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211Z铝合金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23:13

  本文关键词:211Z铝合金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1Z铝合金是我国新开发的一种Al-Cu-Mn系铸造铝合金,因其力学性能和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已在航空、航天、舰船等领域得到应用。为了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针对211Z铝合金的焊接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改变焊接方法,,焊接参数和焊丝种类,获得了不同状态的211Z铝合金焊接接头。在对211Z铝合金焊接接头成形特性及缺陷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技术,对211Z铝合金接头组织进行了表征;通过硬度试验和室温拉伸试验对接头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探讨了不同焊接工艺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热处理对焊接接头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优化焊后热处理工艺,为211Z铝合金的焊接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对焊接板材的成形特性及缺陷进行了宏观和显微观察,分析表明,TIG和MIG焊接都可以保证211Z铝合金板材的连接,宏观无明显裂纹和气孔。 对不同状态的211Z铝合金TIG焊接接头组织分析表明,时效态板材接头的薄弱区是焊缝和热影响区,热影响区晶粒尺寸明显较母材晶粒增大,且在接头硬度曲线上有明显的软化区;铸态板材接头组织第二相析出较明显,从而接头得到强化,拉伸时断裂位置位于母材区。 焊接方法对比研究表明,TIG焊接的接头强度更稳定,且高于相同条件下MIG焊接接头的强度;TIG焊接比MIG焊接的接头延伸率明显提高。组织分析表明,选用铸态母材、铝镁焊丝进行TIG焊接和MIG焊接时,TIG接头焊缝区晶粒均为等轴晶,MIG接头焊缝区以枝晶为主。 本研究中选用了四种焊丝,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铝镁焊丝的接头力学性能更好,且焊缝区均为等轴晶,晶粒细小;铝铜焊丝接头焊缝区晶粒尺寸细小,晶粒形态为胞状枝晶;两种铝硅焊丝形成的焊缝区以柱状枝晶为主,且随着焊丝中Si含量和焊接热输入的增加,柱状枝晶的比例增加。 选用铸态211Z合金和铝镁焊丝,通过对MIG焊接参数的选择控制单位长度热输入量。研究表明,热输入越大,促进强化相析出,从而接头拉伸性能越好;热输入越大,焊缝区晶粒尺寸越大,二次枝晶间距增加。 211Z铝合金铝铜和铝硅焊丝接头经固溶时效后,抗拉强度分别为412MPa和372MPa,屈服强度分别为358MPa和239MPa,总延伸率分别为3.5%和5.5%。
【关键词】:211Z铝合金 TIG MIG 接头组织 力学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G457.14;TG16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4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10-11
  • 1.2 Al-Cu 系合金的析出相和析出序列11-15
  • 1.2.1 Al-Cu 系合金的析出相11-13
  • 1.2.2 Al-Cu 系合金时效的析出序列13-15
  • 1.3 铝合金焊接15-22
  • 1.3.1 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因素15-17
  • 1.3.2 焊接接头组织17-19
  • 1.3.3 焊接接头性能19-21
  • 1.3.4 热处理对接头组织的影响21-22
  • 1.4 主要研究内容22-24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24-31
  • 2.1 试验材料24
  • 2.2 焊接工艺24-28
  • 2.2.1 焊接方法24-25
  • 2.2.2 焊丝选择25
  • 2.2.3 焊接参数25-27
  • 2.2.4 焊接热量输入控制27-28
  • 2.3 热处理工艺28
  • 2.3.1 母材热处理工艺28
  • 2.3.2 接头热处理工艺28
  • 2.4 性能测试方法28-29
  • 2.4.1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28-29
  • 2.4.2 维氏硬度测试29
  • 2.5 组织结构分析方法29-31
  • 2.5.1 金相显微镜(OM)组织观察29
  • 2.5.2 扫描电镜(SEM)组织观察29-30
  • 2.5.3 透射电镜(TEM)组织观察30-31
  • 第3章 不同状态 211Z 铝合金的宏观焊接接头表征31-40
  • 3.1 母材组织表征31-35
  • 3.1.1 铸态组织31-32
  • 3.1.2 铸造-时效态组织32-34
  • 3.1.3 挤压-时效态组织34-35
  • 3.2 原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35
  • 3.3 不同 TIG 焊接工艺下接头宏观形貌及缺陷35-37
  • 3.4 不同 MIG 焊接工艺下接头宏观形貌及缺陷37-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焊接工艺参数对 211Z 铝合金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0-60
  • 4.1 211Z 铝合金焊后接头组织表征40-49
  • 4.1.1 焊后接头宏观区域划分40-41
  • 4.1.2 不同焊接工艺下接头的金相组织41-45
  • 4.1.3 焊后接头组织的电子背散射分析45
  • 4.1.4 焊后接头析出相观察45-48
  • 4.1.5 焊后接头能谱分析48-49
  • 4.2 211Z 铝合金焊后接头力学性能测试49-58
  • 4.2.1 不同焊接工艺下的接头硬度分布49-52
  • 4.2.2 不同焊接工艺下的接头拉伸性能测试52-54
  • 4.2.3 不同焊接工艺下的接头断口分析54-58
  • 4.3 分析与讨论58-59
  • 4.3.1 母材状态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58
  • 4.3.2 焊接方法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58
  • 4.3.3 焊丝种类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58-59
  • 4.3.4 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211Z 铝合金的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60-69
  • 5.1 211Z 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60-62
  • 5.1.1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力学性能60-61
  • 5.1.2 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61-62
  • 5.2 211Z 铝合金接头热处理后的组织62-64
  • 5.2.1 接头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62-63
  • 5.2.2 接头热处理后的析出相观察63-64
  • 5.3 热处理前后接头的拉伸性能对比64-65
  • 5.4 热处理前后 211Z 铝合金接头的硬度对比65-68
  • 5.4.1 热处理前后铝镁焊丝接头硬度对比66
  • 5.4.2 热处理前后铝铜焊丝接头硬度对比66-67
  • 5.4.3 热处理前后铝硅焊丝接头硬度对比67-68
  • 5.5 本章小结68-69
  • 结论69-70
  • 参考文献70-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维达,孙滨生;低碳钢闪光焊与摩擦焊接头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对比研究[J];焊接学报;1988年02期

