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淬火对8Cr4Mo4V轴承钢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10 04:15
8Cr4Mo4V钢因其性能优异而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主轴轴承,其性能及精度直接与航空发动机的可靠性、工作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相关联。热处理是8Cr4Mo4V钢制主轴轴承制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8Cr4Mo4V钢广泛用于工作温度在316℃以下、DN值在2.4×106mm·r/min以下的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轴承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高温、高速以及重载的影响,这对轴承寿命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需要提高8Cr4Mo4V轴承钢的综合性能。而下贝氏体组织比马氏体组织具有更好地韧性和塑性,因此,本论文主要针对8Cr4Mo4V钢进行贝氏体等温处理,研究下贝氏体组织对8Cr4Mo4V钢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Jmat Pro软件计算出不同类型碳化物的熔点,并以此确定8Cr4Mo4V钢的固溶温度的范围为950℃-1120℃,保温时间为10min-60min,研究固溶温度及时间对8Cr4Mo4V钢的晶粒度、碳化物溶解情况、淬回火后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对8Cr4Mo4V钢进行等温淬火处理,等温淬火温度分别为150℃、200℃和2...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保温时间后显微组织图
第1章绪论530%时,强韧性能达到最优[23]。a等温15minb等温30minc等温45mind等温60min图1.5保温时间对GCr15钢组织的影响Fig.1.5EffectofholdingtimeonmicrostructureofGCr15steel203040405060708090100110硬度(HRC)韧性(J/mm)氏体体积比冲击2下贝(%)冲击韧性586062硬度图1.6230℃等温转变下下贝氏体含量与洛氏硬度和冲击韧性间的曲线图Fig.1.6CurvesbetweenbainitecontentandRockwellhardnessandimpacttoughnessunder230℃isothermaltransformation综上,由于M/B组织比较复杂,影响其强韧性的因素很多,如元素含量、热处理工艺等等,所以无法确定强韧性能最佳时下贝氏体含量的占比,有的认为在30%左右、
第1章绪论9图1.7上贝氏体组织Fig.1.7Upperbainitestructure(2)下贝氏体下贝氏体发生在贝氏体中温转变的低温区,是由针状或板条状铁素体与分布于铁素体内部的碳化物组成的非层片状组织。下贝氏体的碳化物通常为ε-FexC或渗碳体,或是两者共存。电子显微镜下,铁素体的碳化物形貌为粒装、短条状或薄片状。而碳化物条与铁素体板条长轴呈55°-60°交角[60-63]。下贝氏体组织如图1.8。图1.8下贝氏体组织Fig.1.8Lowerbainitestructure1.4.3贝氏体的相变机制过冷奥氏体在珠光体与马氏体转变温区之间,具有另一种转变方式,由于此温度区间夹在珠光体与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所以又称为中温转变。相比于以Fe原子扩散的珠光体转变与以C原子无法扩散的马氏体转变,在中温转变的温度下,Fe原子很难扩散,但C原子可以扩散,所以中温转变又称为贝氏体转变[64,65]。而且贝氏体的相变机制一般分为切变理论以及台阶-扩散理论。1.贝氏体相变的切变理论最早的切变理论由Zener提出,后来由伯明翰大学的柯俊以及S.A.Cottrell在研究贝氏体相变时发现,经过贝氏体相变后的试样经抛光后,表面发生了浮凸,并以此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淬火后回火温度对20SiMn2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李晴,程巨强. 铸造技术. 2019(08)
[2]微合金化热轧低硅多相钢的组织与性能[J]. 郑东升,蹇海根,王生朝,欧玲,孙斌.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3)
[3]等温淬火工艺对50CrMnV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张炜,高东宏,潘艳春,陈清.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9(03)
[4]高铬锻钢轧辊CCT曲线的测定及其结果分析[J]. 夏新蕊,黄斌斌.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8(12)
[5]等温淬火温度对超细贝氏体钢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J]. 张超,郭辉,王家星,张冰,赵爱民. 工程科学学报. 2018(12)
[6]固溶温度对8Cr4Mo4V轴承钢的中温相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赵开礼,刘永宝,于兴福,周驰滨,马欣新. 材料研究学报. 2018(03)
