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3年04期
8 董浩存;一种测量金属管中残余应力的简易方法[J];物理测试;2003年03期
9 王立平,陈霁恒,孙从科;分段焊接对残余应力的影响[J];江苏冶金;2004年03期
10 罗暑生;机械阻碍应力对铸造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J];铸造技术;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涛;精密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朱丽娜;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涂层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陶波;热压玻璃透镜里的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宋以国;多焊缝管板结构焊接工艺与残余应力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江小辉;残余应力生成机理及复杂薄壁件加工精度控制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肖磊;基于深度—敏感压痕技术的疲劳裂纹尖端残余应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王建花;复合材料身管残余应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孙志国;MEMS封装中的残余应力演化及其相关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9 唐志涛;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及切削加工变形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秋成;航空铝合金残余应力消除及评估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飞;异种钢焊接的残余应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雷;厚壁冷成型钢残余应力理论分析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永红;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侧墙残余应力与变形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维;高频焊管焊接接头的断裂行为和残余应力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孙新杨;纤维与树脂固化残余应力在线监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彦龙;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检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敏科;焊接接头残余应力释放及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娟;玻璃/铝多层阳极键合接头残余应力应变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9 梁剑;电沉积镍镀层中的残余应力表征[D];湘潭大学;2009年
10 王广晖;智能型机械残余应力测试仪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854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285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