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健性分析的汽车侧围成形过程缺陷改进
发布时间:2021-03-07 07:04
采用稳健性分析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和润滑油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用户冲压缺陷数据统计,对侧围成形过程的6个危险区域进行应变测试分析,获取各区域的减薄率,判断是否满足安全裕度要求;基于Autoform建立侧围成形工艺过程有限元模型;采用SIGMA模块开展危险区域稳健分析,分析零件各区域变形状态对材料性能参数波动的敏感性,获取危险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稳健性分析结果,提出侧围成形过程中开裂和颈缩缺陷工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B柱后下拐角处安全裕度为7%,容易发生开裂;摩擦系数和r值起主要作用,在成形因素中影响百分比占比较大;通过调整材料r值和成形过程的摩擦系数,可有效改进成形过程中的开裂和颈缩缺陷,实际冲压结果显示可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文章来源】:塑性工程学报. 2020,27(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左侧围外板6个危险区域
在进行多次计算分析后,得出危险区域关键噪声因素[12],零件各区域敏感度主导变量图如图8所示,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应变比、摩擦系数及压边力等变量,不同颜色代表在本区域的影响度最大的主导变量。对危险区域的结果变量有影响的噪声/设计变量影响度如图9所示,左侧两列圆圈表示有利于成形,右侧两列圆圈表示不利于成形,圆圈大小则表示影响度的大小。图10所示为危险区域主导变量及所占百分比。由图10可知,A区内,摩擦系数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为42.73%,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次之,其占比为26.48%;B区内,摩擦系数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为65.78%,其它变量影响度较小;C区内,摩擦系数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为35.59%,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次之,占比为30.93%;D区内,摩擦系数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为31.19%,r值的影响次之,其占比为28.1%;E区内,r值影响最大,其占比为37.6%,摩擦系数影响次之,其占比为35.98%;F区内,r值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占53.05%,压边力影响次之,其占比为27.54%,其它变量影响度小。
左侧围F区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侧围外板冲压成形分析及产品优化[J]. 王乐勇,王鹏,刘大壮.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9(05)
[2]基于评价函数的车身覆盖件成形工艺参数优化[J]. 李雷. 锻压技术. 2018(11)
[3]基于Autoform汽车左中侧围内板加强板成形模拟及工艺优化[J]. 姜旭,周六如. 锻压技术. 2018(10)
[4]商用车侧围外板冲压开裂应变分析[J]. 郝志强,林利,徐鑫,丁庶炜,李春林. 鞍钢技术. 2018(05)
[5]汽车侧围成形常见缺陷及整改方案[J]. 林金海. 模具制造. 2018(07)
[6]基于有限元模拟的汽车侧围翻边起皱抑制方法研究[J]. 韩超,王炎,鲍益东,黄文卫.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8(01)
[7]关于侧围外板造型参数对表面质量影响的研究[J]. 李俊峰,施朋朋. 模具工业. 2018(01)
[8]轿车侧围外板冲压成形工艺优化[J]. 肖红波,蔡浩华. 模具工业. 2017(08)
[9]板料成形中考虑油膜厚度和滑动速度的摩擦模型[J]. 周国柱,罗仁平,董湘怀. 锻压技术. 2016(04)
[10]汽车侧围外板成形仿真及工艺优化[J]. 常桂静,梁桂荣,曾兵华. 模具工业. 2015(02)
本文编号:3068610
【文章来源】:塑性工程学报. 2020,27(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左侧围外板6个危险区域
在进行多次计算分析后,得出危险区域关键噪声因素[12],零件各区域敏感度主导变量图如图8所示,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应变比、摩擦系数及压边力等变量,不同颜色代表在本区域的影响度最大的主导变量。对危险区域的结果变量有影响的噪声/设计变量影响度如图9所示,左侧两列圆圈表示有利于成形,右侧两列圆圈表示不利于成形,圆圈大小则表示影响度的大小。图10所示为危险区域主导变量及所占百分比。由图10可知,A区内,摩擦系数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为42.73%,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次之,其占比为26.48%;B区内,摩擦系数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为65.78%,其它变量影响度较小;C区内,摩擦系数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为35.59%,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次之,占比为30.93%;D区内,摩擦系数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为31.19%,r值的影响次之,其占比为28.1%;E区内,r值影响最大,其占比为37.6%,摩擦系数影响次之,其占比为35.98%;F区内,r值为最大影响因素,其占比占53.05%,压边力影响次之,其占比为27.54%,其它变量影响度小。
左侧围F区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侧围外板冲压成形分析及产品优化[J]. 王乐勇,王鹏,刘大壮.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9(05)
[2]基于评价函数的车身覆盖件成形工艺参数优化[J]. 李雷. 锻压技术. 2018(11)
[3]基于Autoform汽车左中侧围内板加强板成形模拟及工艺优化[J]. 姜旭,周六如. 锻压技术. 2018(10)
[4]商用车侧围外板冲压开裂应变分析[J]. 郝志强,林利,徐鑫,丁庶炜,李春林. 鞍钢技术. 2018(05)
[5]汽车侧围成形常见缺陷及整改方案[J]. 林金海. 模具制造. 2018(07)
[6]基于有限元模拟的汽车侧围翻边起皱抑制方法研究[J]. 韩超,王炎,鲍益东,黄文卫.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8(01)
[7]关于侧围外板造型参数对表面质量影响的研究[J]. 李俊峰,施朋朋. 模具工业. 2018(01)
[8]轿车侧围外板冲压成形工艺优化[J]. 肖红波,蔡浩华. 模具工业. 2017(08)
[9]板料成形中考虑油膜厚度和滑动速度的摩擦模型[J]. 周国柱,罗仁平,董湘怀. 锻压技术. 2016(04)
[10]汽车侧围外板成形仿真及工艺优化[J]. 常桂静,梁桂荣,曾兵华. 模具工业. 2015(02)
本文编号:3068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06861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