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T6+SMAT处理的GZ151K镁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吸能特性

发布时间:2021-02-16 08:37
  研究了经T6(固溶/时效处理)和SMAT(表面机械研磨技术)处理后的GZ151K镁合金在霍普金森压杆下的动态力学性能以及吸能特性。结果表明:经SMAT 6min处理的GZ151K镁合金,屈强比提高了27%,伸长率提高了21%;经T6处理过的GZ151K镁合金,屈强比提高了21%,伸长率提高了10%;经T6+SMAT 6 min两种复合工艺处理过的试样,其屈强比和未处理的几乎一致,但极限抗压强度降低了37%,屈服强度降低了38%,伸长率提高了17%。在应变小于0.013时,试样单位体积吸能工艺依次是:SMAT 6 min+T6>未处理>SMAT 6 min> T6;在应变为0.013~0.018时,试样单位体积吸能工艺依次是:未处理>T6+SMAT 6 min>SMAT 6 min>T6;在应变大于0.018后,试样单位体积吸能工艺依次是:未处理>SMAT 6 min>T6>T6+SMAT 6 min。 

【文章来源】:热加工工艺. 2020,49(2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T6+SMAT处理的GZ151K镁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吸能特性


GZ151K镁合金在500 s-1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工艺图,镁合金,力学性能,工艺


为了便于观察,将图1上的数据信息整理成柱状图。GZ151K镁合金在不同工艺下的力学性能见图2。从图2可看出,与未处理的相比,经SMAT 6 min处理的GZ151K镁合金,屈强比提高了27%,伸长率提高了21%;经T6处理过的GZ151k镁合金,屈强比提高了21%,伸长率提高了10%;经T6+SMAT 6 min处理过的屈强比没什么变化,极限抗压强度降低了37%,屈服强度降低了38%,其伸长率提高了17%。原因是:经过T6处理过的屈服强度提高是因为固溶处理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分解,第二相从基体中析出,弥散分布于晶内,对位错运动和滑移形成了阻碍作用,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屈服强度[12];而这些第二相的尺寸在此时效制度下大于未处理状态第二相的尺寸,因此,极限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13],强度降低一般对应的是塑性的提高。经SMAT处理后晶粒细化,晶界增加,使位错运动受到限制,提高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有所下降。然而在两种复合工艺共同作用下,试件力学性能并没有得到改善,虽然T6和SAMT6min这两种复合工艺都能提高力学性能,但是它们结合在一起,可能起到了相互抑制甚至破坏了原始试件的晶粒结构,使其力学性能降低,但具体的机理尚不明确。2.2 吸能特性

特性图,镁合金,工艺,特性


GZ151K镁合金在不同工艺下的吸能特性如图3所示。图3是在Origin软件里对图1中应力-应变进行积分而得到。从图3的Q-ε曲线可以看出,在应变小于0.013时,T6+SMAT 6 min处理过的试件单位体积吸能最高,之后是未处理过的,其次SMAT6 min、T6处理的。在应变小于0.013(曲线1与曲线4的交点A)时,T6+SMAT 6 min(曲线4)的单位体积吸能最高,是因为其屈服强度最低(图2),在较小压力作用下,能较早的进行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之后较低的屈服强度是未处理的,所以单位体积吸能仅次于T6+SMAT 6 min,SMAT 6 min、T6的屈服强度相差很小,并且应力-应变曲线的高度(图1)几乎一致,所以单位体积吸能最小并且几乎重合。在应变介于0.013到0.018(曲线2、3与曲线4的交点B),未处理的单位体积吸能最高,之后是T6+SMAT 6 min处理的,最后是SMAT 6 min、T6处理的。未处理的屈服强度是第二低(图2),这时未处理试件的塑性变形不断增加,而且T6+SMAT6min的应力-应变曲线(图1)高度远低于未处理的,单位体积吸能是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积分,所以此时T6+SMAT 6 min(曲线4)的单位体积吸能小于未处理的(曲线1),此时,SMAT6min(曲线2)、T6(曲线3)还是处在单位体积吸能最小阶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处理对ZK60镁合金力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J]. 王敬丰,高珊,潘复生,汤爱涛,丁培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06)
[2]Ti3Ni4析出相对富镍TiNi合金阻尼行为的影响[J]. 高智勇,吴博森,鲁玺丽,唐振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7(09)
[3]热处理工艺对挤压变形ZK60镁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余琨,黎文献,王日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7(02)
[4]混杂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阻尼性能[J]. 顾金海,张小农,何利舰,顾明元.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5(09)
[5]镁及镁合金阻尼特性的研究进展[J]. 刘楚明,纪仁峰,周海涛,陈明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5(09)
[6]Ce对AZ91D镁合金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的影响[J]. 黄正华,郭学锋,张忠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5(03)
[7]镁合金在轻量化汽车中的应用[J]. 贺岩松,杨诚.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2(06)

硕士论文
[1]热处理对Mg-3Dy-2Zn-0.5Gd-0.5Zr铸造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D]. 刘婧.重庆理工大学 2019
[2]表面机械研磨处理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D]. 金斌.南昌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36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036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