[7]激光冲击强化TC17钛合金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研究[J]. 曹子文,杨清,高宇. 表面技术. 2018(03)
[8]固溶处理对GH3625合金板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丁雨田,孟斌,高钰璧,高鑫,豆正义,马元俊. 材料导报. 2018(02)
[9]等温时间对冷变形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张月,李青春,常国威.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10]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arbon ion-implanted M50NiL aerospace bearing steel[J]. Fangfang Wang,Chungen Zhou,Lijing Zheng,Hu Zhang.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 2017(05)
博士论文
[1]8Cr13MoV钢碳化物控制及对刀具锋利性能的影响[D]. 朱勤天.北京科技大学 2019
[2]Ti-V-Mo复合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组织调控与强化机理研究[D]. 张可.昆明理工大学 2016
[3]冷轧TRIP钢快速加热连续退火组织演变与性能研究[D]. 徐德超.东北大学 2016
[4]G55SiMoV钢等温淬火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 田磊.山东大学 2014
[5]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及逆变奥氏体机制的研究[D]. 姜雯.昆明理工大学 2014
[6]碳化铬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与磨粒磨损性能研究[D]. 田景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7]耐火钢中Mo的强化机理及其替代研究[D]. 万荣春.上海交通大学 2012
[8]钨、钼、碳三元共渗等离子表面冶金低合金高速钢的研究[D]. 高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Q-T-P(淬火-回火-碳分配)工艺对M50钢组织转变及性能影响的研究[D]. 石亚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2]含铌铬钼耐磨铸钢的热力学分析和组织与性能研究[D]. 徐扬.上海大学 2016
[3]M50钢热变形行为及其微观组织研究[D]. 刘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4]M50T钢组织与碳化物控制及机制研究[D]. 韩娇.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回火过程对M50钢残余奥氏体转变的影响[D]. 李文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6]碳配分热力学及其在Q&P钢中的应用[D]. 熊俊珍.东北大学 2014
[7]超级贝氏体钢的相变和组织研究[D]. 邓鹏.武汉科技大学 2013
[8]高强度抗震钢筋V-Cr复合微合金化的实验研究[D]. 徐斌.武汉科技大学 2011
[9]中碳低温贝氏体转变[D]. 涂小龙.武汉科技大学 2011
[10]合金元素对40MnBH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D]. 熊青.江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26768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保温时间后显微组织图
第1章绪论530%时,强韧性能达到最优[23]。a等温15minb等温30minc等温45mind等温60min图1.5保温时间对GCr15钢组织的影响Fig.1.5EffectofholdingtimeonmicrostructureofGCr15steel203040405060708090100110硬度(HRC)韧性(J/mm)氏体体积比冲击2下贝(%)冲击韧性586062硬度图1.6230℃等温转变下下贝氏体含量与洛氏硬度和冲击韧性间的曲线图Fig.1.6CurvesbetweenbainitecontentandRockwellhardnessandimpacttoughnessunder230℃isothermaltransformation综上,由于M/B组织比较复杂,影响其强韧性的因素很多,如元素含量、热处理工艺等等,所以无法确定强韧性能最佳时下贝氏体含量的占比,有的认为在30%左右、
第1章绪论9图1.7上贝氏体组织Fig.1.7Upperbainitestructure(2)下贝氏体下贝氏体发生在贝氏体中温转变的低温区,是由针状或板条状铁素体与分布于铁素体内部的碳化物组成的非层片状组织。下贝氏体的碳化物通常为ε-FexC或渗碳体,或是两者共存。电子显微镜下,铁素体的碳化物形貌为粒装、短条状或薄片状。而碳化物条与铁素体板条长轴呈55°-60°交角[60-63]。下贝氏体组织如图1.8。图1.8下贝氏体组织Fig.1.8Lowerbainitestructure1.4.3贝氏体的相变机制过冷奥氏体在珠光体与马氏体转变温区之间,具有另一种转变方式,由于此温度区间夹在珠光体与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所以又称为中温转变。相比于以Fe原子扩散的珠光体转变与以C原子无法扩散的马氏体转变,在中温转变的温度下,Fe原子很难扩散,但C原子可以扩散,所以中温转变又称为贝氏体转变[64,65]。而且贝氏体的相变机制一般分为切变理论以及台阶-扩散理论。1.贝氏体相变的切变理论最早的切变理论由Zener提出,后来由伯明翰大学的柯俊以及S.A.Cottrell在研究贝氏体相变时发现,经过贝氏体相变后的试样经抛光后,表面发生了浮凸,并以此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淬火后回火温度对20SiMn2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李晴,程巨强. 铸造技术. 2019(08)