2 高禄;栗卓新;李国栋;李红;;铜-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焊接;2006年12期

3 李周;尹志民;郭明星;;Al-Zn-Mg合金焊接接头性能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6年08期

4 李建军;刘光云;杜则裕;胡庆春;薛茜;;08MnNiVR大型储罐钢的自动埋弧焊接头性能[J];焊接学报;2011年05期

5 ;异种金属和镀层金属的焊接[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6年02期

6 ;压焊[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8年04期

7 翟秋亚;徐锦锋;张兴;杨金山;郭学锋;;Zr_(55)Cu_(30)Al_(12)Ni_3非晶超薄箔材的快速凝固焊接[J];金属学报;2009年03期

8 屈金山;陈文静;陈群燕;;单双丝埋弧焊工艺及接头性能比较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李伟;栗桌新;李国栋;李辉;;双相不锈钢药芯焊丝GDQA2205的研制[J];焊接学报;2009年01期

10 束彪;国旭明;;双脉冲MIG焊对2195Al-Li合金焊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莉萍;杨慧;赵勇桃;;TC4钛合金的焊接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阳代军;霍立兴;张玉凤;;国产塑料压力管道热熔对接焊机的研制与开发[A];2002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姜勇;巩建鸣;耿鲁阳;余正刚;荣冬松;;cr5Mo的A302和Ni基焊接接头在湿硫化氢环境下的应力腐蚀开裂[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杨尚磊;林庆琳;张峰;;A6N01铝合金MIG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联国;;钛管-钛钢复合管板焊接接头射线检测[A];陕西省第十届无损检测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建;罗国强;沈强;李美娟;王仪宇;张联盟;;MB2/LY12异种金属真空扩散焊及界面组织[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宇;罗玉林;戴虹;陈丽;;高原地区钢轨现场焊平直度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段权;;压力容器用16MnR钢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的研究[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梁希明;;高纯铝的焊接[A];安徽省焊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涛;唐连元;苗张木;;模块支墩厚板焊接接头CTOD韧度研究[A];中国船舶焊切技术暨新船型及海洋工程工艺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珂;智能化激光MIG复合热源焊接平台研制成功[N];福建日报;2011年

2 廖建国;新日铁开发出LNG罐用超级9%Ni钢板[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3 本版编辑 记者 魏敬民 子舒;为海洋钢结构增加安全砝码[N];中国船舶报;2008年

4 姜国芳;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的焊接与耐蚀性[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李丽琴 廖建国;JFE造船用高强度钢板[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6 唐佩绵;住友金属耐疲劳焊接结构钢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7 唐诗全 余腾义;攀钢U75V钢轨铝热焊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杨华平 何慧勇;耐硫酸露点腐蚀用钢焊材及焊接工艺的开发和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6年

9 ;低(超低)碳贝氏体钢的性能及用途[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10 郭廷杰;JFE关于造船用钢材的技术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野;6082-T6铝合金高铁结构件双丝MIG焊连接技术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徐荣正;镁合金焊接接头腐蚀行为及电弧喷涂防护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车洪艳;铝合金汽车部件的变形及损伤行为[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4 吴良晨;超声频分量双周疲劳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D];天津大学;2008年

5 李新梅;Super304H奥氏体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建宏;Ti6Al4V选区激光熔化及其与Ti-C-Al体系燃烧合成焊接基础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7 邹吉权;超高强度钢及其焊接接头的断裂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高松福;提高钢轨铝热焊接头性能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段成红;管子与管板连接接头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10 张红霞;AZ31B镁合金及其TIG焊焊接接头疲劳断裂行为及评定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菁菁;211Z铝合金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葛敬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性能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3 张朝威;Al-12.7Si-0.7Mg合金MIG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谢蕊;AZ31B镁合金及其焊接接头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冯向阳;油船货油舱用耐蚀钢焊接接头耐蚀性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6 郑华勇;Q345E与14NiCrMo10 6V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7 孙倩;304/Q235内衬式冶金复合管对接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皓月;S、P对Inconel690焊丝熔敷金属结晶裂纹敏感性影响的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9 李艳;采用有限元分析多因素对焊接接头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10 王钊;铝—钢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211Z铝合金焊接及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337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