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量对超低碳钢热轧过程中氧化膜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8 08:32
采用差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试验设备检测了含0.010%、0.015%和0.020%S的超低碳钢在1 000、950和900℃加热不同时间形成的氧化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厚度、成分和钢的氧化速率,目的是揭示含硫量对超低碳钢热轧过程中氧化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硫量的钢在950℃左右加热时的氧化增重速率最大;钢在950℃长时间加热,氧化膜易起泡,并形成贯穿裂纹。此外,硫会富集在氧化膜的表面,并在其与基体的界面形成熔融物并侵入基体,加剧了钢表面氧化铁皮的起泡。应合理控制超低碳钢的含硫量,防止精轧过程中铁皮压入基体和形成麻点等缺陷。
【文章来源】:上海金属. 2020,42(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含硫量不同的钢的氧化增重速率随加热温度的变化
根据氧化膜起泡的温度(950℃),模拟氧化加热10 min,3种含硫量钢氧化膜的截面形貌如图4所示。图4表明:3种含硫量钢在此温度加热,氧化膜厚度均达到了100μm以上。这是因为IF钢中不含能有效抗氧化的元素Si、Cr等,氧化膜生长迅速。由图4可见,钢1的氧化膜最完整,有明显的3层,内侧有未贯穿的小裂纹,长度不超过40μm;钢2氧化膜内侧已与基体脱离,有80μm长的裂纹,由于氧化膜厚达100μm,裂纹未贯穿氧化膜,但氧化膜并不完整;钢3氧化膜内出现贯穿裂纹,氧化膜破碎加剧,极易脱落。图3 在950℃加热1、5和10 min(从左至右)后钢3表面的氧化膜
在950℃加热1、5和10 min(从左至右)后钢3表面的氧化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碳钢盘条在空气介质下高温氧化动力学实验研究[J]. 邹晖,程晓茹,陈革,程时,范敬国,沈金龙. 热加工工艺. 2014(10)
[2]Ti600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J]. 汤海芳,赵永庆,洪权,王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07)
[3]锰硫比对SPHC热轧薄板边部舌状裂纹的影响[J]. 徐海卫,于洋,朱国森,李金宝,安冬阳,焦会立,关建东,刘兰宵,吴耐,王伦,武军宽,余威. 轧钢. 2011(05)
[4]等温条件下氧化圆点的生成行为[J]. 彭凯,刘雅政,谢彬. 炼钢. 2007(06)
[5]杂质元素磷、硫在特殊钢中的作用[J]. 刘兴博,董建新,谢锡善. 特殊钢. 1998(03)
[6]超深冲IF钢研究的最新进展[J]. 马衍伟,王先进. 钢铁. 1998(04)
本文编号:3088035
【文章来源】:上海金属. 2020,42(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含硫量不同的钢的氧化增重速率随加热温度的变化
根据氧化膜起泡的温度(950℃),模拟氧化加热10 min,3种含硫量钢氧化膜的截面形貌如图4所示。图4表明:3种含硫量钢在此温度加热,氧化膜厚度均达到了100μm以上。这是因为IF钢中不含能有效抗氧化的元素Si、Cr等,氧化膜生长迅速。由图4可见,钢1的氧化膜最完整,有明显的3层,内侧有未贯穿的小裂纹,长度不超过40μm;钢2氧化膜内侧已与基体脱离,有80μm长的裂纹,由于氧化膜厚达100μm,裂纹未贯穿氧化膜,但氧化膜并不完整;钢3氧化膜内出现贯穿裂纹,氧化膜破碎加剧,极易脱落。图3 在950℃加热1、5和10 min(从左至右)后钢3表面的氧化膜
在950℃加热1、5和10 min(从左至右)后钢3表面的氧化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碳钢盘条在空气介质下高温氧化动力学实验研究[J]. 邹晖,程晓茹,陈革,程时,范敬国,沈金龙. 热加工工艺. 2014(10)
[2]Ti600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J]. 汤海芳,赵永庆,洪权,王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2(07)
[3]锰硫比对SPHC热轧薄板边部舌状裂纹的影响[J]. 徐海卫,于洋,朱国森,李金宝,安冬阳,焦会立,关建东,刘兰宵,吴耐,王伦,武军宽,余威. 轧钢. 2011(05)
[4]等温条件下氧化圆点的生成行为[J]. 彭凯,刘雅政,谢彬. 炼钢. 2007(06)
[5]杂质元素磷、硫在特殊钢中的作用[J]. 刘兴博,董建新,谢锡善. 特殊钢. 1998(03)
[6]超深冲IF钢研究的最新进展[J]. 马衍伟,王先进. 钢铁. 1998(04)
本文编号:3088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08803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