[2]微合金化热轧低硅多相钢的组织与性能[J]. 郑东升,蹇海根,王生朝,欧玲,孙斌.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9(03)
[3]等温淬火工艺对50CrMnV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张炜,高东宏,潘艳春,陈清.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9(03)
[4]高铬锻钢轧辊CCT曲线的测定及其结果分析[J]. 夏新蕊,黄斌斌.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8(12)
[5]等温淬火温度对超细贝氏体钢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J]. 张超,郭辉,王家星,张冰,赵爱民. 工程科学学报. 2018(12)
[6]固溶温度对8Cr4Mo4V轴承钢的中温相转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赵开礼,刘永宝,于兴福,周驰滨,马欣新. 材料研究学报. 2018(03)
[7]激光冲击强化TC17钛合金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研究[J]. 曹子文,杨清,高宇. 表面技术. 2018(03)
[8]固溶处理对GH3625合金板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丁雨田,孟斌,高钰璧,高鑫,豆正义,马元俊. 材料导报. 2018(02)
[9]等温时间对冷变形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张月,李青春,常国威.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10]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arbon ion-implanted M50NiL aerospace bearing steel[J]. Fangfang Wang,Chungen Zhou,Lijing Zheng,Hu Zhang.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 2017(05)
博士论文
[1]8Cr13MoV钢碳化物控制及对刀具锋利性能的影响[D]. 朱勤天.北京科技大学 2019
[2]Ti-V-Mo复合微合金化高强度钢组织调控与强化机理研究[D]. 张可.昆明理工大学 2016
[3]冷轧TRIP钢快速加热连续退火组织演变与性能研究[D]. 徐德超.东北大学 2016
[4]G55SiMoV钢等温淬火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 田磊.山东大学 2014
[5]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及逆变奥氏体机制的研究[D]. 姜雯.昆明理工大学 2014
[6]碳化铬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与磨粒磨损性能研究[D]. 田景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7]耐火钢中Mo的强化机理及其替代研究[D]. 万荣春.上海交通大学 2012
[8]钨、钼、碳三元共渗等离子表面冶金低合金高速钢的研究[D]. 高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Q-T-P(淬火-回火-碳分配)工艺对M50钢组织转变及性能影响的研究[D]. 石亚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
[2]含铌铬钼耐磨铸钢的热力学分析和组织与性能研究[D]. 徐扬.上海大学 2016
[3]M50钢热变形行为及其微观组织研究[D]. 刘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4]M50T钢组织与碳化物控制及机制研究[D]. 韩娇.昆明理工大学 2015
[5]回火过程对M50钢残余奥氏体转变的影响[D]. 李文东.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6]碳配分热力学及其在Q&P钢中的应用[D]. 熊俊珍.东北大学 2014
[7]超级贝氏体钢的相变和组织研究[D]. 邓鹏.武汉科技大学 2013
[8]高强度抗震钢筋V-Cr复合微合金化的实验研究[D]. 徐斌.武汉科技大学 2011
[9]中碳低温贝氏体转变[D]. 涂小龙.武汉科技大学 2011
[10]合金元素对40MnBH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D]. 熊青.江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26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02676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